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邏輯學視野中的認知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81468
- 條形碼:9787520381468 ; 978-7-5203-8146-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邏輯學視野中的認知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的內容包括三個方面:(1)基于歸納邏輯視域的認知研究;(2)基于人工智能邏輯視域的認知研究;(3)基于中國古代邏輯的文化與認知基礎研究。 章到第十章主要討論基于歸納邏輯視域的認知問題。以往的歸納邏輯研究主要聚焦于歸納邏輯相對于演繹邏輯在創新功能上的優勢,力圖借鑒演繹邏輯的方法實現歸納邏輯的形式化,但進展緩慢;本研究則側重于從認知和計算的寬廣視角探討歸納邏輯的形式化及其在人工智能中的應用。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主要討論基于人工智能邏輯視域的認知問題。以往的人工智能邏輯研究囿于圖靈計算和計算主義哲學觀,其發展屢遭挫折;本研究試圖突破上述局限,在質疑計算主義綱領的基礎上,嘗試從圖靈計算轉向自然計算。第十三章和第十四章主要討論中國古代推類的邏輯與認知問題。以往的中國古代邏輯研究受制于“據西釋中”的思維定式以及純粹理性主義羈絆而進展緩慢,近年來雖然一些有識之士已經意識到文化詮釋的必要性但并未深入到認知基礎層面;本研究試圖突破上述局限,在邏輯的文化詮釋基礎上,探討不同文化背景下邏輯在語言文字層面的認知基礎,進一步探討漢字造字法體現的漢民族認知模式和認知結構,嘗試探尋中國古代邏輯的認知根基。
邏輯學視野中的認知研究 目錄
**章 認知心理學視野中的邏輯推理
**節 認知心理學與邏輯推理
第二節 歸納推理的經驗心理學研究
第三節 演繹推理的經驗心理學研究
第四節 挑戰和機遇
第二章 支持理論:從邏輯到認知的轉變
**節 邏輯的視角:非帕斯卡概率邏輯的支持理論
第二節 認知的視角:主觀概率判斷的支持理論
第三節 支持理論的形式分析
第四節 邏輯與認知:從不同的視角看
第三章 貝葉斯推理的認知基礎
**節 貝葉斯推理中的認知偏差
第二節 貝葉斯推理中的概率信息
第三節 貝葉斯推理中的主體因素
第四節 認知視野中的貝葉斯推理評述
第四章 哲學與認知:類比推理的哲學考察
**節 類比推理的理論淵源
第二節 類比推理的劃分和性質
第三節 常識中的類比
第四節 類比:從認知科學推理的視角看
第五節 類比:從心理模型的視角看
第五章 邏輯與認知:類比推理形式化的兩種嘗試
**節 隱喻進路:斯坦哈特的類比形式化思想萌芽
第二節 非隱喻進路:數學類比的形式化
第三節 認知科學視野中的類比形式化
第四節 基于溯因推理的類比形式化
第五節 基于圖式推理的類比形式化
第六章 認知與計算:類比的計算理論
**節 類比與計算
第二節 易萬思的類比程序
第三節 結構主義計算理論
第四節 基于案例推理的計算理論
第五節 心理與邏輯:從不同視角看類比推理
第七章 從邏輯和認知的視野看溯因推理
**節 溯因推理概述
第二節 從邏輯到認知:皮爾士理論的轉變
第三節 溯因推理的認知取向
第四節 *佳說明推理與溯因推理
第五節 從認知角度看*佳說明推理的合理性
第八章 視覺溯因:從視覺認知視角看溯因推理
**節 視覺溯因的發展脈絡
第二節 皮爾士的知覺溯因
第三節 馬格納尼的視覺溯因
第四節 拉夫托普諾斯的溯因視覺
第五節 視覺溯因的二重性和跨學科性
第九章 動物溯因:從動物認知視角看溯因推理
**節 動物溯因的認知科學哲學考察
第二節 動物溯因:本能還是推理?
第三節 皮爾士的動物溯因理論
第四節 馬格納尼的動物溯因理論
第五節 動物溯因的二重性和動態性
第十章 基于動態信息的邏輯與認知問題
**節 動態信息的認知問題
第二節 刻畫動態信息的邏輯方法
第三節 基于溯因推理的信念修正
第四節 作為動態認知過程的信念修正
第十一章 經典計算主義的困境
**節 計算認知的理論淵源
第二節 認知計算面臨的困難及其回應
第三節 突破唯理主義的局限
第四節 從非計算方案轉向計算方案
第十二章 新計算主義的突破
**節 認知科學的新方向:從認知的科學到心靈的科學
第二節 有意向性的計算:心靈實在論的解釋
第三節 廣義計算主義:心靈建構論的解釋
第四節 出路:重新審視計算與認知
第五節 從“圖靈計算”走向“自然計算”
第十三章 中國古代邏輯的文化探源
**節 “中國邏輯”的名與實
第二節 “據西釋中”的得與失
第三節 “多元化研究”的源與流
第四節 探源:從跨文化認知模式研究入手
第十四章 中國古代邏輯的認知尋根
**節 國內學者論先秦諸子邏輯思維的認知特點
第二節 海外學者談中國古代邏輯思維的認知特質
第三節 從漢字造字法看漢民族邏輯思維的認知模式
第四節 尋根:漢字形成的認知模式中體現的“推類意識”
結語
參考文獻
索引
后記
邏輯學視野中的認知研究 作者簡介
任曉明,男,1953年生,四川瀘州人,武漢大學哲學系博士研究生畢業。曾任南開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四川大學哲學系文科講席教授。 曾先后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重點項目和后期資助項目共4項。獨著《當代歸納邏輯探賾》,合著《決策、博弈與認知》、《計算機科學哲學研究》、《非經典邏輯系統發生學研究》等。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哲學動態》、《世界哲學》等發表論文100多篇。獲得中國邏輯學會學術成果獎一等獎、四川省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金岳霖學術獎二等獎等。曾擔任中國邏輯學會副會長、天津市邏輯學會會長并擔任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邏輯學》首席專家。
- >
月亮虎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經典常談
- >
山海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煙與鏡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