-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每日斯多葛日報 :關于生活藝術的366天寫作和反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363721
- 條形碼:9787515363721 ; 978-7-5153-6372-1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每日斯多葛日報 :關于生活藝術的366天寫作和反思 本書特色
★ 每天一篇短文,每天一個深入思考,讀者可按日期每天進行思考,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主題閱讀。 ★ 選取古希臘羅馬著名斯多葛哲人的作品段落,利用現代文字解讀,清楚易懂。 ★ 用斯多葛式的哲學指引,思索、解決我們生活中的困難。 ★ 斯多葛哲學入門書籍,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解析古今中外名人推崇的人生哲學。 ★ 用書中指引斯多葛的做法,可以減少內心能量的損耗,專注在你要解決的事情上。
每日斯多葛日報 :關于生活藝術的366天寫作和反思 內容簡介
本書以日報的形式出版,作者根據斯多葛哲學內容提出反思性問題,以帶動讀者入門。每一篇內容后面都有兩頁留白,為讀者提供早晚的反思空間,將這一古老的哲學融入我們的實際生活中。每周讀者都會發現一個特定且有意義的斯多葛實踐,并利用大量的解釋和相關的引文,以激發讀者更深層次的反思和應用,每天讀者都將回答一個有意義的問題來幫助衡量自身的進步。
每日斯多葛日報 :關于生活藝術的366天寫作和反思 目錄
引 言
第1周 ○ 控制的范圍
第2周 ○ 選擇的領地
第3周 ○ 清醒的頭腦
第4周 ○ 每天都進步一點
第5周 ○ 專注于當下
第6周 ○ 別急著有看法
第7周 ○ 監督審視你的感知
第8周 ○ 減少欲求,增添快樂
第9周 ○ 學著淡然處之
第 10 周 ○ 代價幾何
第 11 周 ○ 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
第 12 周 ○ 輕巧地撤退
第 13 周 ○ 不必給別人留下深刻印象
第 14 周 ○ 關于不要杞人憂天
第 15 周 ○ 驗證你的認識
第 16 周 ○ 控制沖動
第 17 周 ○ 輕視的自由
第 18 周 ○ 行勝于言
第 19 周 ○ 我們都是習慣的產物
第 20 周 ○ 多往好處想
第 21 周 ○ 實踐真正的快樂
第 22 周 ○ 從上往下看
第 23 周 ○ 追隨榜樣
第 24 周 ○ 試試另一個把手
第 25 周 ○ 去散散步
第 26 周 ○ 障礙即路
第 27 周 ○ 保護自己的良知
第 28 周 ○ 不要尋求“第三件事”
第 29 周 ○ 以溫柔代替憤怒
第 30 周 ○ 時常驗證“新聞”報道
第 31 周 ○ 一周不抱怨
第 32 周 ○ 你能找到什么小勝利
第 33 周 ○ 不斷問自己這個問題
第 34 周 ○ 對未來的苦難說不
第 35 周 ○ 治療拖延癥的方法
第 36 周 ○ 艱苦的冬季訓練
第 37 周 ○ 祈禱的新方式
第 38 周 ○ 論應對仇恨者
第 39 周 ○ 恐慌是自我傷害
第 40 周 ○ 練習沉默
第 41 周 ○ 實踐愛
