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弘一大師歌曲集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020164011
- 條形碼:9787020164011 ; 978-7-02-016401-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弘一大師歌曲集 本書特色
全面收錄、嚴謹考訂,所收確系弘一大師歌曲作品共計98首;作詞、作曲、選曲配詞,創(chuàng)作方式多樣,前言與歌注正本溯源,功力深厚。
在俗時之作則關(guān)注新式教育的建設(shè),關(guān)注國民精神的培養(yǎng),所作學(xué)堂樂歌在今日的校園中仍可傳唱;出家后之作亦關(guān)注時局變遷,更有了深刻的哲思。
所有歌曲均配伴奏曲譜,穿線膠裝易平攤,便于演奏演唱時的使用。
弘一大師歌曲集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弘一大師李叔同創(chuàng)作的歌曲匯編,共計98首。弘一大師的《送別》廣為傳唱,而他創(chuàng)作過的很好歌曲遠不止《送別》一首。這些歌曲創(chuàng)作形式多樣,既有他選取古詩詞配曲而成的,又有用中國民間與西方曲調(diào)填詞而成的,還有他獨立作詞作曲的,許多歌曲至今流行不衰。本書編者錢仁康為這些歌曲配上了伴奏譜,并在很后的“歌注”中對詞曲來源與創(chuàng)作情況進行了考證說明。書中的前言部分,敘述了弘一大師的生平與成就,介紹了弘一大師所作歌曲的藝術(shù)特色和社會影響。
弘一大師歌曲集 目錄
前言
歌曲部分
祖國歌
葛藟
正月
黃鳥
無衣
離騷
山鬼
行路難
隋宮
揚鞭
秋感
菩薩蠻
蝶戀花
喝火令
柳葉兒
武陵花
哀祖國
愛
化身(四部合唱)
男兒(曲調(diào)同《化身》)
出軍歌
婚姻祝辭
我的國
春郊賽跑
隋堤柳
直隸省立**師范附屬小學(xué)校歌
滿江紅
大中華(四部合唱)
春游(三部合唱)
留別(賀圣朝) (二部合唱)
早秋
送別
憶兒時
憶兒時(女聲三部合唱)
人與自然界(三部合唱)
秋夜(眉月一彎夜三更)
月
朝陽(男聲四部合唱)
落花
幽居
天風(fēng)
冬
豐年(二部合唱)
長逝
鶯
歸燕(四部合唱)
西湖(三部合唱)
采蓮(三部合唱)
夢
悲秋
晚鐘(三部合唱)
月夜
幽人(四部合唱)
春夜(齊唱與二部合唱)
秋夜(正日落秋山)
浙江省立**師范學(xué)校校歌
南京高等師范學(xué)校校歌
……
歌注部分
弘一大師歌曲集 節(jié)選
李叔同先生既有詩才,又有樂才,是作詞、作曲的高手,也是我國*早從事樂歌創(chuàng)作,取得豐碩成果,并有深遠影響的人。李叔同歌曲內(nèi)容廣泛,形式多樣,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1. 愛國歌曲
李叔同先生出生在清朝末年,看到政治腐敗、國事蜩螗,外侮日亟,他的愛國思想是始終不渝的。辛亥革命前所作的愛國歌曲有兩種類型:**類以《祖國歌》和《我的國》為代表,內(nèi)容表現(xiàn)了對祖國光榮歷史和大好河山的贊美,并表達了發(fā)憤圖強的雄心壯志,字里行間充滿著民族自豪感;第二類以《國學(xué)唱歌集》中的歌曲為代表,都是憂國憂民的慷慨悲歌,字里行間充滿了憂傷和悲憤的情緒。《國學(xué)唱歌集》中所選《詩經(jīng)》、《離騷》、唐宋詩詞和昆曲的篇章,都有強烈的政治傾向性,都是用來借古諷今的傷時憂世之作。特別是李叔同自己作詞的《喝火令》和《哀祖國》等歌曲,前者明白指出“故國今誰主,胡天月已西”,還用北宋哲學(xué)家邵雍在洛陽天津橋上聽到杜鵑啼鳴,慨嘆“北方原無此物,今地氣自南而北,天下將亂”的故事,預(yù)感到清朝的封建統(tǒng)治就要垮臺;后者用了《詩經(jīng)》《離騷》《論語》《漢書》的許多典故,發(fā)出豺狼當(dāng)途、國事日非的感嘆。《秋感》中的“風(fēng)景不殊山河非”一句,后來又出現(xiàn)在 1908 年作于日本的《初夢》詩中。發(fā)表在《音樂小雜志》上的《隋堤柳》也有類似的詞句:“江山依舊,只風(fēng)景依稀凄涼時候。”都是借用《世說新語·言語》篇中新亭名士的感慨,來發(fā)抒憂國之思,正如李先生在按語中所說:“作者別有棖觸,走筆成之,吭聲發(fā)響,其音蒼涼,如聞山陽之笛。”魏晉間向秀經(jīng)過被司馬昭殺害的好友嵇康、呂安的山陽舊居,聞鄰人吹笛而感懷亡友,李叔同在這些詩歌中表現(xiàn)的就是這種憂國憂民的感時傷懷之情。
