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藥膳良方
-
>
先思而后語
-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科普版
-
>
痰濕一去百病消
-
>
當癌癥來敲門
-
>
男孩生長發育保健JD
-
>
貓和狗的生活哲學
醫養結合:未病先防才健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7760720
- 條形碼:9787537760720 ; 978-7-5377-6072-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醫養結合:未病先防才健康 內容簡介
中醫藥醫養結合模式是針對現階段所面臨的巨大老齡化問題并結合有中國特色的新型養老模式。中醫藥以“和”為核心的價值取向,倡導并追求人與自然、人與人、人之身心和諧的健康觀,中醫藥醫養結合養老是針對現階段養老問題所提出的一種新的探索,其結合了中國老齡人群特點以及中醫的養生觀、治病觀、飲食觀等。內容包括中醫文化、情志調節、日常起居、膳食調護、常見病的基本食療、運動養生、經絡養生、節氣養生、家庭保健等九大部分。對于提高讀者的中醫學認識、提高防病意識、治未病意識有很好的現實意義。
醫養結合:未病先防才健康 目錄
**節 哲學觀
一、中醫學的哲學基礎
二、傳統哲學與中醫學
第二節 生命觀
一、生命的本源
二、生命運動變化規律
三、認知生命
第三節 健康觀
一、什么是健康
二、“健康”含義的發展
三、中醫的健康觀
第四節 疾病觀
一、疾病是什么
二、疾病有哪些致病因素
三、疾病的產生
四、兵家與疾病觀
第五節 治未病
一、什么是治未病
二、治未病
三、治未病與中醫體質
四、治未病與中國傳統文化
五、治未病的應用
第二章 情志調節
**節 清靜養神
一、人為什么要清靜
二、保持清靜的原則
三、清靜的自我控制
第二節 怡情暢神
一、學會制怒
二、保持愉悅
三、減少憂思
四、化解悲傷
五、避免驚恐
第三節 適時調神
一、順四季之時
二、順一日之時
第四節 修性治神
……
第三章 日常起居
第四章 膳食調護
第五章 運動養生
第六章 經絡養生
第七章 節氣養生
第八章 家庭保健——常用中成藥
第九章 網絡健康服務
附件
參考文獻
醫養結合:未病先防才健康 節選
《醫養結合:未病先防才健康》: 二、影響睡眠的因素 1.睡眠環境 環境是影響睡眠的主要因素之一,聲音、亮度、溫度、濕度中有一項不合適都會影響睡眠,*終影響健康。 (1)聲音:一般認為人類正常的環境聲音是40分貝,高于這個值就有可能會產生一些危害。當噪音強度超過70分貝時,會引起睡眠質量降低甚至無法入睡,長期處于這種環境中會對神經、心血管、消化系統造成危害;超過100分貝即能造成聽覺損傷。所以在較為安靜的環境中保持深度睡眠,才能更好地恢復體力和精力。 (2)亮度:人們一般在較暗的光線下相對容易進入睡眠狀態,事實也的確如此。有研究發現,晚上當人處于睡眠狀態時,大腦松果體會產生褪黑素,這一激素直接影響睡眠質量。當睡眠環境比較亮時,會直接影響褪黑素的分泌。 智能手機的出現,讓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躺在床上刷手機,而這種藍光就嚴重影響這一激素的分泌,從而使深度睡眠變淺,影響睡眠質量,影響身體健康。 (3)溫度和濕度:寢室的溫度、濕度都會對睡眠產生影響。溫度在20~23。C,濕度在50%-70%*為理想。我們常說“春困秋乏”,其實是有根據的,因為這個溫度和濕度特別適合一個人在平穩狀態下*低的新陳代謝水平,這種狀態下身體受到的刺激相對較少,很容易進入深度睡眠,使精力和腦力得到較高質量的恢復。 溫度過高會使人煩躁而踢被子或輾轉反側,過低則會蜷縮發抖,這種狀態都會使睡眠轉淺,從而影響睡眠質量。同樣,濕度過高,會增加身體熱量的流失,體溫下降以及其他系統也會受到影響,長期處于寒濕環境下,容易患感冒、風濕病等;相反,濕度過低也就是過于干燥的環境也不利于呼吸,時間長了也會出現千咳、鼻出血以及咽喉的一些炎癥。 2.睡眠方位 根據中醫理論“天人相應”的整體觀來講,睡眠質量的好壞與睡眠方位也密切相關。唐代醫家孫思邈《千金要方·道林養性》云:“凡人臥,春夏向東,秋冬向西”,這是根據《黃帝內經·素問》中的四季養生原則“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確立的。東方是太陽升起的地方,主升屬陽,所以春夏季節頭應當向東而眠,用來升發陽氣;西方是日落的方向,主降屬陰,在秋冬季節頭向西方睡潛藏陽氣而養陰。 除了方向,床也有不宜擺放的位置,比如靠墻擺放,會導致濕氣過重,容易耗傷身體的陽氣并沾惹墻內的寒氣和濕氣。古人云“千寒易去,一濕難除”,所以時間長了身體會因寒濕氣過重而出現腹瀉、渾身困重、關節疼痛等。同樣,床也不宜放在窗戶下,一是因為陽光直接照射,紫外線對褪黑素分泌的影響,二是因為容易與門口形成對流風,在睡眠時引起感冒甚至中風等。 ……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二體千字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經典常談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