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喧嘩與騷動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58584
- 條形碼:9787020158584 ; 978-7-02-015858-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喧嘩與騷動 本書特色
《喧嘩與騷動》是美國南方文學領軍人物威廉·福克納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是**部為作者帶來盛譽的作品,也是作者的得意之作,也是福克納**部成熟的作品,也是福克納心血花得*多,他自己*喜愛的一部作品。該書在出版了多年之后,才因其復雜的結構和令人迷惑的內容而引起極大的關注。小說表現(xiàn)了福克納**的寫作意識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成為批評家爭相研究的對象。評論家從不同的角度對該小說做了多方面的研究。 小說大量運用多視角敘述方法及意識流法手法,是意識流小說乃至整個現(xiàn)代派小說的經(jīng)典名著。 與《追憶似水年華》、《尤利西斯》并稱為意識流小說的三大杰作。
喧嘩與騷動 內容簡介
小說的故事發(fā)生在杰弗生鎮(zhèn)上的康普生家。這是一個曾經(jīng)顯赫一時的望族,祖上出過一位州長、一位將軍。家中原來廣有田地,黑奴成群。如今只剩下一幢破敗的宅子,黑用人也只剩下老婆婆迪爾西和她的小外孫勒斯特了。一家之長康普生先生是一九一二年病逝的。他在世時算是一個律師,但從不見他接洽業(yè)務。他整天醉醺醺,嘮嘮叨叨地發(fā)些憤世嫉俗的空論,把悲觀失望的情緒傳染給大兒子昆丁。康普生太太自私冷酷,無病呻吟,總感到自己受氣吃虧,實際上是她在拖累、折磨全家人。她念念不忘南方大家閨秀的身份,以致僅僅成了一種“身份”的化身,而完全不具有作為母親與妻子應有的溫情,家中沒有一個人能從她那里得到愛與溫暖。女兒凱蒂可以說是全書的中心,雖然沒有以她的觀點為中心的單獨的一章,但書中一切人物的所作所為都與她息息相關。物極必反,從古板高傲、規(guī)矩極多的舊世家里偏偏會出現(xiàn)浪蕩子女。用一位外國批評家的話來說,是:“太多的責任導致了不負責任。”凱蒂從“南方淑女”的規(guī)約下沖出來,走過了頭,成了一個輕佻放蕩的女子。她與男子幽會,有了身孕,不得不與另一男子結婚。婚后丈夫發(fā)現(xiàn)隱情,拋棄了她。她只得把私生女(也叫昆丁)寄養(yǎng)在母親家,自己到大城市去闖蕩。哥哥昆丁和凱蒂兒時感情很好。作為沒落的莊園主階級的*后一代的代表者,一種沒落感始終追隨著昆丁。這個“簪纓之家”的孑遺極其驕傲,極其敏感,卻又極其孱弱(精神上、肉體上都是如此)。他偏偏又過分重視妹妹的貞操,把它與門第的榮譽甚至自己生與死的問題聯(lián)系在一起。凱蒂的遭遇一下子使他失去了精神平衡。就在妹妹結婚一個多月后,他投河自盡了。對昆丁來說,“未來”是看不見的,“現(xiàn)在”則是模糊不清的一片混沌,只有“過去”才是真實清晰的。昆丁本也想與妹妹“一起進地獄”,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與蔑視、鄙視他們的世界隔絕開來。這一點既然辦不到,他只得采用結束自己生命的辦法,免得自己看到事態(tài)朝他不喜歡的方向發(fā)展。表面上他是為妹妹而死,實際上則是為家庭的沒有前途而亡。歸根結蒂,康普生一家的種種不幸都是莊園主祖先造孽的惡果。蓄奴制固然損害了黑奴,它也給奴隸主階級及其后裔種下了禍根。
喧嘩與騷動 目錄
1928年4月7日
1910年6月2日
1928年4月6日
1928年4月8日
附錄
康普生家:1699-1945年
喧嘩與騷動 節(jié)選
《喧嘩與騷動/福克納文集》: 那天晚上,我再一次數(shù)錢并且把錢放好時,我心里美滋滋的。我心里說,我看這下子你可知道我的厲害了。我想現(xiàn)在你總知道不能弄丟了我的差事就此完事了吧。我萬萬沒有想到她會不遵守諾言沒搭乘那班火車離開。這得怪我當時對女人了解得太少;我那時還太傻,女人怎么說我就怎么相信,因為第二天早上你道如何,原來她居然徑直朝店里走進來了,只不過她總算還有點分寸,戴著面紗,也沒有跟任何人講話。那是個星期六的早上,因為我在店里,她急急匆匆地一直走到店堂后部我的寫字臺前。 “騙子,”她說,“騙子。” “你瘋了嗎?”我說,“你這是在干什么?怎么就這樣走到這里來?”她剛要張嘴,我把她給堵了回去。我說:“你已經(jīng)撬掉了我一份差事,還想斷送掉我這一份不成?若是你有話跟我說,咱們可以說好天黑后到哪兒去見面。