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中國滅絕與再發現植物手繪圖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2301537
- 條形碼:9787572301537 ; 978-7-5723-0153-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滅絕與再發現植物手繪圖鑒 內容簡介
本書重點展示中國52種被評估為滅絕等級的植物種類, 是目前記載中國滅絕植物種類*多的名錄。每種植物均有黑白與彩色兩種風格的科學繪畫作品, 分別代表著紀念和希望。該書生動簡練地記述其形態特征、發現歷史、滅絕因素、所屬類群、再發現信息以及保護措施等。
中國滅絕與再發現植物手繪圖鑒 目錄
序言
前言
1.茶馬古道上的隱士:擬短月蘚
2.變幻莫測的雨林精靈:毛葉蕨
3.著生于巖縫的綠針:針葉蕨
4.深藏“華西雨屏”的珍寶:光葉蕨
5.撲朔迷離的孤鴻:尾羽假毛蕨
6.與植物學家捉迷藏:厚葉實蕨
7.構建中國的空中花園:爪哇舌蕨
8.幾經鑒定方得正名:銀毛肋毛蕨
9.一叢碧草兩縷愁:云貴牙蕨
10.美麗非凡又異常堅韌:黑柄三叉蕨
11.消失在樹梢上的風景:十字假瘤蕨
12.其貌不揚的珍寶:緣生穴子蕨
13.日漸式微的高山美人:絨葉含笑
14.白馬嶺上的待解之謎:尖花藤
15.八桂山上的遺珍:寧明瓊楠
16.川東山林的絕響:華鎣潤楠
17.驚艷回歸的水中仙子:水菜花
18.留下*后的倩影:擬纖細茨藻
19.湖中的神秘之花:高山眼子菜
20.熱帶雨林中的攀緣者:吊羅薯蕷
21.綻放在腐葉中的幽靈:中華白玉簪
22.重回故里的綠美人:單花百合
23.石縫中的袖珍蘭花:蒙自石豆蘭
24.重新定名的寶島名蘭:日月潭羊耳蒜
25.黯然消逝的香蘭:單花美冠蘭
26.重燃希望的火焰:峨眉帶唇蘭
27.蘭花家族的拇指姑娘:南川盆距蘭
28.藏身苗圃的異草:華南蜘蛛抱蛋
29.農田里的姜科珍寶:細莪術
30.消失在山野的佳果:倒心葉野木瓜
31.翹在水中的綠尾巴:四蕊狐尾藻
32.消失風中的綠影:柳州胡頹子
33.*后的江灘部落:鄂西鼠李
34.消失在雨林的稀有樹種:閉殼問
35.鹽沼中的美人樹:鹽樺
36.重歸雨林的紅粉佳人:保亭秋海棠
37.消失八十年的國寶:爪耳木
38.開在水中的鳳仙花:水角
39.轉危為安的良木:云南藏欖
40.飄零海外的山嶺少女:枯魯杜鵑
41.痛失家園的寶島名花:烏來杜鵑
42.獨立山林的冰美人:小溪洞杜鵑
43.悄然遠去的林中仙子:圓果苣苔
44.藥圃中的藍色精靈:焰苞報春苣苔
45.消失的高山風鈴:小葉瀾滄豆腐柴
46.重獲新名的植物:塔序豆腐柴
47.無處尋訪的高原紅:干生鈴子香
48.細雨山間故人來:喜雨草
49.蜀身毒道望故鄉:矮馬先蒿
50.四海為家的《詩經》植物:龍潭荇菜
51.引人深思的珍草:小葉橐吾
52.歷久彌新的植物傳奇:三七
人與植物的靈犀
參考文獻
中國滅絕與再發現植物手繪圖鑒 作者簡介
孫英寶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第四代植物科學繪畫家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王文采院士學術秘書 中國科學院科普大講堂創建者 北京大學出版社自然學校校長 浙江大學特聘客座講師 博物與自然教育研究學者 博物精品繪創立者 北京市海淀區第四實驗小學“智慧生態小學”科普教育總設計師 “科學不一定是晦澀難懂、枯燥乏味的。我會用科學與藝術相結合、智慧多用而通俗有效的自然科普教育方法,引領大家走進大自然、熱愛大自然、學習大自然,用智慧與生命去感悟大自然、保護大自然!” 孫英寶師從中國科學院植物分類學家王文采院士,23年潛心從事植物分類學、形態學研究與植物科學繪畫,通過科學與藝術結合的科學繪畫將植物形態特征、生長特點與生存智慧完美表達,創作植物科學繪畫作品近10000幅。2013年,他創作的3幅作品被美國匹茨堡卡內基梅隆大學博物館收藏,2017年作品《西紅花》被意大利前總理馬西莫·達萊馬收藏。 孫英寶對植物科學有深入研究,在國內植物學研究的核心期刊發表文章9篇,參加和主編植物科學與自然教育著作15部,并開創性地提出“植物的智慧”科學教育思想和“植物科學繪畫+自然教學法”的自然教育方法論,主導編寫了“植物科學繪畫+自然教學法”系列教師培訓教材、“植物三生”系列小學教材、“植物三探”系列青少年科普讀物等科普教材書籍。 孫英寶老師根據多年的植物科普和自然教育的研究,結合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實踐,2012年設計構建了以自然教育為特色的校園建設實踐研究項目——北京市海淀區第四實驗小學智慧綠色校園,2014年創建“中國科學院植物所科普大講堂自然教育基地”。他倡導以自然為師、動物為友,提倡并引導大家“用一支畫筆去認知和記錄植物的世界”,創新推出了植物科學繪畫+自然教學法(植物科學繪畫與科學、國學、博物學、本草學、文學等結合),引導大家科學、客觀、藝術、真實而完美地對自然進行觀察、研究、商討、實驗(解剖)、記錄、繪畫、總結、成果展示,從而讓大家愛上自然和保護自然,達到以科學引導、學科整合、生命影響生命的方式去進行自然教育。
- >
姑媽的寶刀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莉莉和章魚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