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讓孩子不上火 不發(fā)炎 發(fā)育好
-
>
孩子必看的世界經(jīng)典寓言故事100
-
>
協(xié)和懷孕大百科
-
>
張素芳小兒推拿技法圖譜/漢竹
-
>
從小讀到大
-
>
一學(xué)就會的宋氏小兒推拿
-
>
DK新一代嬰幼兒護理養(yǎng)育大全
資深心理師育兒手記(0~3歲)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59651891
- 條形碼:9787559651891 ; 978-7-5596-5189-1
- 裝幀:70g輕型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資深心理師育兒手記(0~3歲) 本書特色
初為父母,難免有許多困惑。本書從心理學(xué)家爸爸的角度入手,既包含專業(yè)的理論指導(dǎo),又將成功的育兒經(jīng)驗以生動的場景、翔實的分析、風(fēng)趣的解答等形式展現(xiàn)出來,和年輕父母們一起面對育兒路上的問題,建立健康、成熟、科學(xué)的親子關(guān)系,幫助孩子和父母一起成長。
資深心理師育兒手記(0~3歲) 內(nèi)容簡介
如果說健康人格是一座堅固的大廈,那么它的根基就是安全感。 建立安全感的核心是發(fā)展依戀關(guān)系。孩子得到親人的悉心照料,身心都獲得滿足時,就會體驗到舒適、安全,會對周圍的環(huán)境產(chǎn)生基本信任感,逐漸形成穩(wěn)定的性格和獨立的人格。在這一過程中,貼心的母愛非常重要 在本書中,媽媽以活潑、感性的筆觸記錄兒子的成長,爸爸以專業(yè)、理性的視角對兒子的心理進行分析。通過閱讀本書,家長不僅能了解0~3歲孩子的需要,也能與孩子建立更健康的親子關(guān)系,帶給孩子一生的幸福。
資深心理師育兒手記(0~3歲) 目錄
**章 心理自閉期:嬰兒期建立的安全感關(guān)系到一生的幸福(第1個月)
1.1 我來了——不要隨意評價寶寶的外貌
1.2 幸福的月子,踏實的豆子——原始安全感影響孩子的一生
1.3 香香的大乳房——母乳喂養(yǎng),給孩子一個不焦慮、不恐懼的人生
1.4 我想要抱抱——**時間滿足寶寶的任何需要
1.5 寶寶**次對我笑——完整、和諧的互動讓寶寶看到美好、可愛的自己
1.6 吃飽喝足養(yǎng)“小豬”——正常性自閉期,寶寶以自我滿足的方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第二章 心理共生期:陪伴寶寶形成充滿信任和愛的人際關(guān)系模式(2~5個月)
2.1 是不是好媽媽,豆子說了算——讓寶寶喜愛、滿足的媽媽才是好媽媽
2.2 我要豎著抱——被尊重和支持的孩子更有力量
2.3 我還不會說話,也能和爸爸交流——愛的語言,說給寶寶聽
2.4 我不是胖胖——不要隨意給寶寶貼標(biāo)簽
2.5 豆子正處于口欲期——用嘴巴探索世界,是寶寶必經(jīng)的階段
2.6 超級郁悶,一周摔了兩次——創(chuàng)傷被處理,寶寶才能成長
第三章 心理分化期開始:讓寶寶有自我滿足的能力,形成獨立的人格(6~10個月)
3.1 認生了——認生是寶寶的自我保護機制
3.2 高興時叫“bɑ”,郁悶時叫“mm,mɑ”——穩(wěn)定的照料給寶寶的一生帶來穩(wěn)定的感覺
3.3 斷奶的日子——媽媽和寶寶都“失戀”了
