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tǒng)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回顧叢書:決戰(zhàn)華東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5080372
- 條形碼:9787205080372 ; 978-7-205-08037-2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回顧叢書:決戰(zhàn)華東 本書特色
在華東這個棋盤上,蔣介石的心腹愛將、曾血戰(zhàn)日寇的張靈甫以及國民黨軍精銳“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第74師全部被殲。蔣介石稱其“殺身成仁,為黨盡忠”,并親自撰寫祭文:“以我絕對優(yōu)勢之革命武力,竟為劣勢烏合之匪所陷害,真是空前大的損失,能不令人哀痛!”被蔣介石稱為“劣勢烏合之匪”的這些人,之后又殲滅了黃百韜及其率領的整編25師、因抗日時表現(xiàn)勇猛獲得“邱瘋子”綽號的邱清泉及其率領的整編第五軍,俘獲了在抗日戰(zhàn)爭中極其忠勇的黃維、杜聿明,全殲黃維兵團、杜聿明集團。這些將領,只以軍人的標準來衡量的話,都堪稱職業(yè)軍人的典范;國民黨當時在兵力和裝備上又均占優(yōu)勢,這些部隊也皆為精銳之師,為何*終難逃灰飛煙滅的命運? 著名軍史專家劉統(tǒng)先生依托翔實的史料、凝練的語言、恢宏的氣勢,冷靜客觀地分析了兩黨統(tǒng)帥每一步的戰(zhàn)略決策和戰(zhàn)役部署、參戰(zhàn)部隊的指揮決策和實際作戰(zhàn)情況,揭示了孟良崮、碾莊、雙堆集、陳官莊……是怎樣一個個成為國民黨的滑鐵盧的,描繪了一幅幅波瀾壯闊的血與火的戰(zhàn)爭場面,將華東決戰(zhàn)永遠定格在了歷史的畫卷上。
回顧叢書:決戰(zhàn)華東 內容簡介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國共雙方又展開了3年殊死的博斗。在華東解放戰(zhàn)場上,人民解放軍創(chuàng)造了以少勝多的光輝范例,老百姓的獨輪車推出了戰(zhàn)爭的勝利。百萬雄師強渡長江,誓將革命進行到底,插上南京“總統(tǒng)府”的紅旗,宣告了蔣家王朝的滅亡。
本書是一部詳實、權威的華東解放戰(zhàn)爭實錄,將重點解答以下幾個問題:“國軍五大主力”的五分之三,即整編七十四師、第十八軍、第五軍是如何在華東戰(zhàn)場全部被殲滅的?南京政府是如何覆滅的?人數(shù)明顯占優(yōu)勢的蔣家王朝為何在華東戰(zhàn)場全面崩潰?
回顧叢書:決戰(zhàn)華東 目錄
第1章 向北發(fā)展,向南防御
第2章 蘇中七戰(zhàn)七捷(一)
第3章 蘇中七戰(zhàn)七捷(二)
第4章 轉戰(zhàn)山東、兩淮
第5章 艱難的轉折
第6章 集中兵力宿北殲敵
第7章 魯南戰(zhàn)役:“快速縱隊”的覆滅
第8章 萊蕪大戰(zhàn)
第9章 “耍龍燈”尋戰(zhàn)機
第10章 激戰(zhàn)孟良崮
第11章 七月分兵
第12章 將戰(zhàn)爭引向蔣管區(qū)
第13章 挺進豫皖蘇
第14章 戰(zhàn)略的抉擇
第15章 豫東之戰(zhàn)
第16章 山東大反攻
第17章 攻濟打援
第18章 紅旗插上濟南城
第19章 淮海戰(zhàn)役(一)徐東大血戰(zhàn)
第20章 淮海戰(zhàn)役(二)殲滅黃維兵團
第21章 淮海戰(zhàn)役(三)風雪陳官莊
第22章 百萬雄師過大江
第23章 “紫石英”號事件
第24章 戰(zhàn)上海
回顧叢書:決戰(zhàn)華東 節(jié)選
1945年8月25日上午,延安東關機場,一架美國軍用運輸機在轟鳴聲中騰空而起,向東方飛去。