第 42 周 ○ 誠實是你唯一的原則
第 43 周 ○ 建起來,不要拆掉
第 44 周 ○ 接受現實
第 45 周 ○ 你真正的力量
第 46 周 ○ 評判自己,別評判他人
第 47 周 ○ 練習放手
第 48 周 ○ 每天平衡生活之書
第 49 周 ○ 對時間要吝嗇
第 50 周 ○ 保持節奏
第 51 周 ○ 提出你的主張
第 52 周 ○ 把言語付諸行動
每日斯多葛日報 :關于生活藝術的366天寫作和反思 節選
第1周 控制的范圍 愛比克泰德的《指南》是以所有斯多葛哲學中*強大的練習開場的 :什么在我們的控制范圍之內,什么在其之外。這就是“控制的二分法”,也是整個斯多葛哲學的**條準則。生活中,我們追求的很多東西,自己都控制不了 :得不到,就生氣、傷心、受挫、害怕或嫉妒。但實際上,我們唯一能控制的是那些情緒,即那些反應。倘若今年的每日練習,你只學到一課或只記住一點,那就一整年都把它記在心里,并以哲學家的方式生活。 生命中的首要任務不過是 :明確并區分不同的事物。如此,我就可以清楚地告訴自己,哪些是我無法控制的外部事物,而哪些必然與選擇有關,是我實際可控的。然后,我去哪兒發現善與惡?不是為不可控的外部事物,而是為內心里自己要做的選擇…… ——愛比克泰德,《談話錄》, 2.5.4-5 有些事在我們的掌控之中,有些不在。我們掌控自己的觀點、選擇、欲望、厭惡,總之,均是自己的行為。我們控制不了自己的身體、財富、名聲、地位,總之,不是自己的行為。甚至,在我們掌控之中的事情,本質上就是自由、無障礙、暢通無阻的,而那些不在我們掌控之中的,則很脆弱、言聽計從,可以阻擋,不屬于我們自身。 ——愛比克泰德,《指南》, 1.1-2 我們掌控自己的理性選擇,所有行動都由此道德意志決定。不在我們掌控之內的 :身體和身體的各個器官、財富、父母、兄弟姐妹、子女和國家—— 一切可能與我們有關的東西。 ——愛比克泰德,《談話錄》, 1.22.10 第2周 選擇的領地 如果說**步是辨別什么在我們的控制之下、什么不在的話,那么,第二步就是把精力集中在我們可以選擇的事情上。斯多葛學派哲學家把心靈看作一片領地,悉心調理和引導這片領地,無論遇到何種考驗或境遇,都是無法攻破的堡壘。我們的理性保護著這片“選擇的領地”(prohairesis),它就像一座神圣的廟宇,是人的生命中唯一真正擁有的東西。我們,是自己選擇的產物,因此,合理選擇至關重要。本周,思考和反思你所擁有的選擇 :關于你的情緒、行動、信仰和當務之急。 破曉時分,保持住這個想法,然后保持一整天,一整夜——通往幸福的路徑,只有一條,在于把你選擇范圍之外的一切都放棄,把其他一切都視作身外之物,交給神靈和命運處置。 ——愛比克泰德,《談話錄》, 4.4.39 那么,誰人無敵?是那些不為理性選擇之外的東西心煩的人。 ——愛比克泰德,《談話錄》, 1.18.21 心靈本身就是個范圍,忠實于自己。它既不把自己伸向外部事物,也不會自行崩塌,相反,投射出一束光,證明萬事萬物的真理和真理本身都在它自身。 ——馬可·奧勒留,《沉思錄》, 11.12 第3周 清醒的頭腦 每天都在這本練習冊中寫字,你就會追隨著愛比克泰德、馬可·奧勒留及其他偉大的斯多葛學派哲學家的足跡。他們面對每一天,不是一時興起,而是有所準備,心懷準則。他們真正花時間思考、預期這一天、這一周、這一年會發生什么。每個清晨的活動(包括寫日志),都是為了準備好迎接每一天。借助這本練習冊,你也能做到。 