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所知道的黎元洪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521048
- 條形碼:9787520521048 ; 978-7-5205-2104-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所知道的黎元洪 本書特色
本書是一部文史資料。在有關辛亥革命的浩瀚史料中,人們對于黎元洪這一重要歷史人物頗感興趣,評說不一,為此編輯出版了此書。 廣泛開展了辛亥革命歷史資料的征集、整理、研究和出版工作,人民政協各級組織為此做出了應有的貢獻。本書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盡量保留歷史當事人提供的史實,寓褒貶于史實之中。
我所知道的黎元洪 內容簡介
《我所知道的黎元洪/百年中國記憶》作者多是有關歷史事件的親歷者、當事人或見證人,如武昌起義時首先發難的工程八營總代表(起義后任鄂軍第五協統領)熊秉坤,率領清朝海軍艦隊起義的艦長湯薌銘,湖北軍政府成立后任賞敘長的李西屏、司法部部長張知本、理財部部長李作棟(春萱)以及擔任過軍政府職務的甘績熙、溫楚珩、郭寄生、萬鴻喈、晏勛甫、章裕昆等;黎元洪北上后曾擔任總統府秘書長的張國淦、副參謀總長鄧漢祥、農商總長李根源、航空廳長張紹程、黎的秘書孫啟濂、警衛李寶榮等,黎的親屬及幕僚的子女如黎的第二夫人黎本危、長子黎紹基(重光)、長女黎紹芬、外孫女徐世敏、饒漢祥之女饒詹華、徐樹錚之子徐纓、袁世凱之孫袁家賓等。他們的親身經歷和見聞,寫得具體、生動、翔實,是難得的珍貴史料,體現了人民政協文史資料“三親”的特點。 《我所知道的黎元洪/百年中國記憶》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盡量保留歷史當事人提供的史實,寓褒貶于史實之中。我們的任務不是作歷史結論,而是為歷史研究提供具體的素材。由于某些作者的歷史地位和政治觀點的差異,其說不一甚至相悖之處在所難免,為忠于作者原意,我們未作改動。此外我們力求較全面地反映歷史。如黎氏的出身,投身水師學堂和在清朝從管輪到協統的經歷;武昌起義被推為湖北軍政府都督和北上任副總統、大總統的情景以及晚年寓居天津和從事經營活動等情況。由于有些歷史情況(如清朝時期)無法尋覓當事人,而是邀請有關學者編寫的資料,有的選擇文獻資料作為附錄供參考。
我所知道的黎元洪 目錄
大總統黎公碑
黎元洪的一生
我的父親黎元洪
我父黎元洪二三事
黎元洪外史
黎元洪傳
黎大總統面面觀
黎元洪衣錦還鄉逸
二、清朝時期的黎元洪
清朝時期的黎元洪
三、出任都督時的黎元洪
辛亥年的黎元洪
民國初年的黎元洪
醞釀黎元洪出任都督
工程營發難后的黎元洪
推定黎元洪為鄂軍都督的經過
黎元洪決心參加軍政府
黎都督首次訓話
黎元洪兩次致函薩鎮冰
黎元洪與清軍的一次秘密通話
黎元洪葛店之行和我奉命購槍械的經過
從讓黎元洪到逼黎元洪
關于黎元洪的幾件事
黎都督二三事
民社成立與黎、袁勾結
黎元洪誣殺張振武始末記
討袁中的黎元洪
改進團的成立、活動及失敗原因
……
四、出任副總統、總統時的黎元洪
附錄
我所知道的黎元洪 節選
