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從存在到演化 學生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319482
- 條形碼:9787301319482 ; 978-7-301-31948-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從存在到演化 學生版 本書特色
科學元典叢書,銷量超過100萬冊! 1. 全新改版,為中學生量身打造:精選原著精華,增加閱讀指導、擴展閱讀、思考題、閱讀筆記。 2. 贈送數字課程!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專業制作,免費聆聽“科學元典”名家系列講座。 3. 名著名譯,名家導讀:北京師范大學沈小峰教授翻譯,并指導閱讀。 4. 價廉物美,小巧精致:小32開精裝本,便于攜帶;圓脊精裝,版式舒朗,提升閱讀體驗。
從存在到演化 學生版 內容簡介
《從存在到演化》是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有名物理化學家普里戈金的經典著作。 本書分為上篇、中篇和下篇三部分。上篇包括閱讀指導,收錄了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沈小峰等人的文章,深入淺出地介紹了普里戈金的生平、《從存在到演化》的主要內容、普里戈金的科學貢獻,并為學生提供閱讀建議。中篇選取《從存在到演化》原著中具代表性的篇章節錄。下篇為學習資源和閱讀思考,包括擴展閱讀、數字課程、思考題、閱讀筆記四個部分。
從存在到演化 學生版 目錄
弁 言 / 1
上篇 閱讀指導
普里戈金的學術之路 / 3
時間的維度 / 8
普里戈金的科學貢獻 / 25
諾貝爾獎頒獎詞 / 36
中篇 從存在到演化(節選)
物理學中的時間 / 43
經典力學 / 64
量子力學 / 68
熱力學 / 75
自組織 / 109
非平衡漲落 / 143
變化的規律 / 171
不可逆性與時空結構 / 195
下篇 學習資源
擴展閱讀 / 209
數字課程 / 211
思考題 / 212
閱讀筆記 / 214
從存在到演化 學生版 節選
時間的維度 普里戈金 比利時物理化學家,1977 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本書是論述時間問題的。書名原打算定為“ 時間———被遺忘的維數”(Time, the Forgotten Dimension),這樣的書名可能會使一些讀者感到奇怪,時間不是從一開始就結合到動力學,即運動的研究中去了嗎? 時間不就是狹義相對論討論的重點嗎? 這當然是對的。但是,在動力學描述中,無論是經典力學的描述,還是量子力學的描述,引入時間的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這表現在這些方程對于時間反演t→-t 是不變的。誠然,在特殊類型的相互作用,即所謂超弱相互作用中,這種時間對稱性似乎是破缺的,但這種破缺對于本書所要討論的問題并不起作用。 時間在動力學中不過是作為一個“幾何參數”出現,達朗貝爾(d’Alembert)早在1754 年就已注意到這個特點。拉格朗日(Lagrange)走得更遠,他甚至把動力學叫作“四維幾何”,這比愛因斯坦(Einstein)和閔可夫斯基(Minkowski)的工作早了一百多年。按照這種觀點,將來和過去起著同樣的作用。組成我們宇宙的原子或粒子所沿著運動的“世界線”,也就是它們的軌道,既可以延伸到將來,也可以追蹤到過去。 這種靜止的世界觀,其根源可以追溯到西方科學的發端時期。米利都學派把所謂“原始物質”的思想和物質不滅定律聯系在一起。該學派*杰出的創始人之一泰勒斯(Thales)認為,由單一物質(如水)構成了原始物質,因而自然現象中的一切變化,例如生長和衰亡,就必然只是一些幻象而已。 物理學家和化學家都知道,過去和將來起著同樣作用的描述,并不適用于所有現象。我們可以觀察到,把兩種液體放入同一容器里,一般都會擴散成某種均勻的混合物。在這個實驗中,時間的方向就是關鍵。我們觀察到一個逐漸均勻化的過程,這時,時間的單向性就是很顯然的了,因為我們不會觀察到兩種混合在一起的液體自發地分離。但是,這類現象很久以來都被排斥在物理學的基本描述之外。一切與時間方向有關的過程都被看作一種特殊的,“不可幾”(improbable)的初始條件的效果。 我們看到,20 世紀初,這種靜止的觀點幾乎為科學界一致接受。但從那時起,我們便朝著遠離靜止觀點的方向發展了。一種動態的觀點(時間在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已在幾乎所有的科學領域中盛行。進化的概念好像成了我們認識物質世界的核心。這個概念在19 世紀就完全形成了,值得注意的是,它幾乎同時出現在物理學、生物學和社會學中,只是具有十分不同的特殊含義而已。在物理學中,它的引入是通過熱力學第二定律,即著名的熵增加定律,這個定律是本書的主題之一。 