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科學裝懂指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828588
- 條形碼:9787516828588 ; 978-7-5168-2858-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科學裝懂指南 本書特色
1.科學并不枯燥,其實也可以很有意思。本書能讓你成在各種場合都能夸夸其談,成為全場的焦點,即便是不懂裝懂。
2. 用趣味的方式解讀科學知識,同時也提供了準確擊中科學核心的“知識快感”。是適合青少年的科學指南。
3.如果對系統地學習科學感到有負擔的話,那就讀一讀這本《科學裝懂指南》吧,雖然顯得不太正經,但知識水平毫不遜色!
4.風趣幽默的語言,探討人與科學、日常生活與科學、歷史與科學、好奇與科學之間的連接。
5.不用讀專著,不用查百度,只需翻翻這本書,科學知識裝進肚。
科學裝懂指南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科普類圖書,提起“科學”,大多部分人想到的都是嚴肅難懂并令人頭疼的形象,但是,作為人氣科學傳播者,本書作者軌道運用潮流和感性來加工科學內容,專注于將科學變得“有趣”,但也不會忽略科學的真正意義。
本書在以科學方式分析虛擬貨幣、減肥、戀愛等這些讀者熟悉主題的同時,還涉及希格斯、黑洞、量子力學等硬性科學概念,讓讀者們不論何種主題都能輕松有趣地享受并了解其中隱藏的深層科學概念,讓人體會到科學是容易輕松且令人興奮的東西。
科學裝懂指南 目錄
1 對未知充滿好奇
酒,喝出你的故事:酒精的科學
來一次深海熱泉的旅行吧:深海的科學
初見黑洞:黑洞的科學
如果與過去的你相遇:時間旅行的科學
那里面有罪犯:死亡的科學
2 益于人生實戰的故事
看見遠處騎單車的那個她(他):戀愛的科學
你從未做過選擇:自由意志的科學
只喝水身體也能保持能量:減肥的科學
太古時期的吃播是這樣開始的:馴養的科學
3 電影般的現實,現實般的電影
存在某物種的確切證據:外星人的科學
現今那些不以為然的事:人工智能的科學
為什么我們迷戀超級英雄:突變的科學
不讓讀的文章中必有緣由:鬼神的科學
世界不滅之法:地球滅亡的科學
4 **的科學涵養,不知道就是你的損失
嘗試用炸雞貨幣點個外賣吧:數字貨幣的科學
弱者的逆襲:引力的科學
房間從窗明幾凈到變臟的過程:希格斯的科學
被稱為垃圾的資格:宇宙垃圾的科學
探訪美食店的報告書:飲食的科學
不死貓的誕生:量子力學
科學裝懂指南 節選
酒, 喝出你的故事 酒精的科學 如今,任何快樂都變成了悲傷。
每杯葡萄酒都有毒。
獨處,
獨自一人沒有你,
事先沒想到沒有你會那么痛。
——赫爾曼·黑塞《沒有你》 簡單來說,酒對身體不好。心情好的時候喝酒,可能對身體產生副作用,經歷了離別的痛苦后喝酒當然就更不
好了。但酒真的對身體有害嗎?哪種程度的飲酒是恰當的 呢?以下這則警告語中也并未涉及。 警告:過量飲酒會引起肝硬化、肝癌,提高駕駛 及工作時的事故發生率,另外,還會引發酒精中毒。 我們喜歡的酒和酒精的主要成分相同,即“乙醇”。 當然,包含我在內的很多科學家們都愛好喝酒。但這并不意味著在實驗室里打開酒精燈蓋就可以咕咚咕咚地喝。 因為酒精燈里摻入了甲醇,若一不小心喝了進去,內臟便會像被福爾馬林溶液浸泡一樣。因為甲醇氧化會產生 甲醛,福爾馬林溶液就是一種含有甲醛的消毒劑、防腐劑、 殺蟲劑。 乙醇——進入肝臟分解——產生乙醛——使得腦對機體的控制產生異常
