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從放牛娃到院士 中國超聲點擊領域的開拓者趙淳生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271355
- 條形碼:9787569271355 ; 978-7-5692-7135-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從放牛娃到院士 中國超聲點擊領域的開拓者趙淳生 本書特色
本書是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趙淳生院士為傳主的人物傳記。書中講述趙淳生院士長期從事振動工程技術和應用研究,在振動模態參數識別、多點激振和測量技術、機械故障診斷技術、電動式激振器設計與應用等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本書情節敘述鮮活生動、感人至深,語言質樸,讓讀者通過這本書了解到一位科學家的奮斗經歷、奉獻精神和不屈不撓的品格。
從放牛娃到院士 中國超聲點擊領域的開拓者趙淳生 內容簡介
趙淳生院士用自己的行動,讓“立德”與“立言”有機統一,并以此證明了自己對黨的忠誠和熱愛,證明自己無愧于黨員的稱號,始終保持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用自己*卓著的成就,*大限度地實現科技報國的理想;用自己的言行,證明自己無愧黨的培養,無愧為中國當代優秀知識分子。 本書以平鋪直敘的手法,以時間先后為順序,用大量翔實、生動的細節,分別從家事、求學、事業有成、戰勝兩次癌魔、艱辛的創業之路和科學家的家國情懷等七個方面,展現了趙淳生院士不畏艱苦、孜孜以求,從少年時代開始一直到今天為攀登科學高峰,堅忍不拔、勇于探索的奮斗之路。
從放牛娃到院士 中國超聲點擊領域的開拓者趙淳生 目錄
衡山那個地方
“新趙氏孤兒”的祖父輩
奶奶只識“天下為公”四字
家境尚好的母親
一個特殊的家庭
“放牛娃”苦難的童年
苦孩子的愛與恨
頑皮的少年
青梅竹馬的愛情
中年喪女之痛
第二篇 求學
胖先生的啟蒙
挑擔糧食去上學
高中被選拔為留蘇預備生
大二就搞起了科研
31604全國紅旗班的班長
成為張阿舟得意的弟子
46歲獲法國博士學位
第三篇 事業有成
研制出國內首臺電動式激振器
開拓超聲電機新天地
南航土生土長的院士
超聲電機讓“嫦娥三號”輕裝上陣
活躍在國際學術交流的舞臺
首部英文學術專著出版
沖擊國家重點實驗室
三次獲得國家科技發明獎
人生若干個**
第四篇 兩次戰勝癌魔
首次發現肺癌
在重大疾病面前
新發現胃癌
與死神擦肩而過時
頻頻發生的家庭分歧
要命,也要超聲電機!
第五篇 艱辛的創業之路
從“小作坊”起步
**次創業失敗
重新創業
第三次合作上當
將Q董事長告上法庭
科技強國強軍之夢
引留管理和技術骨干
艱難的歷程
再一次重新起航
第六篇 為師之艱
為每個學生指出發展方向
處處為學生著想
被學生所傷
助人為樂成為習慣
面對學生學術造假
帶好博士就不能講人情
第七篇 科學家的家國情懷
為了民族工業的騰飛
突破日本的技術封鎖
每一件事都要做到極致
學習和傳播科學精神
甩掉“野蠻人”帽子的決心
始終懷有強烈的夢想與渴望
捐款十六萬元回報社會和家鄉
心里始終裝著國家
把不可能的事變成可能
人生中的“兩會”
永遠前行在奮斗的路上
后記 靈魂開花的姿態
從放牛娃到院士 中國超聲點擊領域的開拓者趙淳生 節選
**篇家事 ① 衡山那個地方 本書主人公姓“趙”,名“淳生”,1938年11月生,系湖南省衡山縣白果鎮瓦鋪村人。在中國人眼里,故土總是那么重要。而湖南一衡山一白果鎮作為故土,從出生到走出家門,趙淳生在那兒整整生活了十八年之久,因此,是個不得不說的地方。 首先,得說說湖南。 從地理資源看,湖南有三湘四水。特定的地理位置,決定了特定的自然環境,帶來了特定的文化現象,這三者融合的地域文化,*終對生活其中的人影響甚大。正可謂,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方水土塑造一方人。所以,湖南人就有湖南人的性格,東北人就有東北人的性情。 將湖南地域文化論述得*到位的是國學大師錢基博。他這樣分析湖南地理位置、自然環境對湖湘文化的影響: 湖南之為省,北阻大江,南薄五嶺,西接黔蜀,群苗所萃,蓋四塞之國。其他水少而山多,重山疊嶺,灘河峻激,而舟車不易為交通。頑石赭土,地質剛堅,而民性多流于倔強,以故風氣錮塞,常不為中原人文所沾被。抑自風氣自創,能別于中原人物以獨立,人杰地靈,大儒迭起,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宏識孤懷,涵今茹古,罔不有獨立自由之思想,有堅強不磨之志節。湛深古學而能自辟蹊徑,不為古學所囿。義以淑群,行必厲己,以開一代學風,蓋地理使之然也。 以上文字提煉出湖南人“倔強、獨立、堅強、厲己、宏識、孤懷、創新”諸多特點,與湖南“頑石赭土,地質剛堅”有著直接關系。“水少而山多,重山疊嶺,灘河峻激”,造成其地方風氣錮塞,抑亦風氣自創。