2. 抒情歌曲
李叔同先生的抒情歌曲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表現(xiàn)寧靜致遠、淡泊明志的高尚情操的,如《幽居》和《幽人》;二是寓情于景,抒寫在大自然中的感受的,如《春游》《早秋》和《西湖》;三是描寫游子思鄉(xiāng),懷舊憶往的,如《送別》《憶兒時》和《夢》。這些抒情歌曲不僅意境幽遠,還常常有深刻的寓意。如《送別》一歌寫的是離情別意,但*后一句“夕陽山外山”卻很耐人尋味。李叔同自幼愛讀李商隱的名句:“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因名白馬湖庵居為“晚晴院”,并自號“晚晴老人”。“夕陽山外山”一句就含有“晚晴”的意思,這同他 1938 年寫給豐子愷的信中所說“猶如夕陽,殷紅絢彩,隨即西沉”有同樣的意思。同年11月14日,他在廈門南普陀寺佛教養(yǎng)正院同學(xué)會席上講話,*后為同學(xué)們吟誦龔定庵的詩,有“吟到夕陽山外山,古今難免余情繞”之句,可見“夕陽山外山”并不是單純的寫景。
3. 哲理歌曲
如《落花》和《悲秋》,雖有寫景和抒情的內(nèi)容,但前者的中心思想是“榮枯不須臾,盛衰有常數(shù)”,“朱華易消歇,青春不再來”;后者的中心思想是“鏡里朱顏,愁邊白發(fā),光陰暗催人老。縱有千金,千金難買年少”。實際上是要警醒青年們“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用意是積極的。《月》和《晚鐘》則進入了另一種精神境界——“惟愿靈光普萬方,蕩滌垢滓揚芬芳”,“莊嚴七寶迷氤氳,瑤華翠羽垂繽紛”。
弘一法師是一位愛國的大和尚,他認為念佛和救國非但沒有矛盾,而且相得益彰。他對日軍侵華極為憤慨,說道:“吾人吃的是中華之粟,所飲是溫陵之水,身為佛子,于此時不能共紓國難于萬一,自揣不如一只狗子!”并到處書寫“念佛不忘救國,救國不忘念佛”,還加跋語云:“佛者,覺也。覺了真理,乃能誓舍身命,犧牲一切,勇猛精進,救護國家。是故救國必須念佛。”這種“誓舍身命救護國家”的愛國精神,在 1937 年所寫《廈門**屆運動會歌》中表現(xiàn)得十分清楚:“你看那外來敵多么狓猖,請大家想想,切莫再彷徨。”所以李叔同——弘一法師的樂歌創(chuàng)作,是從愛國歌曲開始,也是以愛國歌曲告終的。
弘一大師歌曲集 作者簡介
錢仁康,男,1914年生,江蘇無錫人。上海音樂學(xué)院教授,著名音樂理論家。1941年畢業(yè)于國立音樂專科學(xué)校本科,20世紀40年代后期致力于音樂理論研究。學(xué)術(shù)研究領(lǐng)域包括:音樂創(chuàng)作、中國音樂研究(中國作曲家及作品、樂曲考源、翻譯古譜)、外國音樂研究(外國作曲家及作品、為外國歌曲譯詞配曲)、世界國歌研究、中西音樂比較研究。迄今為止,主要成果為:創(chuàng)作歌劇2部、出版著作22部、撰寫文章300多篇、譯詞配曲1000多首。2001年5月獲由中國文聯(lián)和中國音協(xié)頒發(fā)的首屆中國音樂金鐘獎(音樂專業(yè)的最高榮譽和終身獎),同年獲得第二屆區(qū)永熙優(yōu)秀音樂教育獎。
- >
巴金-再思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xué)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新文學(xué)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xué)術(shù)叢書(紅燭學(xué)術(shù)叢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