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知識的傳承與保護研究以武陵山區土家族醫藥為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459529
- 條形碼:9787519459529 ; 978-7-5194-5952-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知識的傳承與保護研究以武陵山區土家族醫藥為例 內容簡介
本書以土家族傳統醫藥知識為個案進行的互動式保護研究,有利于促進少數民族傳統醫藥功能的發揮,實現保護與利用多方面的綜合效益;有利于保護少數民族文化的多樣性;也有利于為探討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知識相關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積累經驗,為構建多方利益平衡機制提供理論借鑒。本書基于生態學共生和伴生原理的理論借用,研究了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知識的互動式保護,豐富了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知識保護的內容,深化了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知識相關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的認知,對構建多方利益平衡機制做了有益的探索。
知識的傳承與保護研究以武陵山區土家族醫藥為例 目錄
一、傳統醫藥知識的研究現狀及研究意義
二、研究方法、主要內容與基本觀點
**章 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知識傳承與保護的重要性
**節 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知識的基本屬性
一、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知識是一種公共產品
二、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知識是一種準公共產品
三、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知識是一種公益性產品
第二節 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的基本特點
一、少數民族傳統醫藥可及性強
二、少數民族傳統醫藥對人體副作用小
三、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的獲取簡便而價廉
四、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療病有奇效
第三節 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知識的基本功能
一、健康保健功能
二、權威塑造功能
三、文化傳承功能
第四節 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知識傳承與保護的重要性
一、是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增強話語權的需要
二、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需要
三、是改善醫療結構的需要
四、是緩解看病難看病責問題的需要
第二章 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知識傳承與保護危機
**節 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知識傳承與保護政策的變遷
一、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知識傳承與保護相關政策回顧
二、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知識傳承與保護政策變遷的結果
第二節 土家族傳統醫藥知識的保護與現代利用
一、土家族民眾對傳統醫藥知識的保護與利用
二、民間草醫師對傳統醫藥的保護與利用
第三節 土家族傳統醫藥知識保護與利用危機
一、土家族傳統醫藥保護與利用困境的定量研究——云舍個案
二、土家族傳統醫藥保護與利用危機的定性分析
三、認同偏差——個案民族志深描傳統醫藥知識傳承與保護危機
第三章 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知識傳承與保護基本模式
**節 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知識法律保護模式
一、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知識法律性保護實踐
二、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知識法律性保護的不足
三、加強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知識的法律性保護
第二節 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知識的生產性保護
一、傳統醫藥知識生產性保護
二、傳統醫藥知識生產性保護意義
三、傳統醫藥知識生產性保護困境
四、傳統醫藥知識生產性保護原則
五、傳統醫藥知識生產性保護路徑
第四章 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知識的互動式保護
**節 傳統醫藥知識傳承與保護的共生關系
一、生物共生
二、文化共生
三、傳統醫藥知識傳承與保護的共生關系
第二節 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知識互動式保護路徑
一、與非遺保護結合:傳統醫藥名錄申報與傳統文化自覺互動
二、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結合:傳統醫藥與現代醫藥互補
三、與新農村建設結合:單一藥用植物與多維文化植物共榮
四、傳統醫藥知識互動式保護的雙重保障
第五章 國際經驗及其啟示
**節 他國的主要做法及經驗
一、日本傳統醫藥知識傳承與保護的主要做法及經驗
二、印度傳統醫藥知識傳承與保護的主要做法及經驗
三、泰國傳統醫藥知識傳承與保護的主要做法及經驗
四、韓國傳統醫藥知識傳承與保護的主要做法及經驗
五、津巴布韋傳統醫藥知識傳承與保護的主要做法及經驗
第二節 國際經驗對我國的啟示
一、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知識傳承與保護離不開政府主導
二、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知識傳承與保護離不開經費扶持
三、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知識傳承與保護離不開制度建設
四、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知識傳承與保護離不開傳承人
五、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知識傳承與保護離不開創新利用
六、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知識傳承與保護離不開惠益分享
第六章 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知識傳承與保護的保障機制
**節 行政資源在少數民族傳統醫藥領域的空間配置
一、行政資源的內涵與類型
二、行政資源在少數民族傳統醫藥領域的空間配置
第二節 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知識傳承與保護的基本原則
一、原真性保護原則
二、整體性保護原則
三、可持續發展原則
四、*少干預原則
五、利益均衡原則
第三節 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知識傳承與保護的保障性機制
一、監管機制
二、激勵機制
三、產權機制
四、研發機制
五、認定機制
結論
一、文化自信是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知識的生存之基
二、創新發展是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知識的生命之魂
三、開發利用是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知識的發展之源
參考文獻
后記
知識的傳承與保護研究以武陵山區土家族醫藥為例 作者簡介
梁正海,苗族,1970年出生,貴州思南人。銅仁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國學院(武陵民族文化研究中心)黨總支副書記(主持黨務工作),主要從事民族文化遺產保護、醫學人類學、地方性知識研究。貴州省委服務決策專家,銅仁市市管專家,“西部之光”訪問學者,貴州省重點學科民族學(民族文化遺產學)學科帶頭人。豐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1項、貴州省省長專項基金課題1項。出版《傳統知識的傳承與權力》《苗族傳統娛樂休閑及其旅游升發研究》等學術著作3部,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先后獲國家民委社科成果獎三等獎1項,貴州省社科成果獎三等獎1項,銅仁市社科成果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l項,中國人類學民族學年會“優秀論文”獎1項。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隨園食單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史學評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