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廊坊歷史名人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527989
- 條形碼:9787520527989 ; 978-7-5205-2798-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廊坊歷史名人傳 本書特色
《廊坊歷史名人傳》是從廊坊的視角對這一區域內的歷史人物作一介紹。作者在認真梳理、考辨各種正史、方志、碑刻材料的基礎上,遴選部分在廊坊歷史上有一定影響的人物,將其生平事跡介紹給讀者,既尊重歷史,又通俗易懂,利于普及,為宣傳廊坊地方歷史文化增色添彩。
廊坊歷史名人傳 內容簡介
廊坊歷史悠久,文化氛圍濃厚,歷史上涌現出了很多人才,《廊坊歷史名人傳》挑選具有歷史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政治人物、軍事人物、文化藝術大家等60余名,搜集整理縣志檔案材料,根據人物的成長經歷、生平事跡與成就編寫。政治方面有早見于正史記載的劉放,西晉名相張華,宋朝的宰相呂端,明朝的尚書梁材、劉體乾,明朝駙馬楊春元,清朝的刑部尚書劉楗,巡撫袁懋功,晚清著名大太監李連英等;軍事將領有輔佐梁武帝蕭衍、立下汗馬功勞的張弘策,為元朝南征北站立下赫赫戰功的史氏叔侄等;文化藝術方面有學者郝經、孫承宗、劉鐘英、梁建章,國學大家高步瀛。
廊坊歷史名人傳 目錄
學識廣博的西晉名相張華
梁朝開國功臣張弘策
以德待囚的王伽
大器晚成的唐朝宰相張柬之
經歷唐朝政局動蕩時期的張知謇
進退失據的趙德鈞
遼初的漢族政治家韓延徽
宋初名將張暉
“大事不糊涂”的宰相呂端
《金史》留名的劉樞
蒙古驍將史天倪
能征善戰史天祥
元初名相史天澤
大儒兼隱士的杜瑛
元初猛將張禧
元初大儒郝經
滅宋驍將史格
明朝山西布政使紀諄
明朝工部尚書王復
文安盛族紀常
明朝戶部尚書梁材
明朝狀元楊維聰
三朝尚書劉體乾
書畫家高松
秉公為民的喬伊
明代兵部尚書王遴
明兵部侍郎、遼東巡撫李松
明代司寇王應霖
直言敢諫的明朝御史傅好禮
邊才之*盧友竹
不合流俗的明朝駙馬楊春元
歷仕兩朝的劉漢儒
文史大家孫承澤
清戶部右侍郎郝杰
封疆大吏袁懋功
治政能臣王景祚
清朝刑部尚書劉楗
青溪先生井在
隱士樊夢斗
中憲大夫紀克揚
吏部天官康熙寵臣五部尚書——郝惟訥
直隸巡撫于成龍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郝惟諤
清代的治水專家陳儀
慷慨捐軀賈慶檀
通曉治河研究水運的清代學者型大員吳邦慶
好善樂捐劉源灝
清末武術大家董海川
與胡林翼配合默契的官文
才人循吏兼于一身的劉淮年
清代閩浙總督邊寶泉
學者詩人劉鐘英
晚清著名大太監李連英
晚清的著名太監崔玉貴
天津近代教育之父嚴修
瑕不掩瑜孟憲彝
大城近代教育的開拓者鄧毓愷
著名文化學者梁建章
國學大家高步瀛
北洋重臣張紹曾
具有世界眼光的鄧毓怡
梆子名家魏聯升
廊坊歷史名人傳 節選
《廊坊歷史名人傳》: 劉放是正史記載的固安的**位名人,在漢末三國時期是一位重要的政治人物。 劉放(?-250),字子棄,涿郡方城(今廊坊市固安縣)人,三國時期曹魏大臣。現在固安南部還有一個村子叫方城,那里就是兩干多年前東周時期燕國的方城邑。劉放在東漢末年舉孝廉入仕。后投奔曹操,歷任參軍事、主簿記室。魏國初建,劉放被任命為秘書郎,不久改為中書監加給事中,賜爵關內侯,執掌中樞機密。明帝即位后,對劉放更加寵信,加散騎常侍,進爵西鄉侯。朝廷的詔令密命,很多都是出自劉放之手,他參與決定重大事項,權傾一時。后晉爵方城侯。魏明帝臨終時,皇儲幼弱,劉放力主召曹爽、司馬懿托付大政。齊王即位后,再加獎拔,增食邑至一千一百戶,并加左光祿大夫。正始七年(246年)致仕,嘉平二年(250年)去世,謚敬侯。 歸附曹操 劉放是漢廣陽順王之子西鄉侯劉宏的后裔。*初被舉為孝廉,曾在郡中擔任綱紀官員。當時正值漢末大亂,漁陽王松割據本土,劉放前去依附他。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平定了冀州,劉放勸說王松:“過去董卓倒行逆施,英雄同時起事,擁兵自立,擅自發號施令,各自為政,只有曹公能夠拯救危亂的局面,擁戴輔佐天子,尊奉朝廷的旨意討伐罪逆,所攻必克。