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幸福之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4061257
- 條形碼:9787534061257 ; 978-7-5340-6125-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幸福之路 本書特色
在本書中,羅素不依任何高深的學說,而是把一些經由他自己的經驗和觀察證實過的通情達理的意見歸納起來,制做出一張獻給讀者的方子,希望無數感到郁悶的男男女女,能夠在此找到他們的病案和逃避之法,能夠憑著適當的努力變得幸福。
幸福之路 內容簡介
《幸福之路》是英國哲學家伯特蘭·羅素所寫的一本關于生活哲理的小書。作者在書中討論了各種常見的人類所面臨的問題,如生存競爭、煩悶、疲勞、嫉妒等,并闡述了自己認為可以避免的方式,如興致、情愛、家庭、工作、閑情等。本書曉暢明白,歷來為廣大讀者所喜愛。
幸福之路 目錄
幸福之路 節選
上編 不幸福的原因 一什么使人不快樂? 動物只要不生病,有足夠的食物,便快樂了。我們覺得人類也該如此,但在近代社會里并不然,至少以大多數的情形而論。倘使你自己是不快樂的,那你大概會承認你并非一個例外的人。倘使你是快樂的,那末試問你朋友中有幾個跟你一樣。當你把朋友們檢討一番之后,你可以學學觀望氣色的藝術;平常日子里你遇到的那些人的心境,你不妨去體味體味看。英國詩人勃萊克(B1ake)(附圖一——編注)說過: 在我遇到的每張臉上都有一個標記,弱點和憂患的標記。 雖然不快樂的種類互異,但你總到處和它碰面。假定你在紐約,那是大都市中現代化到*標準的一個噦。假定你在辦雖然不快樂的種類互異,但尼總到處和它碰面。假定你在紐約,那是大都市中現代化到*標準的一個啰,假定你在辦公室公時間站在一條熱鬧的街上,或在周末站在大路上,再不然在一個夜舞會中;試把你的“自我”從腦子里丟開,讓周圍的那些陌生人一個一個地來占據你的思想,你將發現每組不同的群眾有著不同的煩惱。在上工時間的群眾身上,你可看到焦慮,過度的聚精會神,消化不良,除了斗爭以外對什么都缺少樂趣,沒有心思玩,全不覺得有他們的同胞存在。在周末的大路上,你可看到男男女女,全都景況很好,有的還很有錢,一心一意地去追逐歡娛。大家追逐時都采著同樣的速度,即是坐著慢到無可再慢的車子魚貫而行;坐車的人要看見前面的路或風景是不可能的,因為略一旁視就會闖禍;所有的車中的所有的乘客,唯一的欲望是越過旁人的車輛,而這又為了擁擠而辦不到;倘若那般有機會不自己駕駛的人,把心思移到別處去時,那末立刻有一種說不出的煩悶抓住他們,臉上印著微微懊惱的表情。一朝有一車黑人膽敢表露出真正的快樂時,他們的荒唐的行為就要引起旁人的憤慨,*后還要因為車輛出了亂子而落到警察手里:假日的享樂是違法的。 再不然,你去端相一下快樂的夜會里的群眾。大家來時都打定了主意要尋歡作樂,仿佛咬緊牙齒,決意不要在牙醫生那里大驚小怪一般。飲料和狎習,公認是歡樂的大門,所以人們趕快喝,并且竭力不去注意同伴們怎樣的可厭。飲料喝到相當的時候,男人們哭起來了,怨嘆說,他們在品格上怎樣不配受母親的疼愛。酒精對他們的作用,是替他們挑起了犯罪意識.那是在健全的時間被理性抑捺著的。 這些種類不同的不快樂,一部分是由于社會制度,一部分是由于個人心理,——當然,個人心理也大半是社會制度的產物。如何改變社會制度來增進幸福的問題,我從前已寫有專書。關于消滅戰爭,消滅經濟剝削,消滅殘忍與恐怖的教育,等等,都不是我在本書里想談的。要發現一個能避免戰爭的制度,對我們的文化確是生死攸關的問題;但這種制度決無成功之望,因為今日的人們那樣地煩悶,甚至覺得互相毀滅還不及無窮盡的挨延日子來得可怕。要是機器生產的利益,能對那般需要*切的人多少有所裨益的話,那當然應該阻止貧窮的延續;但若富翁本身就在苦惱,那末教每個人做富翁又有何用?培養殘忍與恐怖的教育是不好的,但那批本人就做了殘忍與恐怖的奴隸的人,又能有什么旁的教育可以給?以上種種考慮把我們引到個人問題上來:此時此地的男男女女,在我們這患著思鄉病的社會里,能有什么作為,可替他們或她們本身去獲取幸福?在討論這個問題時,我將集中注意在一般并不受著外界的苦難的人身上。我將假定他們有充分的收入,可以不愁吃不愁住,有充分的健康可以做普通的肉體活動。大的禍害,如兒女死盡,遭受公眾恥辱,等等,我將不加考慮。關于這些題目,當然有許多話好說,而且是挺重要的,但和我在此所要討論的屬于兩類。我的目的,是想提出一張治療日常煩悶的方子,那煩悶是文明國家內大多數人感著痛苦的,而且因為并無顯著的外因,所以更顯得無可逃避,無可忍受。我相信,這種不快樂大部分是由于錯誤的世界觀,錯誤的倫理學,錯誤的生活習慣,終于毀掉了對一般可能的“事物”的天然的興致和胃口,殊不知一切的快樂,不問是人類的或野獸的,都得以這些事物為根基。觀念和習慣等等,都是在個人權力范圍以內的,所以我愿提出若干改革的方案,憑了它們,只要你有著中等的幸運,就有獲得幸福的可能。 P1-4
幸福之路 作者簡介
伯特蘭·羅素(1872—1970),20世紀英國哲學家、數理邏輯學家、歷史學家,分析哲學的主要創始人。1890年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后兩度在該校任教,1908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羅素一生致力于探討教育、倫理、歷史、政治、婚姻、社會改革以及和平運動等問題,著述頗豐,其文字有一種獨特的幽默機智,因其“以豐富而重要的著作為倡導人道主義理想和思想自由所作的貢獻”,1950年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此外,他也是20世紀西方著名的反戰人士、和平主義社會活動家。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姑媽的寶刀
- >
回憶愛瑪儂
- >
煙與鏡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