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這也是北京城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344081
- 條形碼:9787513344081 ; 978-7-5133-4408-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這也是北京城啊 本書特色
日本人眼中的北京城 揭開城市誕生的秘密,還原別樣的北京記憶
這也是北京城啊 內容簡介
北京這座城市經歷了怎樣的發展?金碧輝煌的故宮,藍天映照下的天壇,水光與綠色交織的頤和園,歷史悠久的萬里長城,繁華的王府井與前門一帶,載著老百姓喜怒哀樂的胡同……作者溯古及今,解讀這座蓬勃發展的魅力城市誕生的秘密。讀者可跟隨這本近期新的城市指南,踏上充滿驚奇與喜悅的發現之旅。書內有大量照片與老北京的地圖。全書書寫了日本學者眼中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北京城。除卻對各景點的介紹之外,還有一些作者自己的見解,是一個“日本人眼中的北京記憶”
這也是北京城啊 目錄
**章 圍在高墻里的城市
--探秘歷史/1
第二章 繁華街市漫步
--城市的欲望/25
第三章 天安門廣場
--古代京城的核心,現代百姓的靈魂/49
第四章 故宮的秘密
--權力的視覺化/67
第五章 身雖囿核桃,心為無限王
--從封閉的空間到無限的世界/89
第六章 什剎海及其周邊
--古都的余香/113
第七章 天壇
--祭天之所/129
第八章 水與園林
--北海公園與頤和園/147
第九章 西山腳下
--郊外風景/171
第十章 萬里長城和明十三陵
--大明文化的余暉/185
第十一章 豐富多彩的博物館
--物品與記憶/207
第十二章 曾居住在北京的名人
--城市的靈魂/235
這也是北京城啊 節選
前言 北京既是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古城,又是一個活力四射的現代都市。這里總會讓你有一些令人驚奇的新發現。 公園里,老人將鳥籠掛在樹枝上,悠然欣賞著婉轉的鳥鳴;街道上,青年麻利地用報紙包著剛出鍋的油條,一邊蹬自行車一邊吃;街頭,夕陽時分,婦女舞蹈隊聚集起來,揮著大紅扇子跳著舞;熱鬧的菜市場里,生鮮果蔬琳瑯滿目;對我來說,在這些生活的細節里,到處能有新的發現。深秋,一個下著雨的寒冷早晨,中國美術館里舉辦著法國巴黎奧賽博物館印象畫派畫展,美術館中駐足觀賞的青年那充滿了求知欲的熱情眼神,洋溢著不同于其他任何城市的、頗具北京特色的活力。 這里的生活會隨著四季變遷,帶給人不同的感受。春天,百花齊放,吐露芬芳;夏天,槐樹枝繁葉茂,撐起一片陰涼;秋天,街頭彌漫著炒栗子和烤羊肉串的香氣;冬天,凜冽的寒風仿佛激起了人們毅然面對寒冷的勇氣。 無論是經歷數千年滄桑的古城墻,還是綠、藍、紅、黃相間的明清宮殿那閃耀著金色光芒的屋頂,又或是天壇那綠意盎然、碧水遼闊的庭院以及讓人能夠與上天直接對話的意境,再或是那以灰墻相連的靜謐胡同,穿越了漫長的歲月,向我們訴說著歷史的點滴。 本書筆者力求站在悠久歷史與現代時空相交之處,來解讀這座城市。 換個角度來看,本書也可以說是我的個人旅途記錄。我探訪此地時,你并不在,因此,我才能通過游記,向你講述我所看到的這座城市的故事。 1978年,我初次到訪北京時,曾被馬路上的自行車洪流深深震撼;如今馬路依舊,但自行車早已換成了汽車。當年,人們身著深藍色或灰色中山裝,里面的襯衫或罩衫的樣式在衣領處若隱若現,小心地顯露出主人的個性;如今人人穿著全球化的服飾。這城市面貌變化之大,遠遠超出我的想象,讓我頗感困惑。不過,我想,把我親歷的那段時光以及那時的感受與驚奇如實記錄下來,應是*好的辦法。畢竟,我的親身經歷,是那一刻真實存在過的事實。
這也是北京城啊 作者簡介
春名徹,1935年出生于東京,1959年畢業于東京大學文學部東洋史學科,專攻東亞地域史。著有《日本音吉漂流記》(晶文社),譯有《紫禁城的黃昏》(共譯,巖波文庫)等。
- >
回憶愛瑪儂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