這是一次非同尋常的航行,窄小的機艙里擁擠地坐滿了二十多人。他們是來延安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各抗日根據(jù)地的代表,有劉伯承、鄧小平、陳毅、林彪、陳賡、薄一波、蕭勁光、李天佑、鄧華、陳錫聯(lián)、陳再道、宋時輪、滕代遠、張際春、楊得志等。此刻,他們都懷著急迫的心情,恨不得馬上回到各自的領導崗位。 時局變化的太快了。8月9日,蘇聯(lián)對日本宣戰(zhàn)。數(shù)十萬蘇聯(lián)紅軍以排山倒海之勢進入中國東北,向日本“關東軍”發(fā)起進攻。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平靜的延安頓時忙碌起來,黨中央領導人日夜緊張工作。毛澤東把辦公地點從他的窯洞移到棗園小禮堂,一面同各根據(jù)地領導人談話,一面揮筆疾書,起草給各地的電報和指示。小禮堂四周擺上一圈長條靠背木椅,干部們坐在那里等候毛主席的召見,受領任務。 當時中央*重視的是山東和華中根據(jù)地。山東是以八路軍115師為骨干,加上幾個分區(qū)的地方部隊,控制著魯西南、魯中、山東半島等地區(qū),由羅榮桓在那里主持。華中是新四軍活動的地區(qū),在蘇中、淮北、浙東擁有大片根據(jù)地,此時由饒漱石在主持。這兩個地區(qū)經過八年抗戰(zhàn),已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是*有利于我黨我軍大發(fā)展的地方。毛澤東的計劃是要搶在國民黨軍隊之前,指揮我軍接收日偽占領區(qū),猛烈擴大解放區(qū)。他要派*得力的干部去加強和領導那里的工作。 中央經過研究,決定派林彪去山東,讓陳毅仍然回華中。對此,林彪是非常滿意的。115師是他的老部隊,可以放手去干。而陳毅卻有幾分顧慮:他不會忘記1943年10月期間,在盱眙縣黃花塘的新四軍軍部,華中局代理書記、新四軍代政委饒漱石發(fā)起了一場對他的批判斗爭。饒漱石羅織罪名,誣陷陳毅“歷史上一貫反對毛主席”,企圖把陳毅整倒,排擠出新四軍。直到毛澤東來電要陳毅到延安出席黨的第七次代表大會,陳毅才得以脫身。但是在延安,毛澤東不愿意聽陳毅的申訴,而是要他先作自我批評。陳毅聽從了毛澤東的勸告,在整風期間進行了認真的自我檢查,在“七大”上被選為中央委員。此時,毛澤東要他回華中工作,陳毅考慮到與饒漱石的關系,坦誠相告:回華中去恐怕沒有事情做,不起作用。毛澤東說:怎么不起作用,只要你坐在那里就起作用!陳毅看毛澤東這樣說,就答應下來。為了讓陳毅能順利開展工作,毛澤東于8月26日陳毅乘飛機走后致電華中局: “陳毅同志昨日飛抵太行,轉赴華中。陳態(tài)度很好,一切問題均談通。分工:饒為書記及政委,陳為軍長及副書記,其余不變。”
回顧叢書:決戰(zhàn)華東 作者簡介
劉統(tǒng),1951年生于北京。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導師譚其驤教授。1988—2003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百科研究部研究員、《中國軍事百科全書》軍事歷史門類責任編輯。1996年被授予大校軍銜。2004年4月任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著有《北上——黨中央與張國燾斗爭紀實》《東北解放戰(zhàn)爭紀實》《中原解放戰(zhàn)爭紀實》等軍事專著。
- >
山海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朝聞道
- >
隨園食單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與地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