3.4 親歷智力評估——不要用孩子為父母的人生加分
3.5 我要“走街街”——寶寶需要與真實的世界接觸
3.6 什么玩具也比不上爸爸媽媽陪我玩——與爸爸媽媽多互動,寶寶更自信
3.7 弟弟還是妹妹——幫孩子建立正確的性別認同
3.8 爬呀,小豆子——爬行,讓孩子的人生有動力
第四章 心理分化進行中:培養(yǎng)寶寶自我滿足和溝通的能力(11個月~1歲4個月)
4.1 回頭望望,媽媽在——安全依賴是建立親密關(guān)系的*初形式
4.2 寶寶哭了,怎么辦——父母穩(wěn)定的愛與信任,給孩子延遲滿足的能力
4.3 我要的,是你溫暖的擁抱——愛的表達緩解寶寶獨自面對世界的孤獨
4.4 照鏡子——照鏡子,是寶寶體驗自我的重要時刻
4.5 大花園里的例行早會——寶寶的“社交”為將來的人際互動打好基礎(chǔ)
4.6 躲貓貓——你會陪寶寶玩游戲嗎
4.7 小豆子坐飛機——給寶寶積極的體驗,陪寶寶接受新事物
4.8 豆爸,生日快樂——父母的關(guān)系,直接影響寶寶內(nèi)心關(guān)系的建立
第五章 心理分化矛盾期:讓寶寶在支持性的環(huán)境中建立自我(1歲5個月~2歲半)
5.1 家有小超人——保護寶寶的無所不能感
5.2 對著干——控制與反控制游戲
5.3 欠扁的小豆子——適度懲罰幫寶寶建立規(guī)則意識
5.4 自言自語的豆子——自言自語是寶寶自我照顧的開始
5.5 玩具被搶之后——如何引導(dǎo)孩子維護自己的權(quán)利
5.6 搞不清的“你、我、他”——沒有“我”,就沒有真正的獨立
5.7 拉粑粑的故事——讓寶寶自我滿足
第六章 心理走向獨立:培養(yǎng)人格獨立、穩(wěn)定的孩子(2歲半~3歲)
6.1 就不睡覺——寶寶對付分離的小把戲
6.2 誰動了我的枕頭——陪伴孩子成長的過渡性客體
6.3 不許打媽媽——與孩子建立健康的家庭關(guān)系
6.4 幼兒園焦慮——分離需要被接納和理解
6.5 你的“小雞雞”呢——給孩子*基本的性別確定
6.6 小雞去世了——讓寶寶在照料中體會愛
6.7 生命中的**朵“小紅花”——分享成功,培養(yǎng)自信
資深心理師育兒手記(0~3歲) 節(jié)選
1.1 我來了 ——不要隨意評價寶寶的外貌 豆媽記錄:愛之初體驗,很復(fù)雜第3天 我們張開雙臂等待許久的小豆子終于來了,不由得喜極而泣的是豆爸。我不太激動,當(dāng)豆爸眼泛淚光的時候,我正躺在床上睡得像頭豬,經(jīng)歷著剖宮產(chǎn)麻藥帶來的后續(xù)影響。 我清醒過來時,豆子外婆把裹得嚴嚴實實、睡得昏昏沉沉的豆子抱到我跟前:“看看,這是你兒子。”我真想再昏睡過去。這家伙真不好看,皮黑,毛多,眼角、眉梢上都長著絨毛,沒有高鼻梁,沒有瓜子臉,眼睛閉著,我看不出他的眼睛是大是小,但絕對沒長出我想象中很有魅力的雙眼皮。 我曾經(jīng)以為,我生的如果是兒子,肯定很帥、很迷人,因為他會隨我(根據(jù)“兒像媽”的傳說),那樣的話,他就會長得濃眉大眼,他的眼窩會有點深,鼻頭會有點翹,嘴唇翹起會有點性感,哈哈,充分自戀一下。可是,我的幻想從看到豆子的那一刻起就破滅了。當(dāng)豆子醒來,欣然張開雙眼時,我不禁一驚:我的天,好小的眼睛……真的像豆子,而且是綠豆。 縱使豆子的五官還沒長開,還是有無數(shù)參觀者發(fā)出由衷的感嘆:真像爸爸啊!他們倆簡直是一個模子里倒出來的。這就可以解釋為什么豆爸接過豆子時會喜極而泣了,那么像自己的一個小人被制造出來,真切地感受到血脈相承,多么有成就感! 