所以,他們獨立又創新、宏識又孤懷。從古至今,具有鮮明的“獨立自由之思想,堅強不磨之志節”,并且“義以淑群,行必厲己”。這使得湖南“人杰地靈,大儒迭起”,并且“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遠的不說,近代涌現出的杰出人物,比如偉大領袖毛澤東,以及劉少奇、彭德懷、賀龍、羅榮桓、任弼時等,都是響當當的湖南人士,正可謂,“惟楚有才,于斯為盛”。 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的湖南人,他們說話聲音響亮,行事麻利,胸懷坦蕩,正氣浩然,一具有一股豪氣沖天的果敢以及無所畏懼的銳氣;他們說話算數,喜歡一馬當先;他們仰慕強者,不喜歡俯首稱臣;他們扶持弱者,不懼強者,愛打抱不平。 趙淳生也不例外。他嗓音粗,嗓門又大,無論走到哪兒,人未到而聲先至。平時,他只要一進辦公大樓,就連三樓的人也能聽到他的談笑聲。而且,說話像掃機關槍似的,這句還沒結束,下旬就冒了出來。他做事極其麻利,從不拖拉,事業心、責任心強,每個階段都能做出成績來。尤其,他胸懷坦蕩,從不隱瞞自己的觀點,更不會當面一套、背后一套,而是直截了當,一吐為快。對他來講,任何事情都可以擺到桌面上來,從來只對事不對人,犯了錯誤只要承認并改正了就是好同志。因此,他對同志從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仇恨。不過,由于脾氣急躁,有時,在沒有把問題弄清楚的情況下,常常急于下結論,結果老問題未解決,新矛盾又出現了,不僅影響工作效率,也影響自己與周圍同事的團結。所以,趙淳生又是湖南人中既典型、又特別的一位,格外引人注目。 地域不僅對人的性情有影響,對人的成長、成才,甚至成功也有著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生長在湖南農村的趙淳生,湖南地域賦予他“獨立又創新…‘宏識又孤懷”以及“堅強不磨之志節”的稟賦與性情,是他*終成為科學家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也有人用“刀剛火辣”對湖南人進行了總結,并歸納出11個特點。這11個特點是: (1)質樸,務實而不務虛; (2)倔強,又謂“霸蠻”,頭撞南墻也不回; (3)傲岸,不拘細行瑣德; (4)吃苦耐勞,如同騾子負重遠行; (5)堅韌執著,屢敗屢戰,不勝不歸,打脫牙齒和血吞; (6)剛健,勇于任事,銳意進取,敢為天下先; (7)自信,天降大任,舍我其誰,當仁不讓; (8)好學,雖武將亦能折節讀書,求知欲旺盛;、 (9)任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疾惡如仇,鋤強扶弱; (10)特立獨行,具有獨立自由的思想和堅強不磨的志節,喜歡別出心裁,標新立異; (11)不怕死,不要命,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在*無退路時,可以舍生忘死。 以上這些特點,在本書主人公趙淳生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 比如“質樸”“務實”“吃苦耐勞”,是他一以貫之的品質。剛上大學那年,學校發了一套棉衣,他整個大學期間都穿它過冬,里面既沒有毛衣,也沒有秋衣,空蕩蕩的。由于穿的年頭多了,兩層布里的棉花都滾成了球,根本起不到保暖的作用,但他始終沒有向學校再申請一套。直到畢業留校的那個寒假,未婚妻王鳳英來南京看他,實在看不下去了,便把棉襖拆了,將里面的棉花球撕散,再續上一層新棉花。穿上“新襖”的那一刻,年輕的趙淳生一臉的滿足:“翻新一下,真的格外暖和了!” 1998年去日本開會,為了節省經費,他舍不得花錢住酒店,就找到熟悉的留學生,睡在人家
從放牛娃到院士 中國超聲點擊領域的開拓者趙淳生 作者簡介
于媚,女,1964年生,現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報主編。1986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機制造專業畢業留校任學生輔導員,1989年獲“航空航天部優秀教師”稱號。1993年從事校報工作至今,先后出版《月亮臉》《囈語春秋》《筆墨春秋》《大學校報:理念與實踐》《大學之思》《從放牛娃到院士》等書籍,涵蓋新聞、文學、編輯、大學文化等多個學科領域;參與編輯、撰寫的書籍10多部;在社會媒體發表各類文章2000多篇次,涉及消息、通訊、言論、報告文學、散文、傳記等多種體裁;獲各類好新聞獎200多項;多次獲“江蘇省校報先進個人”“國防科工委新聞宣傳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2018年獲“江蘇省高校校報突出貢獻獎”。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姑媽的寶刀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