清晨**件事,問自己如下問題 : ·從激情中獲取自由,我缺少什么呢? ·安寧是為了什么? ·我是什么?僅僅是個軀體、財產持有人或者名聲?這些都不是。 ·那么,是什么呢?理性的存在者。 ·那樣對我有什么要求呢?反思你的行為。 ·我是怎樣偏離安寧的? ·我做過什么不友善、不合群或冷漠的事? ·以上諸事,我哪些沒有做到? ——愛比克泰德,《談話錄》, 4.6.34-35 清晨,每當起床困難的時候,想想 :我正在醒來,要去做人類的工作了。既然如此,我為什么要為我生來就該做的事而煩惱呢?還是說我生來就是為了依偎在被窩兒里取暖?被窩兒里太愜意了。那么,你是為了愜意而生的嗎?簡言之,是嬌生慣養還是努力工作? ——馬可·奧勒留,《沉思錄》, 5.1 第7周 監督審視你的感知 每時每刻,周圍世界都給我們送來潮水般的認知,而我們的內心也因此塞滿了隨之而來的感知。斯多葛學派哲學家教給我們,必須時刻警惕這股潮水,就像守衛至關重要的東西一樣。而我們保護的到底是什么呢?內心的寧靜、清晰和自由——這些都停泊在我們的感知里。愛比克泰德提醒人們 :要把注意力放在重要之事上,還要學著忽視別人沒完沒了的挑釁。 時刻守護好你的感知,因為你所保護的不是件小事,而是你的尊重、誠信、穩重、內心的寧靜、免于痛苦和恐懼,用一個詞概括,即自由。你因何會出賣這些東西呢? ——愛比克泰德,《談話錄》, 4.3.6b-8 一個人開始哲學之旅,有個重要起點 :對自己的主要原則有了清晰的認知。 ——愛比克泰德,《談話錄》, 1.26.15 我不贊同那些一頭扎進混亂局面的人,還有那些接受混亂的生活、每天都精神百倍地對抗困難局面的人。明智之士會忍受,不做選擇,也就是選擇平和,而非交戰。 ——塞涅卡,《道德書簡》, 28.7 第 15 周 驗證你的認識 愛比克泰德有個重要的教義,是關于檢驗你所有認知的,包括所有經驗、感知或眼前的境遇。他用一個關鍵動詞強調這個練習,即“dokimázo”,《談話錄》中出現了十次,《指南》開頭出現了一次。該詞有“試金者”的意思,即檢驗純金屬和錢幣真偽的人。其中*令人難忘的是,愛比克泰德把人們檢驗認識的需要,與檢驗錢幣真偽作比較,嫻熟的商人把錢幣扔在桌子上,聽其聲音,就能驗出真偽,如同音樂家能辨出刺耳的音符一樣。本周,我們就做這個練習,把面前的一切都檢驗一遍,假設它們都是假的或是有誤導性的,直到證明是真的為止。 一說到錢,人們就來了興趣,人們有一整套的技藝,在這個領域,測試人員用很多方法發現價值……正如對那些可能讓我們偏離方向的事物,會在判斷上予以重視一樣。但一說到我們自己的主要原則,就會哈欠連連,滿臉困意,接受任何一閃而過的表象,而不權衡得失。 ——愛比克泰德,《談話錄》, 1.20.8 ;11 首先,不要讓以往的印象左右自己。告訴自己 :“堅持一下,讓我看看你是誰,來自哪里,我來檢驗你”…… ——愛比克泰德,《談話錄》, 2.18.24 從一開始,練習對每個嚴厲的印象說 :“你只是個印象,一點都不是你看起來的樣子!苯酉聛,用你掌握的原則檢視它,驗證它,首先也是*重要的是,它在自己的控制范圍之內還是之外,如果是后者,就準備好回應這句 :“對我來說,它無關緊要。” ——愛比克泰德,《指南》, 1.5 第 18 周 行勝于言 生活的藝術,并非一套教義或我們能記住的一個方程。而是踐行,需要不斷的努力。愛比克泰德就不斷提醒自己的學生,不要聽了什么演講或讀了什么書就鸚鵡學舌,而是真正去實踐。他深知,能看到的進步勝過一切言語。