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問宋:趙宋王朝內政外交的得與失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5563160
- 條形碼:9787545563160 ; 978-7-5455-6316-0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問宋:趙宋王朝內政外交的得與失 本書特色
1.全景勾勒兩宋政治發展脈絡,客觀審視內政外交優劣得失。 興文抑武之策如何鞏固宋初的政權統治?又如何導致武功弱勢?王安石變法改善了北宋中后期積貧積弱的局面,還是加速了北宋的滅亡?……宋史專家游彪以學者嚴謹審慎的態度,精選歷史關鍵節點中的人與事,系統反思兩宋各時期內政外交的優劣得失,帶你通覽大宋三百年歷史脈絡。 2.以人寫史,以史帶論,高屋建瓴展現人物、制度和時代的深層互動。 與常見的通史寫作不同,本書作者著重描寫歷史轉折點處有血有肉的人物及其際遇,包括寇準、王安石、狄青、宋高宗、朱熹、史彌遠等,將歷史人物放置在更宏大的時空背景下進行考察,從中窺見人物、制度和時代如何有機互動和相互作用,進而塑造兩宋歷史走向。 3.權威學者寫給普通讀者的宋代政治史,兼具可讀性和嚴謹性。 宋史專家、北師大歷史學院教授游彪為大眾讀者傾心寫作的一部嚴謹、權威又好讀的宋代政治史,歷史事件、人物際遇、制度制約和時代主題交相輝映,既有可靠生動的精彩敘事,又不乏發人深省的史識洞見。
問宋:趙宋王朝內政外交的得與失 內容簡介
宋朝終結五代亂世后,建立了延續三百余年的政權統治。隨著各時期社會狀況的轉變,宋朝的政治既有豐富而復雜的變化,也有貫穿始終的內在延續性?傮w來說,兩宋政治表現出“外患雖不斷,但鮮有內憂”的特點,這背后有制度性的成因,但在具體的歷史事件中偶然性因素也不容忽視。 本書是宋史研究專家游彪集30年研究思考功力,為大眾讀者傾心寫作的宋代政治史通俗讀物。這不是一本追求面面俱到的綜合性宋史作品,而是采用點面結合的方式,從宋初“祖宗家法”的確立,到崖山之戰南宋滅亡,精心選取*能反映各個時期政治特點的人物和事件,寓論斷于敘事,由表及里地勾勒宋朝各時期的時代大勢、權力結構和政治主題,此外旁及學術與政治的互動,宋朝與周邊少數民族政權的關系等。作者試圖由此深入淺出地闡發各時期內政與外交的得與失,把握兩宋政治演變的內在邏輯。
問宋:趙宋王朝內政外交的得與失 目錄
序言
**章 防弊之策:宋初政局之走向與祖宗家法之確立
“先南后北”,底定帝國 / 04
政權的鞏固:“杯酒釋兵權” / 08
“宰相須用讀書人” / 14
防弊之政:“事為之防,曲為之制” / 20
天書封禪與真宗朝政局 / 25
結語 / 31
第二章 宋代士大夫的先驅:時代轉折中的寇準
年少成名:得君之專的前半生 / 38
左右天子為大忠:澶州建功 / 45
專制自矜,宦海浮沉 / 51
危身奉上,佐國遭憂 / 57
結語 / 63
第三章 興文抑武體制的殉葬品:狄青
建功西夏與無辜受責 / 70
名將的隕落:興文抑武國策下狄青的命運 / 77
結語 / 85
第四章 “掃俗學之凡陋,振弊法之因循”:王安石及其時代
富國強兵:熙寧變法的開端和主要內容 / 92
“非常相權”:王安石的權力和去位 / 106
結語 / 115
第五章 除舊布新:北宋中后期政爭的得與失
“異論相攪”的祖訓與朋黨之爭的興起 / 122
元祐更化:“以母改子”之政 / 130
“反元祐而實效之”:新黨的報復性傾軋 / 140
結語 / 146
第六章 靖康之變:藝術天才和政權的危機
錯位的天才 / 152
步入歧途的“紹述”政治 / 158
靖康之變 / 169
結語 / 179
第七章 失去天塹:北宋與遼朝、西夏王朝之鼎立
割讓燕云十六州:防御北方游牧部族地理優勢的喪失 / 186
收復燕云十六州夢想破滅:宋太祖、太宗朝宋遼和戰 / 190
澶淵之盟:宋遼間長期和平協議簽訂 / 196
聯金滅遼:一個眾說紛紜的歷史選擇 / 201
時戰時和:復雜多變的宋夏關系 / 204
結語 / 214
第八章 收拾舊山河:南宋初年的和與戰
再造王室:“嗣我朝之大統” / 220
抵御金兵:“中興十三處戰功” / 227
中興四將 / 235
結語 / 242
第九章 從恢復到偏安:宋高宗的南宋氣象
紹興和議 / 248
重回以文治武的老路:宋朝第二次收兵權 / 258
結語 / 267
第十章 太上皇—今上的政治格局:宋孝宗及其時代
父堯子舜:太上皇—今上格局的形成 / 274
太上皇與今上的權力劃分:隆興北伐與宋金和議 / 281
“有恢復之君,而無恢復之臣”——皇權受損的結果 / 287
皇權“非可共理之物”:太上皇—今上結構的悲劇結局 / 293
結語 / 304
第十一章 走向學術中心:朱熹與道學在南宋的崛起
從論學師友到自居正統:向道學權威邁進 / 310
國家政治中的道學群體 / 319
走向正統:朱熹與道學地位的提升 / 328
結語 / 332
第十二章 “天下之勢,自安以趨于!保菏窂涍h及其時代
權力的交割:從韓侂胄到史彌遠 / 338
嘉定和議及其反復 / 346
“舍昏立明”:皇權之爭波瀾再起 / 351
從聯合到交惡:宋蒙戰爭的開始 / 356
結語 / 361
第十三章 強敵壓境:南宋與蒙古的長期周旋
蒙古部族的興起與南下 / 365
端平入洛:宋蒙戰爭的開始 / 367
**次宋蒙戰爭 / 369
宋蒙釣魚城之戰 / 372
鄂州之戰與宋蒙“議和” / 376
襄樊保衛戰 / 382
結語 / 386
第十四章 亡身危國:賈似道擅權與南宋的滅亡
賈似道發家史:“不事操行”的實務型官員 / 392
虛構的“鄂州大捷”與登上權力巔峰 / 395
襄樊之戰:南宋存亡的關鍵 / 407
結語 / 416
第十五章 崖山之戰:趙宋政權的徹底覆滅
賈似道獨攬朝政 / 422
孤兒寡母的朝廷 / 427
崖山悲歌 / 439
結語 / 444
后記 / 446
問宋:趙宋王朝內政外交的得與失 作者簡介
游彪,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師從著名史學家漆俠先生和著名學者王曾瑜先生。1999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學文學部撰寫博士論文,2000年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博士學位。多年來,一直從事遼宋西夏金史研究,主要集中在宋代兵制、佛教寺院經濟、政治制度、宋儒與佛教的關系等領域。著有《宋代蔭補制度研究》《宋代寺院經濟史稿》《趙宋:十八帝王的家國天下與真實人生》《追宋:細說古典中國的黃金時代》等,已發表論文一百余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虎
- >
姑媽的寶刀
- >
隨園食單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朝聞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