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星火:58名中共早期黨員尋蹤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855980
- 條形碼:9787509855980 ; 978-7-5098-5598-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星火:58名中共早期黨員尋蹤 內容簡介
本書是“回首初心”叢書的一冊。該叢書由紅船精神研究院編, 由嘉興市委宣傳部部長祝亞偉主編。本冊由嘉興學院副教授史晴著。本書以集體傳記的形式, 將58名中共早期黨員的事跡匯集起來, 以大致相同的篇幅簡要介紹每個人物的生平和主要事跡。本書在敘述中, 既注意選取典型事跡, 又注重對這些黨員的生平作大致的勾勒, 反映了早期共產黨員的基本情況。本書的出版, 有助于讀者了解早期的黨員狀況, 有助于黨員干部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初心。
星火:58名中共早期黨員尋蹤 目錄
14名上海早期黨員
陳獨秀
天生的革命家
新文化運動的主將
五四運動的總司令
中國共產黨*主要的創立者
叱咤風云的悲劇人物
李漢俊
留學日本接受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的“播火者”
推進建黨工作籌備中共一大
脫黨后堅持革命工作英勇犧牲
李達
選擇和宣傳馬克思主義
為中共創建勇挑重擔
脫黨而不放棄信仰
陳望道
浙江一師“四大金剛”之一
《共產黨宣言》的**個中文全譯者
為建黨而奔走脫黨后依然為黨工作
楊明齋
闖俄謀生投身革命洪流
共產國際代表推動中共創建
傳播革命真理客死異國他鄉
俞秀松
小小少年拔發奮志
探索革命真理
在莫斯科的日子
在新疆從事統戰工作
沈玄廬
參加辛亥革命投身新文化運動
發起領導衙前農民運動
背叛中共
加入西山會議派成為反共急先鋒
邵力子
民國報人在《覺悟》副刊上戰斗
中共“特殊黨員”主張國共一家
國民黨“特殊官員”力主和平
袁振英
求學香港就讀北大
……
16名北京早期黨員
8名武漢早期黨員
6名長沙早期黨員
4名廣州早期黨員
3名濟南早期黨員
5名旅法早期黨員
2名旅日早期黨員
后記
星火:58名中共早期黨員尋蹤 節選
《星火——58名中共早期黨員尋蹤》: 中共一大以后,各地的黨員發展十分迅速。中共中央與各省組織之間的信件和人員的往來日漸頻繁,急需一位可靠的黨員來擔任聯絡員,負責全國各地和中共中央的聯絡工作。老漁陽里2號被法租界巡捕房搜查,陳獨秀被捕旋又釋放后,中央局經常變更辦公地點,與各省中共組織聯系很不方便。中共中央認為沈雁冰工作的商務印書館是個很好的掩護,于是決定各地給中央的信都寄給沈雁冰,然后由他匯總轉送中央。這些信的外信封上寫沈雁冰收,內信封上則寫:沈雁冰先生轉鐘英小姐玉展,“鐘英”即中央的意思。從此,沈雁冰以《小說月報》主編為掩護,做著“中央聯絡員”的秘密工作。若外地有人到上海找中央,都先找他。對過暗號,問明來人住址,沈雁冰會讓人回去靜候,他則把情況報告中央。這“中央聯絡員”的秘密工作,一直持續到他1925年底去廣州參加國民黨二大為止! 1926年初,沈雁冰出席了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后,奉命留在廣州,擔任國民黨代理中央宣傳部長毛澤東的秘書。毛澤東正忙于籌備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不能天天到宣傳部辦公,所以把沈雁冰留了下來。當時,毛澤東一家住在東山廟前西街38號,沈雁冰即和毛澤東、楊開慧、蕭楚女及毛澤東的兩個孩子岸英、岸青住在一起。沈雁冰在宣傳部負責起草宣傳大綱、處理日常事務,還負責編輯《政治周報》。 1926年3月,中山艦事件發生后,沈雁冰返滬,遵照毛澤東的囑托,著手籌辦上!秶袢請蟆。經他多方努力,已有眉目,但終因法租界工部局不批準而告吹。10月,北伐軍占領武漢。沈雁冰隨即赴武漢,任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政治教官。1927年春,出任《漢口民國日報》主編! ∫淮膶W巨匠**任文化部部長 1927年7月,汪精衛組織“分共”會議,公開叛變革命。沈雁冰在漢口隱蔽了半個月后,在中共組織的安排下,幾經曲折回到上海。這時,沈雁冰亦在國民黨通緝名單之列,他只好轉入地下,蟄居在上海景云里11號半的三樓家里,足不出戶。沒有工作,生活便出現了問題,于是他拿起筆開始以大革命時期為背景的**部小說《幻滅》的寫作!痘脺纭吩凇缎≌f月報》上發表時,沈雁冰使用了“茅盾”這個筆名。次年6月,完成《動搖》《追求》三部曲的創作! 1928年7月,沈雁冰迫于國民黨的白色恐怖,東渡日本,1930年4月回到上海,不久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并一度擔任“左聯”執行書記。1932年底,他的長篇小說《子夜》脫稿,由上海開明書店出版。接著,創作了《林家鋪子》《春蠶》《秋收》《殘冬》等著名的短篇小說。這些作品和《子夜》一起,把“五四”以來的新文學成就,推進到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1937年抗戰初期,沈雁冰參加了《救亡日報》的工作,主編《吶喊》。1938年3月,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在漢口成立,沈雁冰被選為理事。4月,他主編的《文藝陣地》在廣州創刊,同時又為在香港復刊的《立報》副刊《言林》供稿。長篇小說《**階段的故事》,便是這時完成的。1939年3月,沈雁冰在新疆學院任教,并擔任新疆文化協會會長。1940年轉道延安,曾在魯迅藝術文學院、陜甘寧邊區文化協會講學。10月,從延安到達重慶,任郭沫若主持的文化工作委員會常委。這時,陸續完成了優秀散文《風景談》《白楊禮贊》的創作! ⊥钅鲜伦兒,沈雁冰去香港,參與建立新的宣傳陣地《華商報》,擔任復刊后《大眾生活》的編委。在香港的九個月中,他發表了《腐蝕》《如是我見我聞》《客座雜憶》,還有散文、雜文和文學評論120多篇。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沈雁冰輾轉抵達桂林。其間,寫下了《霜葉紅似二月花》和《劫后拾遺》等作品?箲饎倮,沈雁冰在上海主編《文聯》雜志,并參加呼吁和平、爭取民主的活動。1949年2月,沈雁冰夫婦應中共邀請,到達和平解放后的北平。不久,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主席。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沈雁冰出任新中國**任文化部部長。他親自主編《人民文學》雜志和《譯文》,還一度兼任英文版《中國文學》的主編。他還發表了許多理論文章,主要收集在《鼓吹集》《鼓吹續集》中,撰寫了《夜讀偶記》《關于歷史和歷史劇》兩本學術性著作! 1949年前,沈雁冰多次要求重新加入共產黨沒有得到批準。1981年3月27日,沈雁冰在北京病逝。彌留之際,他又鄭重提出了自己的入黨要求。他還將自己25萬元稿費捐獻給作協,作為設立一個長篇小說文學獎金的基金!
星火:58名中共早期黨員尋蹤 作者簡介
史晴,女,1962年出生,浙江嘉興人,碩士,嘉興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主講中國近現代史、中國革命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等課程。先后參與《嘉興市城市史》《中國共產黨嘉興歷史》《中共早期組織及其成員研究》《中共一大嘉興南湖會議研究》等課題的研究與書稿的撰寫。
- >
煙與鏡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