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古代官員考課制度史話/干部工作知識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912546
- 條形碼:9787509912546 ; 978-7-5099-1254-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古代官員考課制度史話/干部工作知識叢書 內容簡介
“有官必有課,有課必有賞罰。”考課是一種古老的社會現象。可以確切地說,有國家就有官員,有官員必有考課。本書通過對中國古代考課制度的梳理與分析,對于歷代考課制度的發展、特點、作用、影響等展開闡述。考課關系到政權的穩定和官員隊伍的優劣,所以探索考課制度的萌芽與發展,能讓我們對古人關于政權運行的思想有深切的體會,并能以之為鏡鑒指導當下。
古代官員考課制度史話/干部工作知識叢書 目錄
一、禪讓制下的“三載考績”
二、世襲制初期巡狩與命圭朝覲
三、春秋時期官員考課的變化
四、戰國時期官員考課的革新
第二篇 考課制度的建立
一、秦朝時期大一統下的考課
二、西漢時期劍指一把手的考課
三、東漢時期的上計與“舉謠言”
第三篇 考課制度的發展
一、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多樣化考課
二、隋朝時期上下結合的考課
三、唐朝時期對考課制度的創新
四、宋朝時期考課體系的形成
第四篇 考課制度的完善
一、元朝時期具有時代特點的考課制度
二、明朝時期逐漸精細化的官員考課
三、清朝時期對考課制度的集成運用
結語
出版后記
古代官員考課制度史話/干部工作知識叢書 節選
《古代官員考課制度史話》: (一)御史參與考課事務的初顯 御史之官,*早見于殷墟卜辭之中,指的是記事及掌文書之官。御史設置之初并不具備監察職能,后來才兼有監察性質。到了戰國時期,監察職能則得到明顯加強。 先說中央機構。這里有一個關于喝酒的故事。戰國時期,在一次齊國舉行的宴會上,齊威王問淳于髡喝多少酒才醉,淳于髡說,喝一斗會醉,喝十斗也會醉。之所以喝一斗就醉了,是因為在大王面前喝酒,執法官站在旁邊,御史就在身后,我害怕呀!很明顯,淳于髡不敢喝酒,原因之一就是怕喝醉了出丑被御史抓住把柄。可見,齊國已在中央機構設置了御史以糾察百官。根據對史料的整理發現,當時的糾察和考課并非涇渭分明的兩個概念,由于考課的主觀裁量度很大,為防止對官員的考課流于形式,對特定官員的糾察與考課便有了很多的交叉。 地方機構也有設置御史對官員進行糾查的。不僅在政務系統,軍務系統也有御史的身影。史載,在戰斗進行時,為了準確地分辨戰功以便戰后進行獎懲,指揮作戰的將領往往會搭起一個高大的木臺,與國家派的大臣、大王派的御史一同觀望。上面說到御史的監察屬性與考課屬性交叉,這個例子便是很好的補充證明。這里的隨軍御史,在軍隊作戰時就站在“嘹望臺”上掌握作戰情況,以便戰后考功。這也成為后世帝王們派遣御史到軍隊監軍的源頭。 (二)考課方式的革新變化 一為上計制度的改進。戰國時期的列國,生產規模擴大,生產方式更加進步,國情更加復雜,上計制度也隨之進行了很大改進,甚至成為各國普遍采取的主要考課方法。上計不僅要求官員按時向君主上報所管轄部門或地區的情況,同時下級官員還要分級向上級官員上報。 上計的內容也更為翔實,包括精準到人群劃分和牲畜劃分、糧食種類劃分等方面的上計項目。上計的方法是各級官員先將一年的任務和預算分別交給上級和國君;到了年終,各級官員將自己的政績和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匯總,逐級向上遞交,分級接受考課;接下來,地方長官將這些基層官員的年終匯報和對其評判意見進行匯總,交給國君;國君拿著這些政績報告和評判意見,對比各位官員的年初預算與任務保證,以此逐級考課百官功過,并依照考課結果對其進行獎懲。 二為巡察制度進一步發展。戰國時期的巡察分為公開巡行和暗訪兩種。其中,公開巡行有監督、監察的性質。公開巡行方面,國君在春耕之后,往往會派掌管田畝與山林的官員出行到地方,代天子告訴百姓不要誤了農時;還會派出司徒等官員巡行各地,要求各地官員到轄區督促百姓農耕勞作,不要只在官府指手畫腳。可見巡行有兩個目的:一方面是加強農業生產的管理,另一方面也是考察官員政績、糾察不法,從而整飭吏治。 暗訪更凸顯考課的性質。齊威王曾派人對阿大夫和即墨大夫的職守情況進行暗訪。聽完使者的匯報之后,齊威王對即墨大夫說:你到即墨后,說你壞話的人很多。但我派人到即墨視察,發現田野開墾了,百姓吃飽了,官府里的事情處理好了,地方也有了和平安寧的跡象。這是你誠心誠意做實事而不去謀求虛名啊。因此,給了即墨大夫獎賞。又召見阿大夫說:自你到阿這個地方后,時常聽人說你好話。但我派人到阿視察,發現田野未開墾,百姓貧苦。前些時候趙國進攻甄這個地方,你未能救援。衛國奪取薛陵這個地方,你竟不知消息。你這是用錢買通我身邊的人來求取虛假榮譽啊。齊威王通過暗訪樹立了兩大典型。一是實干家即墨大夫。即墨大夫把平日的時間都用在地方治理上,沒有“公關”齊威王身邊之人,結果自己名聲不好。但是通過暗訪,齊威王發現即墨大夫“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于是大加封賞。二是“跑關系”的阿大夫。阿大夫“名聲”很好,但是齊威王通過暗訪發現此人政績差得一塌糊涂,他把精力全用在塑造形象、拉攏關系上了,自己身邊有些人得了他的好處為他說話。于是,齊威王不僅下令處決了阿大夫,連帶弄虛作假的近臣都一并處決了。所以,考課官員實際履職情況,暗訪的方式在很多時候反而更有可信度。暗訪對整飭吏治起了一定作用。 ……
- >
莉莉和章魚
- >
回憶愛瑪儂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