《我所知道的黎元洪/百年中國記憶》: 辛亥革命時,我父發往各省的通電稿,曾經很多人擬稿,其中,我父*賞識的是饒漢祥所擬的電稿。饒系清末舉人,由我父提拔,充都督府秘書,后做總統府秘書長。都督府拍往各處的電報,都出自饒手。 1913年冬,袁世凱要先父進京,并令段祺瑞到湖北督促。我父雖不愿離開武昌,迫于環境沒有辦法。到京后,全家都住在中南海瀛臺。袁世凱是大總統,我父是副總統,后又兼參政院院長,月薪5萬元。每日除散步、讀書、閱報、寫字外,無公可辦。 1914年春,袁世凱請我們一家到他家做客。袁世凱把他的兒子、女兒都叫出來,見我父親。袁說:“我們兩家要交換,你給我一個女兒做兒媳,我也給你一個。”我父說:“我先給你一個吧!”并問他要哪一個。袁表示不計較,只要是黎家的女兒就行,我父遂決定以大妹黎紹芳許配給袁的九子袁克久(鑄厚)。紹芳那年才8歲,我母對此婚事非常不滿。我父說:“沒辦法!這是政治婚姻,不然他(指袁)不會和我合作。”我母堅決不愿意,他們多年的和睦夫妻,竟因此失和,一月之內互不理睬。不久袁家來要八字合婚,我父向我母詢問,她閉口不談,后來還是由嬸母口中探聽出來的八字。訂婚時,我母不出來招待親友賓客,后經眾人一再勸解,才勉強出來應付。 袁家送來的聘禮中。吃的東西多,綢緞有幾匹,首飾有一些,聘禮不重,翡翠、珍珠、鉆石都沒有。8歲的大妹,什么也不懂,長大后對這件婚事很不滿意,精神抑郁,終日悶悶不樂。她總覺得前途無望,在南開大學預科只讀了一年就退學待在家中。我留學美國時,曾寫信勸她到國外玩玩她也不肯去。她曾要我和我父商議退婚,但我父認為既已訂婚,不能反悔,斷然拒絕。從此她更加抑郁,精神開始失常。我父去世后。袁家來催娶,1930年2月我母病故,我弟重光即請劉鐘秀(曾任先父秘書)向袁家講明“紹芳精神已不正常。是否還準備迎娶?”袁家答復是肯定要娶,并說:“婚后老九陪她玩玩就會好的。”袁鑄厚曾對我說:“我是為我的父親才答應和令妹結婚犧牲我自己的。”準備結婚時,袁克桓(即老六)請劉鐘秀對我大弟重光說:“我嫁個妹妹花了20萬。你可別小氣啊!”舊俗正式迎娶前一日,先過嫁妝,據陪嫁的女用人說:袁母當日夜間,即把陪嫁箱籠全部打開過目,認為嫁妝不豐,臉上早不悅之色,婚后一年余,袁鑄厚納妾,紹芳被送入北京瘋人院,直到解放后才病故。 袁世凱要袁、黎兩家結親的目的,是因為帝制在進行中,以姻婭關系既定,可避免我父反對,但未能如愿。當袁稱帝后,命其子袁克文(老二)親送“武義親王”金字匾到瀛臺,并謂:“遵父命給大叔道喜。”我父不受。不久,帝制派的急先鋒、籌安會梁士詒等來了,我父避到我的閨房中,淚流不止。我大驚,問他為什么?他良久不語。后謂:“他們逼我。人來了,總得見。”相見后,我父指大廳一柱說:“你們如再逼我,就撞死在這里。”梁等始離去。這是我親眼看到的。海軍總長劉冠雄,也是籌安會的人物,劉子結婚時,我父派我去道喜,在場的人都說:“親王格格來了!”(滿族稱女兒為格格)我很生氣,飯也沒吃,就走了,歸家告知我父,父謂:“可惡!” 帝制失敗,袁世凱不久死去,袁家來報喪,我父疑袁又弄陰謀詭計,不敢去吊喪,乃派我為代表前去探喪,看袁世凱是否真死了。當時我并不知個中內幕,只記得我父叫我去看看袁家有人穿孝沒有?棺材停在什么地方?我去后,見袁世凱尸體停在懷仁堂,蓋黃緞陀羅經被,還沒入殮。袁家的男女都穿孝。回報我父,始信袁世凱真死了。 袁世凱死后,某日,我父帶兩衛士到總統府后金匱石屋,去取袁世凱生前留下的總統繼任人選名單。有人(忘記是誰)提醒我父注意,怕石屋附近埋有炸彈,遭其陷害。我因好奇,跟隨在我父身后。因而遭到斥責,但我們在暗中尾隨。后見取出一紅色硬紙卷,即匆匆走回我母房中。我看到白底黑字,**名是黎元洪。我說:“**個名字是您,當然是您應該做大總統!”我父說:“副總統當然繼任大總統。” ……
- >
史學評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自卑與超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煙與鏡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