本周的雜記,就記下你已經做了什么及正在做什么,不是你計劃做什么或認為自己是什么樣的。讓日記列滿你的行動,且是好的行動。 學點純理論就迫不及待往外說的人,就像吃了東西但胃不舒服往外吐一樣。首先要把理論消化了,就不會吐了。否則,就只是生的、變質的,沒有營養。消化之后,用你的理性選擇把變化展示給我們,就像體操運動員的肩膀秀出了他們的節食和訓練,就像工匠的手工藝品秀出了他們的所學。 ——愛比克泰德,《談話錄》, 3.21.1-3 首先,不要讓別人知道你是誰——把你的哲學留給自己一點。就像果實產生的方式一樣——種子被埋了一個季節,隱藏在地下,逐漸生長,這樣它就可以完全成熟。你就是這種植物,過早結果子,冬天會把你凍死的。 ——愛比克泰德,《談話錄》, 4.8.35b-37 第 21 周 實踐真正的快樂 斯多葛學派哲學家認為快樂(chara)是一種好的激情,值得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但斯多葛式的快樂,不是關乎感官的愉悅或肉體的享樂。對馬可而言,快樂是善待他人。對塞涅卡而言,快樂是不懼怕痛苦和死亡。讓我們與德謨克利特一道大笑,如塞涅卡所說,用快樂的心情做“人該做的事”。在本周的書寫中,考慮一下你在哪里可以找到快樂,你能用快樂做些什么。 人類的快樂在于得當的人類活動。而得當的人類活動包括 :對他人有善行之舉,鄙視感官上的刺激,鑒別可靠的已有認知,沉思自然秩序和維持自然秩序的一切。 ——馬可·奧勒留,《沉思錄》, 8.26 相信我,真正的快樂是一件嚴肅的事情。你覺得有人可以用迷人的表情去輕松地面對死亡嗎?或者打開貧窮之門、約束快樂,或者冥想對痛苦的忍耐力?一個能自如地把這些想法翻來覆去的人,確實充滿了快樂,但這并不快樂。這正是我希望你所擁有的一種快樂,因為一旦你擁有了這種快樂的源泉,它將永遠不會枯竭。 ——塞涅卡,《道德書簡》, 23.4 每當赫拉克利特出現在公眾面前時,他都會流淚,但德謨克利特會笑。一個把一切看成是一連串的不幸,另一個卻看成是一連串的蠢事。因此,我們應該以更輕松的眼光看待事物,以輕松的心態去承受它們,因為嘲笑生活比哀嘆生活更有人情味。 ——塞涅卡,《論心靈的寧靜》, 15.2 第 29 周 以溫柔代替憤怒 很容易想象馬可·奧勒留發脾氣。他的責任是巨大的,他的工作需要他與許多令人懊惱的、難以相處的人一起工作。正因如此,他對憤怒的問題有著敏銳的感覺,他知道它會產生多么適得其反的效果,會讓使用者多么痛苦。他經常重復一個簡單的練習,目的是通過用溫和代替憤怒來保持對他人的善意。我們不能讓自己放棄善意,必須提醒自己,沒有人愿意犯錯誤。這周,每次感覺憤怒時,想想馬可,看看如何用溫和的態度來代替,并把這些例子寫下來。 當你沿著理性的道路前進時,有人會擋住你的去路。但他們永遠不能阻止你做對的事,所以不要讓他們破壞你對他們的善意。在這兩個方面都要保持警惕,不僅要有充分的判斷和行動,而且要溫和地對待那些阻礙我們前進或制造困難的人。因為生氣也是一種弱點,就像放棄做事或在恐慌中投降一樣。 ——馬可·奧勒留,《沉思錄》, 11.9 正如柏拉圖所說,每個靈魂都會迫不得已地接觸不到真理。同樣,也接觸不到正義、自我控制、對他人的善意以及所有類似美德。你必須時刻記住這一點,因為這會讓你對所有人溫柔以待。 ——馬可·奧勒留,《沉思錄》, 7.63 當你感覺突然怒從心起,要時刻想著 :暴怒并非男子漢氣概的表現。相反,彬彬有禮和文明客氣更能體現作為人的素養,因此也更具男子氣概。