即便袁紹、袁術那么強大,防守則淮南的冰都融化了,出戰則在官渡大敗;曹公乘勝前進,勢如卷席,必將掃清河北地區,威權與刑罰已經結合,事情的大勢就顯現出來了。快些到達的總會得福,落后臣服的就要滅亡,這是不用整天奔走趨赴就會到來的時運。過去黥布放棄為王的尊貴地位,執劍歸依漢朝,確實是懂得興盛衰敗的道理,明了歸依叛離的命運。將軍您應該投身于曹公,把自己的命運交付給他,用優厚的禮物去與他結交。”王松照著他的意見去做了。恰逢曹操在南皮縣討伐袁譚,寫信召喚王松,王松獻出雍奴、泉州、安次三城,歸附了曹操。劉放替王松寫了答復曹操的信,文辭非常華麗。曹操既很贊賞他,又知道了他勸說王松的那番議論,因此征召了劉放為官。 建安十年(205年),劉放和王松一起到達曹操處,曹操十分高興,對劉放說:“當年班彪依附竇融而有勸河西歸附漢朝的功勞,如今的情形是多么相似啊。”于是任命劉放參司空軍事,歷任主簿記室以及邰陽、役栩、贊縣三地縣令。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稱魏公,劉放與孫資都任秘書郎。曹操去世后,黃初元年(220年),曹丕取代東漢稱帝,劉放、孫資轉任秘書左右丞。幾個月后,劉放轉任秘書令。后來,魏國改秘書為中書,劉放任中書監,加給事中,賜爵關內侯,同中書令孫資一同掌握機密。黃初三年(222年),劉放進爵魏壽亭侯。 輔政建言 黃初七年(226年),魏明帝曹叔繼位,劉放、孫資二人更加被寵信,同時加散騎常侍。劉放進爵西鄉侯,孫資為樂陽亭侯。劉放擅長寫書信和檄文,曹操、曹丕、曹叔的詔命文書,很多都是劉放寫的。 青龍元年(233年),孫權與諸葛亮聯合,打算一起進攻魏國。魏國的邊境偵察兵繳獲孫權的書信,劉放于是改寫信中言辭,更換言辭卻仍與上下文相銜接,將信改作寫給魏征東將軍滿寵,表現出要歸順:魏國的意思,將信封好后送給諸葛亮。諸葛亮將信抄給吳國大將步騭等人。步騭等人拿信給孫權看,孫權怕諸葛亮懷疑他的合作誠意,又費力做出解釋。這一年,劉放、孫資二人都加侍中、光祿大夫。 景初二年(238年),司馬懿平定遼東,劉放、孫資二人以參謀之功,各進爵,封到本縣。劉放為方城侯,孫資為中都侯。 同年,魏明帝曹叔病危,打算召燕王曹宇為大將軍,與領軍將軍夏侯獻、武衛將軍曹爽、屯騎校尉曹肇、驍騎將軍秦朗共同輔政。曹宇性格謙恭,推辭任命。為此,曹叔召見劉放、孫資,到了臥室里面,曹叔問道:“燕王為人處世就是這樣的嗎?”劉放、孫資回答說:“燕王這樣做,是因為自己知道不能擔當這么大的責任。”曹叔說:“曹爽可以代替曹宇嗎?”劉放、孫資隨即表示贊成,又竭力陳述應該迅速召回司馬懿,以維護皇室。曹叔接受了他們的意見,隨即給劉放黃色專用紙讓他書寫詔書。劉放、孫資出去后,曹叔的主意又有變化,下詔制止司馬懿不讓他來。不一會兒又召見劉放、孫資說:“我自己要召回太尉,而曹肇等人反倒要我阻止他來,幾乎敗壞了我的大事!”命令他們再次書寫詔書,曹敘獨獨宣召曹爽和劉放、孫資一同接受詔書命令,于是罷免了曹宇、夏侯獻、曹肇、秦朗等人的官職。這時司馬懿也到了,走近曹叔的臥床接受詔令。曹叔對司馬懿是否適合做輔政大臣的猶豫,出自對司馬懿忠心的質疑和曹氏政權的擔憂,*終又選定司馬懿,似乎也是無奈之舉,為曹氏政權*終被司馬氏取代埋下了隱患。 ……
廊坊歷史名人傳 作者簡介
付艷華,女,1978年11月出生,漢族,河北廊坊安次區人,中共黨員。現就職于廊坊市文物保護研究所,2000年參加工作,2014年任職文博考古專業副研究館員。參加工作20余年,主要負責基建項目的文物保護工作,負責、參與國家、省、市100余個建設項目前期的考古調查、勘探工作,并獨立編寫考古調查、勘探工作報告書。 在《文物春秋》、《文物天地》、《中國文物報》等國家、省級文博刊物發表論文數篇。如乾隆《閱永定河記》碑與永定河的治理、《廊坊市出土銅鏡賞析》、《文安縣乾隆御詩碑》、《廊坊地區的佛教石刻藝術》、《廊坊市曉廊坊小區金代墓葬出土瓷器研究》;參與編寫了《廊坊歷史文化叢書·文物古跡卷》、《廊坊市文物保護單位名錄》、《廊坊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資料匯編》三部著作。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唐代進士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煙與鏡
- >
姑媽的寶刀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