甲醇——進入肝臟分解——產生甲醛——失明或死亡 若酒精燈中是濃度為 100% 的乙醇,也未嘗不可,而且可以稀釋過后拿來飲用,那為何又要在里面加入甲醇呢?這是因為通過正常流通渠道銷售的酒類都是要交稅的,而如果將實驗室里大量的乙醇用水稀釋后用作飲用酒銷售的話,則會影響酒類的正規流通渠道。實驗材料總不能和酒一起征稅吧!為了不讓實驗室用的免稅的乙醇被隨意飲用,因而摻入了甲醇。這雖說有些不近人情,但可以避免在酒類合法流通過程中可能導致的各種問題,因而稱得上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有一個“過度飲酒人變狗”的故事,它是從何而來呢?為了弄清它,我們必須來重點談一談乙醇。
乙醇的化學式是 C2H5OH,分子模型如圖所示。我們喝的酒中的乙醇分子的形狀就像狗一樣,因而就產生了“變
成狗”的說法。現在的寵物狗其實是數萬年前由狼馴化而來的,隨意說“人變狗”終究是不太好的。(事實上,醉酒人的行為同狗相比更像是瘋狂地搖晃胳膊和腿的充氣娃娃。)希望大家僅把它簡單當作理工實驗室里的幽默吧! 與狗相似的乙醇分子模型圖 我們偶爾會看到這樣的報道:某位百歲老人長壽的秘訣是規律飲酒。據吉尼斯世界紀錄記載,讓娜·卡爾門(1875-1997,享年 122 歲)是截至 1997 年*長壽的人。她午餐時,必須喝一杯葡萄酒。這位奶奶將自己居住了90多年的公寓賣給了一位律師,并訂下了不一次性結款,而是需要律師每個月支付她生活費,直到她去世,死后再無
償把公寓贈送給律師的條款。但結果是律師先一步去世,而她又活了超過 30 年,而律師的遺孀必須繼續支付她生活費。這些年支付的錢早已超過了公寓價格的兩倍。卡爾門奶奶能預想到這樣的結果嗎?這偶然的生財之道大概與
她每天喝的葡萄酒息息相關吧!
而今,各類研究甚至為了健康生活而提倡飲酒。法國人將健康歸結于喝葡萄酒的這一悖論 a 也在四處傳揚。*
近,在美國圣地亞哥大學甚至出現了酒喝得越多大腦越健康的言論。研究結果顯示,每天喝三杯烈酒的人活到85歲都不會得老年癡呆癥。我們可能還不知道,市面上有很多類似于寫著“包含 14 種有機物的健康果蔬”的飲品,其實是加入了小麥成分的“一日烈酒”。從這個角度上看,那些長期不喝酒的人反而*有可能成為無法控制自身的傻瓜吧!
法國人的悖論涉及“白藜蘆醇”a 這一物質。葡萄皮和葡萄籽中就含有豐富的白藜蘆醇。與水相比白藜蘆醇更易溶于酒,所以在紅酒中大量存在。另外,通過動物實驗已經證實了白藜蘆醇具有抗氧化的功效。不過要想顯著地看到它的這一功效,每天需要喝至少 30 瓶葡萄酒才行。雖然不知道每日飲用一兩杯葡萄酒對保持健康究竟有多大的幫助,但你首先產生的無論如何都要喝酒的想法,就是酒給你的答案。
科學裝懂指南 作者簡介
軌道,韓國人,是一位年輕的科學交流工作者,畢業于延世大學天文宇宙系并在同校研究院進修,后在首爾天文研究院工作,現在正在為科學文化打造多種平臺。曾擔任過青瓦臺科學技術領域政策咨詢委員、首爾藝術大學客座教授,以這些經驗為基礎,經常思考大眾想要的科學到底是什么。目前以人工衛星軌道相關的藝名,參加了第一個科學脫口秀,同時也是活動了長達四年的官方廣播電臺AfreecaTV《光放TV》、新概念科學博客《科長昌》、youtube科學頻道《不可思議的科學》等。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