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道法為民-《鹖冠子》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79342
- 條形碼:9787520379342 ; 978-7-5203-7934-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道法為民-《鹖冠子》研究 本書特色
呂思勉先生稱《鹖冠子》為子部之瑰寶,但其在學術史上并沒有受到足夠重視,且飽受爭議,真偽難斷本書將《鹖冠子》一書的篇章分為三個部分,劃分為兩個時期進行研究。《鹖冠子》深刻思考了“法”“民”“賢”的重要性,對于當今國家治理領域,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道法為民-《鹖冠子》研究 內容簡介
《鹖冠子》以道法為內在線索,以“為民、重賢、法自然”為核心內容,展現出先秦、秦末、漢初的黃老學時代主題。“天——成鳩之制”討論的是如何建立起一個大一統政權,“天地——五正”對秦朝嚴苛的法律進行了批評,“泰一氣論——大同之制”設想了一個賢、民基礎上的理想新社會,提出了“為之以民”“上賢為天子”的進步學說。《鹖冠子》成書跨度時間長,涉及楚國、齊國、趙國的黃老學說,是理解黃老學思想發展、成熟的重要文本。
道法為民-《鹖冠子》研究 目錄
**章 《鹖冠子》是黃老學的重要文本
**節 《鹖冠子》的作者、年代、版本
第二節 《鹖冠子》屬于黃老學派著作
一 黃老學源流、傳播及特征
二 《鹖冠子》推動了黃老學的理論發展
第三節 真偽論說
一 從韓愈、柳宗元評論延伸出的真偽之爭
二 近現代學者的主流認知——《鹖冠子》
為“真”
第四節 《鹖冠子》文本的真實性與研究空間
第二章 《鹖冠子》的篇章結構與邏輯發展
**節 篇章結構與學派發展
一 文體的不同形式
二 思想的傳承發展
三 成書的歷史時期
四 三個部分與兩段時期
第二節 “一”的歸納與演繹
一 以五為一
二 以一度萬
三 “一”的內涵
第三章 基于“道生法”的形上依據
**節 道生法
一 道凡四稽
二 終于九道
三 道生法
第二節 前期以天地為主的法則依據
一 天:誠、明、信、因、一
二 地濕而火生焉,天燥而水生焉
第三節 后期以北斗、氣為主的法則依據
一 一之法立
二 天地成于元氣
三 有一而有氣
第四節 天人之際
一 天不能使人,人不能使天
二 天人同文,地人同理
第五節 同之謂一,異之謂道
第四章 以“素皇”為代表的內圣外王之道
**節 道德前提下的圣王準則
一 學、知、觀
二 圣生道
三 不創不作,與天地合德
第二節 前期天地法則下的圣王觀
一 九道形心
二 素皇內帝
三 氣皇、神明、賢圣
第三節 后期氣、精神觀照下的圣王觀
一 時、命者,唯圣人而后能決之
二 內圣者,精神之原也
三 泰一
第五章 “為之以民”的道法政治
**節 政治總則:道法、重賢、為民
第二節 前期的“天——成鳩之制”
第三節 前期的“天地——五正”政治觀
一 事治
二 教治、因治
三 神化、神明
第四節 后期泰一、氣論下的“大同之制”
一 為之以民,道之要也
二 上賢為天子
三 尊卑名號,自君吏民
結語
參考文獻
道法為民-《鹖冠子》研究 作者簡介
杜曉,1986年生,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哲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黃老學、馬克思主義與傳統文化。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基金項目、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員會首都大學生思政教育課題各一項,在《中國哲學史》、《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等期刊發表論文多篇。
- >
月亮虎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山海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二體千字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