一個真正的男人不會對怒氣和不滿聽之任之,這樣的人有力量、勇氣和忍耐力…… ——馬可·奧勒留,《沉思錄》, 11.18.5b 第 35 周 治療拖延癥的方法 在斯多葛學派哲學家看來,拖延幾乎是一種錯覺和權利。誰能說你下個月或下個星期還能來處理這件事?如果事情很重要,他們會說,不要等,F在,做你能做的。正如塞涅卡所說,如果需要做這件事,就要“勇敢而迅速地”去做。拖延似乎讓事情變得更容易,但它卻讓我們陷入一種低級的、痛苦的焦慮狀態。這周你想這樣過嗎?或者隨便哪一周?你的上周嗎?問問自己 :我在逃避什么?我今天能做什么而不是明天?我現在能迅速勇敢地做些什么呢? 任何必須做的事情,美德都可以用勇氣和敏捷來完成。因為如果一個人帶著懶惰和不情愿的精神去進行一項任務,或者把身體推向一個方向,把思想推向另一個方向,卻被截然不同的沖動所撕裂,任何人都會認為這是愚蠢的表現。 ——塞涅卡,《道德書簡》, 74.31b-32 這是性格完美的標志——把每一天都當作生命的*后一天來度過,不要狂躁、懶惰或任何偽裝。 ——馬可·奧勒留,《沉思錄》, 7.69 你配什么,就得到什么。你沒有在今天做個好人,而是選擇明天再做。 ——馬可·奧勒留,《沉思錄》, 8.22 第 41 周 實踐愛 斯多葛學派認為,我們都是一個有機整體的一部分,由共同的興趣和愛好聯系在一起,這種觀念比黃金法則更偉大。你希望別人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別人,因為我們是一體的。塞涅卡說,每當他遇到另一個人,他就會看到一個善良的機會。他從?ㄍ心抢飳W到,如果你想被愛,只有一件事可以做 :愛別人。本周你能給誰愛?你能發什么善心?你如何對陌生人、家人和朋友表達你的感受?你怎么能讓他們相信我們是同一個整體的一部分? 希卡托說 :“如果你想被愛,我可以教你一種不需要任何毒品、藥品或特殊咒語的愛情藥劑,那就去愛吧! ——塞涅卡,《道德書簡》, 9.6 利益應該像埋藏的寶藏一樣被保存起來,只有在必要時才會被挖掘出來……大自然要求我們善待所有人……哪里有人類,哪里就有善良的機會。 ——塞涅卡,《論幸福生活》, 24.2-3 自然造就了我們這個大家庭,因為我們都來自同一個源頭,都朝著同一個目標前進。大自然賜予我們彼此的愛,并把我們作為朋友聯系在一起。 ——塞涅卡,《道德書簡》, 95.52
每日斯多葛日報 :關于生活藝術的366天寫作和反思 作者簡介
萊恩·霍利得(Ryan Holiday) 暢銷書作家,著有《每日斯多葛:366次對智慧、毅力和生活藝術的沉思》《每日斯多葛日報:關于生活藝術的366天寫作和反思》《反障礙:如何從障礙中獲益》《成長駭客行銷》(港臺版)、《失控的自信》等書,作品曾被譯為二十八種語言,文章散見《哥倫比亞新聞評論》《創業家》《快公司》等報刊雜志。美國斯多葛風潮的重要推手,曾獲邀前往谷歌、匯豐銀行、美國海軍陸戰隊、各大球隊及企業演講。 史提芬·漢賽蒙(Stephen Hanselman) 資深出版人,哈佛神學院碩士,亦深入鉆研哲學。 暢銷書作家,著有《每日斯多葛:366次對智慧、毅力和生活藝術的沉思》《每日斯多葛日報:關于生活藝術的366天寫作和反思》等。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朝聞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