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長沙走馬樓三國孫吳簡牘官文書整理與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78567
- 條形碼:9787520378567 ; 978-7-5203-7856-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長沙走馬樓三國孫吳簡牘官文書整理與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完成于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發現25年之后,這批簡牘的保護、整理工作已臨近尾聲,但研究工作,尤其是圍繞其中刊布較晚的官文書的整理研究,還任重而道遠。 本書對吳簡的整理與研究,也將為新時期長沙、湖南乃至全國范圍內古井簡牘的整理與研究提供借鑒,具有應用價值。
長沙走馬樓三國孫吳簡牘官文書整理與研究 內容簡介
秦漢魏晉時代,簡牘文書行政是國家維系官僚體制和基層控制的有效手段,借助20世紀來出土簡牘,秦漢各行政層級的文書均得呈現。而文獻不足征,學界對三國時期的地方行政與公文所知甚少。 《長沙走馬樓三國孫吳簡牘官文書整理與研究》利用出土數量非常多的三國文獻(長沙走馬樓吳簡),探討孫吳縣級機構的公文樣態與文書行政。 吳簡出土時受擾亂,《長沙走馬樓三國孫吳簡牘官文書整理與研究》運用古文書學手段,對竹簡、竹木牘官文書進行復原與集成;結合官文書與簿書,提出吳簡為臨湘侯國檔案群;解析縣級公文的類型與運轉機制,復原政務辦理程序。 《長沙走馬樓三國孫吳簡牘官文書整理與研究》具多重學術價值:在吳簡學領域,推進官文書整理及研究;在三國史領域,以自下而上的視野考察孫吳的統治秩序;在制度史領域,引入“活的制度史”理念,動態觀察文書流轉及行政過程;亦將為新時期長沙及全國古井簡牘的整理研究提供借鑒,具有應用價值。
長沙走馬樓三國孫吳簡牘官文書整理與研究 目錄
**章 三國孫吳竹木牘官文書的集成與分析
**節 吳簡中竹木牘的發現與刊布情況
第二節 竹木牘官文書集成與分析
第三節 關于木牘與竹簡的編聯問題
第二章 三國孫吳簡牘官文書性質與級別的判定
**節 吳簡基本性質早期諸說
第二節 簿書復原與級別判定
第三節 竹簡、木牘官文書行政級別解析
第四節 回應·結論與進一步的假說
第三章 三國孫吳竹簡官文書的整理與研究
**節 草刺與行書刺:兩種官文書簡性質的判定
第二節 閏月言府草刺冊的集成與分析
第三節 許迪割米案上、下行官文書簡牘集成
第四章 三國孫吳臨湘侯國的文書行政
**節 縣內文書的制作與流轉
第二節 縣與郡及其他機構文書往來
第三節 臨湘縣級官文書的運轉機制
第四節 從官文書看行政過程
結語
參考文獻
附圖
索引
后記
長沙走馬樓三國孫吳簡牘官文書整理與研究 作者簡介
徐暢,女,2014年畢業于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獲歷史學博士學位,2014至2016年在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史博士后流動站工作,現為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兼任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理事、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建設項目文化遺產與文化傳播基地研究員、浙江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出土文獻與漢唐歷史,參與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新出土及海內外散藏吐魯番文獻、大唐西市博物館藏墓志的整理;在海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經典常談
- >
自卑與超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姑媽的寶刀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