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經國序民(禮學與中國傳統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599530
- 條形碼:9787532599530 ; 978-7-5325-9953-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經國序民(禮學與中國傳統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內容簡介
本書為“禮學與中國傳統文化”靠前學術研討會論文結集,會議于2018年11月10—11日在武漢大學召開,由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主辦,來自中國大陸及港臺地區以及歐美的七十余名專家學者出席此次會議。本書乃此次會議的結晶,從文獻學、歷史學、哲學、書法學、社會學等多種學科的多維視角,就禮學文獻、禮儀制度、禮學思想、禮法關系、禮樂文明的現實關懷等問題展開了深入討論。禮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自來名家較多。本書所收多為名家大作,如彭林先生、呂友仁先生等,所涉及的問題,如禮樂教化、喪禮研究等,也有中古以后乃至清朝的有關禮學問題的研究,十分豐富。
經國序民(禮學與中國傳統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目錄
前言
澧樂教化與儒家的修齊治平之道
儒家禮樂文明的人文精神及其現代意義
說“禮”——以諸《禮》為例
“禮法儒家”:從先秦文獻論儒家政治思想中“法律”與“守法”的重要性
觀察禮學對大學文科教材影響的一個視角——試論王力主編《古代漢語》在禮學方面的十處失誤
中國禮圖學的歷史、現狀與發展趨勢
鑄造永生容器:夏商喪禮的一個角度
“方帝”卜辭與殷人祭帝之禮
禮、宗教與中國早期文明的演進模式
神靈形象與商周尸禮研究
秦漢社會禮儀中的用色考察——以喪禮和降禮為例
論馬王堆漢墓《喪服圖》題記所反映的“本服”觀念——從“服術”的角度看《喪服圖》的復原方案
西晉時期《喪服》詮釋略論
《通典》兇禮議初探
也談唐代郊廟祭祀中的“始祖”問題
唐初明堂設計理念的變化
五代時期都城開封的崛起與國家儀禮
宋真宗“封禪滌恥”說質疑——試論真宗朝統治危機與天書降臨、東封西祀之關係
南宋大禮鹵簿制度及其實踐
祈福銘文中的方音字
說衽
上博楚簡《民之父母》的儒道融合
孔子道德理想與禮樂文化傳播
春秋時代的“樂”——從音樂與國家統治的關係出發
《賈誼新書》的禮學來源——《容經。容》與先秦禮說之比較
鄭玄的“古今”之辨
唐成伯嶼《禮記外傳》體例略說——兼評其書之馬國翰輯本
略論魏了翁對古代禮制的考釋及特點、得失——以魏了翁著《周禮折衷》為考察中心
再論《儀禮集說》
經義、奏疏與判詞:清前期關於繼嗣問題的爭論與困境
儒家禮學之實踐——以陳殯家書為例
太平天國以後徽州祭祀禮儀的重整——以抄本《祭神祀祖大例集記》為例
孔廟祭祀與鄉村教化——以山西現存鄉村孔廟及方志碑刻為中心
日本近世的儒教喪祭禮儀——《家禮》與日本
日文(略)
附:提交會議論文目錄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虎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二體千字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自卑與超越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