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zhàn)為何爆發(fā)及戰(zhàn)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歷史文獻與傳統(tǒng)文化.第二十五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649859
- 條形碼:9787567649859 ; 978-7-5676-4985-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歷史文獻與傳統(tǒng)文化.第二十五輯 內容簡介
重新啟動創(chuàng)所人陳樂素先生創(chuàng)辦的《歷史文獻與傳統(tǒng)文化》,每年一輯,從第16輯開始到本輯止,恰好10輯,基本反映10年間中國古代史和歷史文獻學學科發(fā)展的軌跡。10年間,古籍所完成了新老交替,一批著名學者如邱樹森、李龍潛、張其凡、王顳等已駕鶴西去,但他們?yōu)橹袊方ㄔO所做出的貢獻在《歷史文獻與傳統(tǒng)文化》中留下了印記。10年來,引進了王京州、麥思杰等知名學者,又有李芳瑤、李旭和許起山等青年俊杰加盟,學科發(fā)展呈現朝陽勢頭。 10年來,古籍所人才輩出,程國賦教授成為我校人文社科教育部長江學者,王京州教授人選國家青年萬人計劃,吳青教授人選廣東省青年珠江學者。
歷史文獻與傳統(tǒng)文化.第二十五輯 目錄
《史記·夏本紀》考源疏證
魏晉南北朝類書考
南朝外域朝貢史事編年(劉宋之部)
呂大防《長安圖碑》的制作背景
宋代以前嶺南地區(qū)的族群社會變遷
南宋初年將領趙哲史跡鉤沉
景觀文學與諛頌文學的折沖——以陸游《南園記》的產生、書寫與傳播為例
講學中心地與祭祀空間的疊合——試論明儒黃佐的宗族建設
明成化中葉兩廣政治格局研究——以成化十年《石門山重建西華寺碑》為中心
明代廣東石頭霍氏家族研究——以霍韜的宗族建設為中心
張采生平、交游與著述考論
法國耶穌會士聶仲遷在華傳教活動考述——兼談《韃靼統(tǒng)治下的中國歷史》一書的史料價值
清代廣東鐵業(yè)立法及其實踐研究——以《分類廣東清代檔案錄》為中心
晚清名臣潘世恩之行跡與品格
清同治年間廣東厘金制度研究
澳門語言教學演變歷程探究
福漢會的創(chuàng)建及其與太平天國的關系
張競生博士與美的書店出版物
后記
歷史文獻與傳統(tǒng)文化.第二十五輯 作者簡介
劉正剛,安徽青陽人,歷史學博士,教授。1987年畢業(yè)于安徽師范大學。1993年6月于廈門大學博士畢業(yè),在廣東省社會科學院《亞太經濟時報》社工作。1994年底進入暨南大學任教,1997年破格晉升教授。現為暨南大學歷史系主任,中國古代史學科學術帶頭人。主持完成2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及多項省部級社科項目,現為國家社科重大基金項目“明清孤本法律典籍整理與研究”課題首席專家。出版《閩粵客家人在四川》《東渡西進:清代閩粵移民臺灣與四川的比較》《廣東會館論稿》《明清地域社會變遷中的廣東鄉(xiāng)村婦女研究》等學術專著。整理古籍《李菉猗女史全書》《區(qū)太史詩文集(外二種)》等數部。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巴金-再思錄
- >
史學評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