好了,不說豆子的壞話了,他剛出生時的確不好看,但我可以證實,兒大十八變,越變越好看。 我呢,是新手媽媽,對母親的角色很陌生。我仔細地端詳豆子,想確認他是我兒子,想從他的臉上找出跟我相關(guān)的信息。可是他瞧也不瞧我一眼,一直睡,一直睡,睡得天昏地暗,眉頭微皺,小手握拳。他偶爾醒來時,只睜一只眼,發(fā)現(xiàn)我在小推車旁打量他,就有點漫不經(jīng)心、有點傲氣地斜我一眼,仿佛知道我從此就是他的隨從。豆子長得不太像我,對我又這么不待見,而且剖宮產(chǎn)手術(shù)后的前幾天我不能抱他,所以我對他很難產(chǎn)生傳說中的那種愛不釋手的感覺。 盡管豆子不太理睬我,但他非常需要我,我也要盡到一個母親的責(zé)任。我敞開胸懷,歡迎豆子來吃奶。我**次強烈地體會到我當(dāng)媽了!新生的小豆子軟軟的、小小的,他依偎在我懷里,激起了我天賦的母性。因為傷口的原因,我只能側(cè)著喂他。我躺在他旁邊,努力把乳頭往他嘴里遞,豆子小口小口但很賣力地嘬著,我們就這樣連接在一起了。 這種感覺真的很神奇。我認為,嬰兒是在用他的小嘴嘬媽媽心中那扇門的鎖眼,他一邊嘬一邊在心里默念“芝麻開門”,門就被打開了,嘩嘩,淌出一股溫?zé)岬孽r奶。作為媽媽的我剛看到跟隨了自己30年的乳頭開始滴奶時,**感覺居然是不好意思,我的羞澀還伴隨著一絲驚詫,這身體真神奇啊,要什么出什么,這是怎么產(chǎn)生的呢?我思考了一下,便開竅了——這是愛的力量啊! 摟著小豆子,我心里蕩漾著柔情,還滋生出了些許驕傲,這是我兒子。 當(dāng)然,當(dāng)媽的感覺不只有驕傲和滿足。豆子出生的第3天,我終于有機會單獨和小豆子共處一室,我卻感到了一絲恐懼。 那時,豆子的外婆外公出去用餐,豆爸還沒來。只有我一個人在病房里,哦不,還有小豆子。他很安靜地躺在小推車里,閉著眼睛做他的春秋大夢。病房里很安靜,一絲恐懼爬上我心頭,萬一豆子這個時候醒了,我該怎么辦?!我連抱他都不會,他那么柔軟,怎么抱?!他要是哭了,我怎么收場?我在心里默默祈禱:“天靈靈,地靈靈,豆子不要醒,要醒也等你外婆回來再醒。”還好,豆子的外婆外公很快就回來了,警報解除。我不知道這種怕單獨和兒子待在一起的感受別人有沒有過,但它留在了我心底。 愛之初體驗很復(fù)雜,兒子來了,一切才開始。 心理師爸爸的分析:為補償分離,寶寶需要一個“足夠好的媽媽” 分離的感受,是寶寶來到人世后**時間出現(xiàn)的心理感受,這注
資深心理師育兒手記(0~3歲) 作者簡介
胡慎之 知名關(guān)系心理學(xué)家,從事心理咨詢長達二十余年,《蔡康永的201堂情商課》《馬東的職場B計劃》首席專業(yè)顧問;入選“2017年中國心理學(xué)最有影響力50人”;曾任CCTV《心理訪談》特邀嘉賓、 湖南衛(wèi)視《變形計》特邀心理顧問、《奇葩說》知識合伙人、《家庭教育指導(dǎo)師》教材副主編。 著有《高情商溝通術(shù)》《如果父愛缺席》等書。 曾路 豆媽,兒童心理工作者。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隨園食單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與地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xué)概述
- >
經(jīng)典常談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