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九章算術(學生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319468
- 條形碼:9787301319468 ; 978-7-301-31946-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九章算術(學生版) 本書特色
1. 為中學生量身打造:精選原著精華,增加閱讀指導、數字課程、思考題、閱讀筆記。 2. 免費聆聽“科學元典”名家系列講座。 3. 名**譯,名家導讀:***郭書春研究員譯講并指導閱讀。 4. 加入“科學元典讀者俱樂部”,可長期享受會員服務。 5. 價廉物美:小32開精裝本,定價只有38元。
九章算術(學生版) 內容簡介
“2020教育部全國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中,科學元典叢書有15種入選。由于科學元典均為原著,篇幅一般都比較大,加之中學生考試壓力大,平時比較忙,除了少數很好學生,大部分學生沒有時間閱讀大部頭的著作。為了響應教育部的經典閱讀要求,照顧更多的中學生,使其在短時間內能了解原著的精華,十分有必要出版一套“科學元典精華讀本”。 九章算術(精華讀本),將選取《九章算術》中具代表性的部分,對原著的核心思想和科學方法進行分析、解讀和鑒賞,含英咀華,畫龍點睛,并與中學生的知識結構勾連起來,做到深入淺出,使中學生既能一窺全書概貌,又能領略經典之精要。本書配有系列微課,大大增加了附加值。
九章算術(學生版) 目錄
弁言 / 1
上篇 閱讀指導
中國古代的計算工具 / 3
算經之首 / 5
《九章算術》講了些什么? / 7
《九章算術》產生的時代背景 / 10
《九章算術》的作者是誰? / 14
《九章算術》具有什么歷史地位? / 18
《九章算術》具有什么現代價值? / 21
中篇 九章算術(節選)
**卷方田 / 24
第二卷粟米 / 51
第三卷衰分 / 63
第四卷少廣 / 72
第五卷商功 / 89
第六卷均輸 / 125
第七卷盈不足 / 142
第八卷方程 / 171
第九卷勾股 / 197
下篇 學習資源
擴展閱讀 / 222
數字課程 / 224
思考題 / 225
閱讀筆記 / 227
九章算術(學生版) 節選
算經之首 《九章算術》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數學經典,歷來被尊為算經之首,相當于儒家的《論語》、兵家的《孫子兵法》等經典。現今流傳的《九章算術》,含有西漢編纂的《九章算術》本文,三國時期魏國劉徽撰寫的《九章算術注》,以及唐朝初年李淳風等撰寫的《九章算術注釋》,這三方面的內容。在這里,我們主要談談《九章算術》本文,也就是《九章算術》本身的內容。 《九章算術》是《算經十書》之一。那么,什么是《算經十書》呢? 《算經十書》是西漢至唐朝初年十部算術著作的總集和總稱。唐朝初年,有個叫李淳風的年輕人,聰慧好學,博覽群書,才華橫溢,尤其精通歷法、天文學和算術;唐太宗李世民對這個當時只有25歲的年輕人非常器重,便命他在數學*高教育機構——國子監算學館,整理編輯這十部算術著作。為了提高數學的地位,李淳風便將“算術”改作“算經”。經過李淳風和他助手的共同努力,十部算經得到系統的整理和編輯。后來,十部算經成為唐代算學館的教材,并且欽定為科舉考試中明算科的考試科目。 北宋元豐七年,也就是公元1084年,當時有個專門管理國家藏書的機構,叫秘書省,非常重視古代經典的保藏。秘書省根據唐代的手抄本,對這十部算經進行了刻印。這是世界文化史上,首次刻印數學著作。 到了13世紀初年,南宋有個叫鮑澣之的人,他是當時很有名的天文學家和數學家。他找到北宋秘書省的這個刻印本并進行了翻刻。這個翻刻本,我們稱之為南宋本。必須強調一下,這是目前世界上現存*早的印刷本數學著作。 到明朝時,《九章算術》被抄錄入《永樂大典》,但民間僅存半部。這成為藏書家手中的古董,大數學家們都讀不到。到了清朝中葉,乾隆年間修纂《四庫全書》。當時有個大學者,名叫戴震,被乾隆皇帝召為《四庫全書》纂修官。戴震從明代《永樂大典》中,輯錄、校勘了《九章算術》等七部算經,并將它們抄錄入《四庫全書》中,同時收入《武英殿聚珍版叢書》,這是首次用活字印刷《九章算術》。