按照經典看法,熱力學第二定律表達了分子無序性的增加。正如玻耳茲曼(Boltzmann)所指出的,熱力學平衡態相當于“概率”*大的態。但在生物學和社會學中,進化概念的基本含義正好相反,它描述向更高級別的復雜性的轉變。在動力學中,時間被當作運動;在熱力學中,時間與不可逆性聯系在一起;在生物學和社會學中,時間作為歷史,我們怎樣把這些不同含義的時間相互聯系起來呢? 這顯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但是,我們生活在一個單一的世界之中。為了對我們居身的這個世界建立一個統一的觀點,我們必須找到某種方法,使我們能夠從一種描述過渡到另一種描述。 本書的基本目的之一是向讀者傳達我的一個信念:我們正經歷著一個科學革命的時期,這個時期涉及重新評估科學方法的地位和意義,這個時期有些類似于古希臘科學方法的誕生以及伽利略時代的科學思想的復興。 許多有趣的和十分重要的發現,擴大了我們的科學視野。這里僅舉幾例:基本粒子物理學中的夸克,天文學中像脈沖星那樣的奇妙天體,分子生物學的驚人進展等。這些都是我們時代的里程碑,我們的時代是一個特別富有重大發現的時代。然而,當我說到科學革命的時候,我想到的卻是另一些東西,也許是更難以捉摸的一些東西。自從西方科學興起以來,我們一直相信所謂微觀世界———分子、原子、基本粒子的“簡單性”。于是,不可逆性和進化就表現為一些幻象,這些幻象與自身簡單的客體的集體行為所具有的復雜性聯系在一起。這種簡單性的概念在歷史上曾經是西方科學的一個推動力,然而今天卻很難再維持下去了。我們所熟悉的基本粒子,就是一些復雜的客體,它們既可產生,也會衰變。如果說物理學和化學中還存在簡單性,那它不會存在于微觀模型之中。它倒是可能存在于理想化的宏觀模型中,如諧振子或二體問題的簡單運動模型。但是,如果我們用這些模型去描述大系統或非常小的系統的行為,這個 簡單性就會消失。只要我們不再相信微觀世界的簡單性,就必須重新評估時間所起的作用。于是我們就遇到了本書的主題,這個主題可以表述如下: **,不可逆過程和可逆過程一樣實在,不可逆過程同我們不得不加在時間可逆定律上的某些附加近似并不相當。 第二,不可逆過程在物質世界中起著基本的建設性的作用;它們是一些重要的相干過程的礎,這些相干過程在生物學的水準上顯現得特別清晰。 第三,不可逆性深深扎根于動力學中。人們可以說,在不可逆性開始的地方,經典力學和量子力學的基本概念(如軌道或波函數)不再是可觀察量。不可逆性并不相當于在動力學定律中引進某種附加的近似,而是相當于把動力學納入更為廣泛的形式體系中去。因此,如我們將要指出的,存在一個微觀表述,它超出經典力學和量子力學的傳統表述,明顯地揭示出不可逆過程的作用。 這種表述導致一個統一的圖景,使得我們可以在許多方面把從物理系統觀察到的和從生物系統觀察到的聯系起來。這并非意味著要把物理學和生物學都“約化”為一種單純的格式,而是要清晰地規定不同級別的描述,并為從一種描述過渡到另一種描述提供條件。 經典物理學中,幾何表象的作用是眾所周知的。經典物理學以歐幾里得幾何為基礎,相對論及其他領域的現代發展,則與幾何概念的擴展緊密相連。但是,我們這里考察的是另一個極端: 場論已被胚胎學家用來描述有關形態發生學的復雜現象。觀看描寫諸如小雞胚胎發育過程之類電影的經歷是令人難忘的,尤其對于不研究生物學的人更是如此。我們看到一個逐漸組織起來的生物空間,每個事件都在某個瞬時和某個區域進行,從而使過程的整體協調成為可能。這種生物空間是具有機能的空間,而不是一個幾何空間。標準的幾何空間,即歐幾里得空間,對于平移或旋轉是不變的。生物空間就不是這樣。在生物空間里,事件是局域于空間和時間的過程,而不是僅僅局域于軌道。我們很接近亞里士多德(Aristotle)的宇宙觀。
從存在到演化 學生版 作者簡介
普里戈金(Ilya Prigogine,1917—2003),比利時物理化學家、理論物理學家,1977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其著作以優雅明暢而著稱,有“熱力學詩人”的美譽。代表作《從存在到演化》是一部時間演化的歷史,與霍金的《時間簡史》堪稱姊妹書。 譯者簡介:沈小峰,北京師范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曾慶宏,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副總工程師。嚴士健,北京師范大學數學系教授、系主任,中國數學會副理事長。馬本堃,中國著名凝聚態理論物理學家。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北京師范大學物理系系主任。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虎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經典常談
- >
姑媽的寶刀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