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稻田土壤培肥與豐產增效耕作理論和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669193
- 條形碼:9787030669193 ; 978-7-03-066919-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稻田土壤培肥與豐產增效耕作理論和技術 內容簡介
本書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稻作區土壤培肥與豐產增效耕作技術”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主要針對我國高產稻田增產乏力、生態服務功能退化、環境質量下降等突出問題,以雙季稻、水旱兩熟、北方一熟、復合種養和再生稻5個典型稻田系統為對象,以促進作物豐產增效和環境健康協同發展為目標,開展稻田土壤培肥、耕作共性理論與關鍵技術及產品創新研究,構建了我國主要稻區土壤培肥耕作模式,并進行了示范驗證。本書重點研究了稻田肥力關鍵因子及耕作突破途徑,研發了快速培肥替代品、綠色培肥和環境友好的耕作技術,創建了適于我國主要稻田系統的綠色培肥和豐產增效耕作模式,可為我國稻田土壤培肥和豐產增效耕作提供重要的理論指導與技術支撐。本書可為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土壤學和農業生態學等專業的科研工作者、大專院校師生提供理論參考,也可為從事水稻生產、管理的專業技術人員提供實用技術借鑒。
稻田土壤培肥與豐產增效耕作理論和技術 目錄
**篇 共性理論與方法
第1章 我國主要稻田土壤肥力演變特征與機制 3
1.1 稻田土壤肥力空間變化特征 3
1.2 稻田土壤肥力時間變化特征 22
1.3 主要結論 38
參考文獻 38
第2章 稻田土壤肥力監測指標與評價方法 41
2.1 稻田土壤物理肥力 41
2.2 稻田土壤化學肥力 47
2.3 稻田土壤生物肥力 67
2.4 稻田土壤肥力評價指標與方法 82
參考文獻 101
第二篇 關鍵技術與產品
第3章 稻田土壤培肥新技術 111
3.1 稻田土壤培肥技術的演變及發展趨勢 114
3.2 稻田土壤培肥技術的創新思路與實施方案 126
3.3 稻田土壤培肥新技術的綜合效應與作用機制 137
參考文獻 186
第4章 稻田土壤耕作新技術 193
4.1 稻田土壤耕作技術的發展趨勢 193
4.2 稻田土壤耕作技術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途徑 196
4.3 秸稈全量還田的豐產增效減排耕作技術 199
4.4 秸稈全量還田下豐產增效和環境友好耕作模式 220
參考文獻 228
第5章 稻田土壤培肥新產品 233
5.1 稻田土壤培肥替代品的變化及其發展趨勢 233
5.2 稻田土壤培肥產品研制的創新思路與研制方案 234
5.3 稻田土壤培肥產品研制的工藝和技術 245
5.4 稻田土壤培肥新產品的綜合效應及作用機制 258
5.5 稻田土壤培肥新產品的應用 281
參考文獻 289
第三篇 主體模式與規程
第6章 我國稻田耕作主體模式及其演變 293
6.1 東北一熟稻田耕作模式 293
6.2 水旱兩熟稻田耕作模式 299
6.3 雙季稻稻田耕作模式 310
參考文獻 317
第7章 雙季稻稻田豐產增效耕作模式 319
7.1 雙季稻稻田土壤肥力的主要限制因子 319
7.2 雙季稻北緣區稻田土壤培肥與豐產增效耕作技術及模式 328
7.3 早秈晚粳稻區稻田土壤培肥與豐產增效耕作技術及模式 354
7.4 雙季秈稻區稻田土壤培肥與豐產增效耕作技術及模式 366
7.5 雙季稻稻田土壤培肥與豐產增效耕作模式的環境效應評價 397
參考文獻 413
第8章 稻麥兩熟稻田豐產增效耕作模式 416
8.1 稻麥兩熟稻田土壤肥力的主要限制因子 416
8.2 稻麥兩熟稻田土壤培肥關鍵技術篩選 428
8.3 稻麥兩熟稻田土壤培肥與豐產增效耕作模式 457
參考文獻 461
第9章 稻油兩熟稻田豐產增效耕作模式 463
9.1 稻油兩熟稻田土壤肥力的主要限制因子 463
9.2 稻油兩熟稻田土壤培肥關鍵技術篩選 466
9.3 稻油兩熟稻田土壤培肥與豐產增效耕作模式 496
參考文獻 505
第10章 北方一熟稻田豐產增效耕作模式 509
10.1 北方一熟稻田土壤肥力的主要限制因子 509
10.2 北方一熟稻田土壤培肥關鍵技術篩選 518
10.3 北方一熟稻田土壤培肥與豐產增效耕作模式 556
參考文獻 561
第11章 復合種養稻田豐產增效耕作模式 562
11.1 復合種養稻田土壤肥力特征及限制因子 562
11.2 復合種養稻田土壤培肥關鍵技術篩選 569
11.3 復合種養稻田土壤培肥與豐產增效耕作模式 588
11.4 復合種養稻田生態經濟效應 595
參考文獻 608
第12章 再生稻稻田豐產增效耕作模式 610
12.1 再生稻稻田土壤培肥研究進展 610
12.2 再生稻稻田土壤肥力的主要限制因子 614
12.3 再生稻稻田土壤培肥關鍵技術篩選 626
12.4 再生稻稻田土壤培肥與豐產增效耕作模式 647
參考文獻 664
稻田土壤培肥與豐產增效耕作理論和技術 作者簡介
張衛建,男,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作物耕作與生態創新團隊首席專家。1999年畢業于南京農業大學,獲得農學博士學位。2001~2003年在美國Nonh Carolina State Unjversity開展土壤生態博士后合作研究。2006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很好人才”,現為農業農村部保護性耕作專家組成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作物學組)成員,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專家,中國耕作制度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農學會立體農業分會委員和中國生態學學會農業生態專業委員會委員,世界銀行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農田生態咨詢專家,The Crop Journal副主編。
- >
月亮虎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推拿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