后來,戴震又找到其他幾部漢唐時期的算經,重新加以整理,被人刻印成書。從此,這十部算術經典著作,就被稱為《算經十書》一直流傳下來;而《九章算術》,便是這十部算術經典著作中,*重要的一部。 中國古代的計算工具 首先,我們講一下《九章算術》這個書名。書名中“算術”的“算”有兩種寫法。一種是我們今天所熟知的計算的“算”;另一種寫法是 “筭”,這個字的讀音和計算的“算”一樣。在中國古代數學典籍和出土的簡書中,《九章算術》和《九章筭術》都曾出現過。但實際上,“筭”并非“算”的異體字,它是指計算時所用的工具,就是所謂的算籌。 算籌就是一把很整齊的小竹棍或者小木棍。為了方便計算,古人常把算籌裝在一個小袋子里,隨身攜帶,這就是所謂的“算袋”。你可以想象,那時候的人,經常隨身攜帶一大把算籌作為計算工具,是不是很有趣?簡單說,算籌就是古人用的一種小計算器。而用手擺弄這些算籌進行計算,就是所謂的籌算。 算籌是宋代以前,世界上*方便的計算工具。將算籌縱橫交錯,并用空位表示0,可以表示任何自然數,也可以表示分數、小數、負數,高次方程和線性方程組,甚至可以表示多元高次方程組。算籌加上先進的十進位值制記數法,是中國古典數學長于計算的重要原因。算籌是明朝中葉以前,中國的主要計算工具。中國古典數學的主要成就,大都是借助算籌和籌算取得的。 因此,根據以上分析,這本書的書名應該寫成《九章筭術》。但是,由于《九章算術》這個書名,現在已被大家廣泛接受了,按照約定俗成的原則,也為了討論方便,本書寫成《九章算術》。 從唐代中葉起,隨著商業繁榮,人們需要計算得快,便創造了各種乘除速算法,并利用漢語數字都是單音節的特點,編成許多口訣,更加便于傳誦記憶。但這樣就產生了新的矛盾:嘴念口訣很快,手擺弄算籌很慢,得心無法應手。 為了解決這一矛盾、滿足社會需要,就需要有新的計算工具。這就導致我國*遲在宋代,就發明了珠算盤。此后,珠算盤與算籌一起,共存并用了很長時間。關于這一點,我們從明代初年的繪圖識字讀物——《魁本對相四言雜字》中可以看到,插圖中既有珠算盤,也有算籌(當時叫算子)。 大約在明朝中葉,珠算盤完全取代了算籌,完成了中國計算工具的改革。此后一直到20世紀,珠算在中國、朝鮮、日本和東南亞地區人們的生活、生產中,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2013年12月4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議通過,將“中國珠算——運用算盤進行數學計算的知識與實踐”,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九章算術(學生版) 作者簡介
(漢)張蒼,西漢丞相,《史記》稱之為張丞相。其弟子中*著名者為著名政論家、文學家賈誼。張蒼校正《九章算術》,制定歷法。 (漢)耿壽昌,漢宣帝時期任大司農中丞,天文學家、理財家,精通數學。 郭書春: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國際科學史研究院通訊院士,曾任全國數學史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山大學等高校客座教授,主要從事中國數學史研究。著有匯校《九章算術》《匯校》(增補版)、《九章筭術新校》《古代世界數學泰斗劉徽》《九章筭術譯注》、中法雙語評注本《九章算術》《郭書春數學史自選集》《九章算術解讀》等近20部學術著作。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匯·數學卷》(5冊)、《李儼錢寶琮科學史全集》(10卷)、《中國科學技術史·數學卷》《中華大典·數學典》(4個分典,9冊)等10余部學術著作等。現作為首席專家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數學典籍劉徽李淳風賈憲楊輝注《九章筭術》研究與英譯”。
- >
莉莉和章魚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經典常談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