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新中國70年文學發展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3255122
- 條形碼:9787303255122 ; 978-7-303-25512-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中國70年文學發展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勾勒1949-2018當代文學70年來的發展圖景。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文學迎來了新的局面。從“十七年文學”到改革開放后的“新時期文學”,從80年代的“先鋒文學”、“自由文學”到當下流行的“通俗文學”、“網絡文學”,70年來文學發展的紛繁與龐雜帶給我們許多研究資源與研究空間。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純文學的回潮和文學走向何處的探索也給我們帶來了挑戰和使命。本書力求通過梳理70年來當代文學發展面貌,總結出一條屬于新中國70年文學的發展線索,呈現出新中國文學的獨特性與復雜性,尤其關照到當下的文學發展現狀,對網絡熱潮下的文學發展做出更為準確的把握與判斷。
新中國70年文學發展 目錄
**章 新中國激發的文學熱情
一、時代頌歌:新中國的文學期待
二、英雄情結:新中國的人格化投射
三、長篇史詩:新中國文學書寫的經典體式
第二章 為新中國正名的紅色經典
一、紅色經典為何經久不衰
二、紅色經典的革命合法性敘事
三、農民敘事與國家認同
四、知識分子的轉變與成長
第三章 新中國文學創作的新題材
一、作為新中國文學重要景觀的工業題材書寫
二、革命話語下民族資本家的形象重塑
三、民族政策與少數民族文學的繁榮
第四章 跨代作家的轉型
一、作家多重身份的交織
二、艱難的復出
三、沉寂者的低吟
第五章 特殊的時代與特殊的文學
一、戲何以成“樣板”
二、“艷陽天”與“金光大道”
三、地下文學的潛流
第六章 從傷痕到反思:幾代人的痛與傷
一、作為敘事前提的“文化大革命”記憶
二、“誰之罪”的追問與控訴
三、個人對歷史的責任與困惑
第七章 從文學尋根到文化探源
一、何為“尋根”與為何“尋根”
二、尋根文學的實踐創作
三、尋根意識的多個維度
四、尋根文學的價值與局限
第八章 回到文學本身
一、“先鋒派”,先鋒在哪里
二、“朦朧詩”與“后朦朧詩”的崛起
三、女性寫作:一種新的文學身份和視角
第九章 文學的“大眾化”和“經典化”
一、現代作家的當代接受
二、文學消費文化的興起與影響
三、文學經典是否走向邊緣
四、新媒體視野下的文學傳播
第十章 文學的“本土經驗”和“世界視野”
一、莫言的“撤退”
二、劉慈欣的“流浪”
三、曹文軒的“古典”
四、本土文學的海外譯介
結語
后記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隨園食單
- >
莉莉和章魚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