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大國競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28156
- 條形碼:9787521728156 ; 978-7-5217-2815-6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國競合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講述中美兩個大國應該如何相互理解、和平共處、共求發展的書。該書站在歷史和文化層面,簡明解讀了中美兩國在經濟、教育、法治、民主形式、世界觀、價值觀、思維模式等方面的主要異同及分歧根源,講述了中美關系的未來走勢、挑戰和機遇。
大國競合 內容簡介
中美關系走向直接影響當今世界格局的穩定,決定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未來。如何正確認識中美兩國的異同?如何把握未來中美關系的走向? 這本書從中美兩國的歷史和文化淵源出發,對中美兩國在經濟、教育、法治、民主形式、世界觀、價值觀、思維模式等方面的異同及根源進行了客觀分析,指出中美兩國的歷史、文化和現實國情不同,存在認知偏差在所難免,因此要加強相互了解,超越認知藩籬,消弭理解赤字,尋求共同發展。
大國競合 目錄
導 論
1.背景:根植于歷史文化的治理和思維模式的要素將不會改變
2.文化:差異的主要來源
3.經濟表現:真正的戰場
4.教育體系:重要性隨著先進技術的快速發展而凸顯
5.人權與法治:美國的絕對主義與中國的相對主義
6.民主的形式:美國的選舉民主與中國的回應民意
7.世界觀與軍事:美國重民主和人權的傳播;中國重經濟利益,輕對外擴張
8.未來之路
大國競合 節選
導 論我與中國的緣分始于 35 年前的一場精神之旅。那時,我想尋找“含笑而終”的人,想從他們的生活軌跡中得到啟迪。而這段求索的旅程將我帶到了東方,讓我得以有幸邂逅道家學說和公元前6世紀老子所作的《道德經》。自那以來,我造訪了中國80余次,與數百位人士建立了聯系。其中有中國企業高管、政府部門官員、社會和經濟領域的專家,以及許多對道家學說感興趣的人。在過去35年的時間里,這些聯系和交流使我對中國留下了極佳的印象:我結識了能力卓越、學識淵博的政府官員;人們生活幸福、心態樂觀,普遍對中國所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對政府高度信任,對國家歷史和文化有深刻認識,并對家庭、國家和人民的命運充滿強烈的責任感。在過去多年中,我就中國歷史、哲學和文學進行了廣泛的閱讀,其中包括許多西方作者關于中國的著作。我也密切關注西方媒體關于中國的報道和社論,特別是《紐約時報》《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經濟學人》等。我發現,雖然有些作者的確了解中國,比如托馬斯·弗里德曼、亨利·基辛格和漢克·保爾森等,但我在閱讀中所看到的關于中國的描述和我從個人經歷中認識的中國并不一致。在一些作者的筆下,中國環境污染嚴重,經濟發展依賴不公平貿易和貨幣貶值,缺乏創新。我試圖發掘這種“脫節”背后的根源,而本書就是我探索的產物。首先,我要說明的是,本書的重點是核心敘事,除了基于我在中國的個人經歷和印象之外,還吸取了來源廣泛的各種觀點。我盡了*大努力,使本書觀點公允、邏輯清晰并和基本事實一致。我的**步工作是挖掘美國和中國的治理、經濟和社會模式的基本特征和動力。**個結論是,它們在很多核心維度上都是迥異的,而這些差異很大程度上根植于兩國的歷史和文化。美國模式可被描述為:● 個人主義● 理想化● 二元論:對/錯,贏家/輸家● 國內政府角色*小化● 選舉民主制● 基于資本主義自由企業和開放市場的經濟模式● 絕對人權● 認為美國應在全球廣泛推行民主和人權以上特征反映了美國早期移民的意愿。他們正是由于經濟社會底層的機會制約與人權和信仰自由的匱乏而逃離了歐洲。自美利堅合眾國成立以來,其一直享有相對良性的發展環境:外部威脅較少、邊境安全、自然資源豐富。中國模式可被描述為:● 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強有力的中央政府● 基于共識的決策,與公司治理模式類似● 民主政權,政府及時回應人民呼聲● 領導人的選拔基于賢能制● 集體主義,即家庭和社會的集體福祉比個人更重要● 高度務實而非理想主義的思維模式——更強調結果而不是“對錯”● 適度但不斷增長的抱負,其動力是國家的經濟利益和領土完整為了對這些差異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本書探討了它們的一些主要根源及其影響。總的結論是,中美彼此誤解的一個主要根源是,美國完全無視塑造今日中國的歷史文化,純粹從西方視角來評判中國。本書旨在通過闡釋中美兩國各自的模式和獨特的文化及歷史演變,促使兩國相互了解。對美國人來說,重新審視中國意味著需要了解中國5 000年來的發展道路和原因。相應地,中國人應該認識到美國與歐洲的分裂,以及美國開國元勛早期的決定如何塑造了現代的美國。需要強調的是,本書并不暗示任何一個國家的模式可能出現根本性變化,或不同模式有優劣之分。除了對模式的闡述之外,本書還對比了兩國在經濟表現、教育體系、人權與法治、民主的形式、世界觀和軍事角色等方面的演變。本書*后呼吁在一系列非對抗性的全球問題上進行建設性接觸——中美合作將對這些問題的解決發揮極大作用。
大國競合 作者簡介
美國知名中國事務觀察家,增進中美兩國人民相互了解的華美協進社理事會成員。致力于研究中國的歷史和文化。曾訪問中國80余次,與中國政、商、學界有廣泛的專業交流。這種獨特的經歷,使他更深入地理解中國社會,以及中美兩國的主要異同及其背后的歷史、文化淵源。 在麥肯錫工作長達46年,服務于全球金融機構。目前是麥肯錫榮休高級合伙人。 ;.;喬治華盛頓大學政治學博士,蒙特雷國際研究院國際貿易政策碩士,中歐高級譯員培訓中心碩士。十余年英漢交替傳譯和同聲傳譯經驗,歐盟口譯司認證高級會議口譯員。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經典常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