你到底有什么話要說呢?”我說,“我答應了要做的事哪一件沒有做?我說了讓你見她一分鐘,我讓你見了沒有?嗯,你見到了沒有?”她只顧站在那兒盯著我,像打擺子似的渾身亂顫,雙手緊握,像是在抽風。“我答應的事我全辦了,”我說,“你自己才是騙子呢。你答應我乘那班火車離開。你乘了沒有呢?你不是答應過的嗎?如果你以為你能把那筆錢要回去,你趁早斷了這個念頭,”我說,“就算你給我的是一千塊錢,你還欠著我的情分。要知道我冒了多大的風險!要是十七次車開走以后我還看見或是聽說你在鎮(zhèn)上,”我說,“我就要告訴母親和毛萊舅舅了。這以后,你到老死也別想再見到小昆丁。”她只顧站在那里,眼睛盯著我,兩只手扭來扭去。 “你真可恨,”她說,“你真可恨。” “行,”我說,“你怎么說都行。注意我的話,聽著。不乘十七次車走,我就告訴他們。” 她離開之后,我覺得痛快多了。我心里說,我琢磨往后你想砸掉眼看到我嘴邊的飯碗可得先好好考慮考慮了。當時我還是個孩子。人家怎么說,我就怎么相信。打那以后,我可學乖了。而且,如我所說的,我看我也并不需要仰仗別人的提攜,我滿可以自己靠自己,我一直都是這樣,不也挺過來了。這時候我突然想到了迪爾西和毛萊舅舅。我想到凱蒂會說服迪爾西的,而毛萊舅舅這個人,你只要給他十塊錢,叫他干什么都行。可是我卻在這里,甚至都不能離開這家破店去保護自己的母親。就跟她所說的那樣,要是上帝要把你們當中的一個帶走,我感謝上帝留下來的是你,可以讓我有個依靠,于是我說,哼,我命中注定跑不遠,頂多就到那家雜貨店,免得您需要的時候找不到我。家產(chǎn)雖然已經(jīng)所剩無幾,總得有個人守著它,是不是? 因此,我一回到家里就盯住迪爾西。我告訴迪爾西“她”得了麻風病,我把《圣經(jīng)》找出來給她念一個人身上的腐肉一塊塊掉下來的那一段,我告訴她只要她或是班或是小昆丁給“她”看上一眼,他們都會傳染上麻風病的。這樣,我自以為把一切都安排妥了,可是有一天我回到家中,發(fā)現(xiàn)班在大吼大叫,他鬧翻了天,誰也不能讓他靜下來。母親說,好吧,把那只拖鞋給他。迪爾西假裝沒聽見這句話。母親又說了一遍,這時我說,我去取吧,這么吵我可實在受不了啦。我常說,我這個人是很能忍耐的,我要求不高,從不指望從他們那里得到什么好處,可是我在一家破雜貨鋪子里干了一整天的活兒,是不是可以讓我安靜一會兒,太太平平地吃一頓飯呢?因此我說,好吧,我去取拖鞋,可是迪爾西急急地叫了一聲:“杰生!” 于是像心里打了個閃一樣,我頓時明白發(fā)生什么事了,不過為了弄確實我還是去取拖鞋,把它拿了來。果然不出我的所料,他看到拖鞋之后鬧得更加兇了,真好像我們要把他宰了似的。因此我逼著迪爾西承認真相,然后我把事情報告母親。接著,我們又得把她送上床去了。等事情稍稍安定下來,我就啟發(fā)迪爾西,讓她明白應該敬畏上帝。這就是說,多少要有點敬畏之心,對黑人要求本來也不能太高嘛。使喚黑人用人就有這份麻煩,日子長了,就免不了會尾大不掉,簡直沒法差他們做事。他們還以為這個家是他們在當呢。 “我倒要問,讓可憐的小姐看看她自己的孩子,這又有什么不對,”迪爾西說,“要是杰生先生①還活著,事情就不會這樣。” “可是杰生先生不在人世了,”我說,“我知道你壓根兒沒把我放在眼里,不過太太吩咐下來的話我想你總得聽聽吧。你老這么折磨她,要不了多久她也得進墳墓,到那時這幢房子都讓給你們這伙黑人窮鬼住得了。你說,你又干嗎讓那傻子見到她呢?” “杰生,如果你總算是個人,那你也是個冷酷的人,”她說,“我要感謝上帝,因為我比你有心肝,雖說那是黑人的心肝。” “至少我是個男子漢,讓家里的面粉桶總是滿滿登登的,”我說,“告訴你,那樣的事你再干一次,你就別想再吃這兒的面包。” ……
喧嘩與騷動 作者簡介
威廉·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1897-1962),美國文學史上非常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意識流文學在美國的代表人物。他一生共寫了19部長篇小說與120多篇短篇小說,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喧嘩與騷動》。194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因為“他對當代美國小說做出了強有力的和藝術上無與倫比的貢獻”。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虎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史學評論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