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詞體與聲情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7683407
- 條形碼:9787807683407 ; 978-7-80768-340-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詞體與聲情 本書特色
詞學大家寫給大家的詩詞鑒賞入門書,兼具學術性、普及性;中國詞學研究會副會長陳水云教授整理編選,萬字導讀詮釋夏氏成就;引你深入品讀古典詩詞之大美
詞體與聲情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在夏氏各類論著和專題論文中, 精選了既能反映其學術成就、又能兼顧知識普及的文章, 分為“談詩”“說詞體”“論詞史與詞人”“月輪樓說詞”“西溪詞話”“說詞論”六類。
詞體與聲情 目錄
導??讀 陳水云 ?? 1
談??詩
“采詩”和“賦詩” 18
東風世界話梅花 ?? 30
杜甫與高適 ?? 40
杜詩札叢 46
讀《長恨歌》 63
讀《琵琶行》 75
說蘇軾的西湖詩 ?? 83
說詞體
詞的形式 86
長短句 ?? 89
詞的分片 92
詞的轉韻 99
唐宋詞聲調淺說 ?? 103
詞調與聲情 ?? 118
詞調約例 122
填詞怎樣選調 ?? 134
宋詞用典舉例 ?? 137
填詞四說 142
釋令詞 ?? 186
說小令的結句 ?? 189
論詞史與詞人
唐宋詞敘說 ?? 200
唐宋詞發展的幾個階段及其風格 ?? 215
論韋莊詞 228
李清照詞的藝術特色 ?? 238
論陸游詞 247
辛詞論綱 259
讀辛棄疾的詞 ?? 277
論陳亮的《龍川詞》 288
姜夔的詞風 ?? 301
《楚辭》與宋詞 ?? 316
西湖與宋詞 ?? 326
月輪樓說詞
盛唐時代民間流行的曲子詞 348
敦煌曲子詞 ?? 351
中唐時代的文人詞 354
不同風格的溫(庭筠)、韋(莊)詞 ?? 358
花間詞體 364
南唐詞 ?? 367
馮延巳和歐陽修 ?? 372
范仲淹多樣風格的詞 ?? 376
漫談柳永的《雨霖鈴》和《八聲甘州》 382
蘇軾*早的一首豪放詞《江城子??密州出獵》 391
蘇軾的悼亡詞 ?? 394
蘇軾的中秋詞《水調歌頭》 397
秦觀的《踏莎行》和《鵲橋仙》 401
李清照的《醉花陰》和《聲聲慢》 405
陸游的《夜游宮??記夢寄師伯渾》 409
辛棄疾的《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411
辛棄疾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420
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 423
辛棄疾的《西江月??遣興》 426
鵝湖之會 429
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434
陳亮《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 438
高登《好事近》 442
陳維崧《南鄉子??江南雜詠》 445
陳維崧《賀新郎??纖夫詞》 448
西溪詞話
溫庭筠的小令 ?? 452
蘇軾的《江城子》 455
陸游的《鵲橋仙》 457
陸游的《卜算子??詠梅》 459
辛棄疾的農村詞 ?? 461
文及翁的西湖詞 ?? 465
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 468
“欲說還休” 471
“千峰云起” 474
李清照的豪放詞《漁家傲》 477
周邦彥的《滿庭芳》 480
談有寄托的詠物詞 484
說詞論
詞論八評 490
評李清照的《詞論》 500
談范開的《稼軒長短句序》 506
讀張炎《詞源》 508
詞體與聲情 節選
李清照的豪放詞《漁家傲》 《花間集》里兩位大作家溫庭筠和韋莊,他們的風格是不同的:溫密麗而韋疏宕。這兩種風格就是后來婉約派與豪放派的苗頭。如周邦彥等是婉約派,辛棄疾等是豪放派。 但是這兩派作家作品風格往往是不能截然分開的。豪放派作家像辛棄疾有許多婉約的作品,婉約派作家也有豪放的作品。現在舉李清照來談談。 李清照是一位可以代表婉約派的女作家,她的《聲聲慢》《醉花陰》等是大家熟悉的名作。這些詞多半寫閨情幽怨,它的風格是含蓄、委婉的。但是在她的詞作中也有一首風格特殊的《漁家傲》。這是一首豪放的詞,她用《離騷》《遠游》的感情來寫小令,不但是五代詞中所沒有的,就是北宋詞中也很少見。一位婉約派的女詞人,而能寫出這樣有氣魄的作品,確實值得我們注意。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整首詞都是描寫夢境。開頭兩句寫拂曉時候海上的景象。在李清照以前還沒有人在詞里描寫過大海。“天接云濤”兩句用“接”“轉”“舞”三個動詞,來寫海天動蕩的境界。“星河欲轉”,點出時間已近拂曉。“千帆舞”寫大風,這不是江河中的景象。 可能是因為李清照是山東人,對海的見聞比較多,所以寫得出這樣的境界。上片第三句“仿佛夢魂歸帝所”,意思是說:我原來就是天帝那兒來的人,現在又回到了天帝處所。這和蘇軾《水調歌頭》中秋詞“我欲乘風歸去”之“歸”字意義相同。“歸何處”句,著“殷勤”二字,寫出天帝的好意,引起下片換頭“我報路長嗟日暮”二句的感慨。《離騷》:“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就是李清照“路長日暮”句的出處。這句子的意思是說人世間不自由,尤其是封建時代的婦女,縱使學詩有驚人之句(“謾有”是“空有”的意思),也依然是“路長日暮”,找不到她理想的境界。末了幾句說,看大鵬已經高翔于九萬里風之上;大風呵,不住地吹吧,把我的帆船吹送到蓬萊三島去吧(“九萬里風”句用《莊子·逍遙游》,說大鵬“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扶搖,旋風;九是虛數)! 李清照是婉約派的女作家,何以能寫出這樣豪放的作品來呢?我們知道,在封建社會中,女子生活于種種束縛之下,即使像李清照那樣有高度修養和才華的女作家也不能擺脫這種命運,這無疑會使她感到煩悶和窒息。她作了兩首《臨江仙》詞,都用歐陽修的成語“庭院深深深幾許”作為起句,這很可能是借它表達她的煩悶的心情。她要求解脫,要求有廣闊的精神境界。這首詞中就充分表示她對自由的渴望,對光明的追求。但這種愿望在她生活的時代的現實生活中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她只有把它寄托于夢中虛無縹緲的神仙境界,在這境界中尋求出路。然而在那個時代,一個女子而能不安于社會給她安排的命運,大膽地提出沖破束縛、向往自由的要求,確實是很難得的。在歷史上,在封建社會的婦女群中是很少見的。 這首風格豪放的詞,意境闊大,想象豐富,確實是一首浪漫主義的好作品。出之于一位婉約派作家之手,那就是更其突出了。其所以有此成就,無疑是決定于作者的實際生活遭遇和她那種渴求沖決這種生活的思想感情;這絕不是沒有真實生活感情而故作豪語的人所能寫得出的。
詞體與聲情 作者簡介
夏承燾(1900—1986),字瞿禪,晚號瞿髯,別號夢栩生。浙江永嘉(今溫州)人。詞學家、詩詞作家、教育家。 1918 年從溫州師范學校畢業后,一直致力于詞學研究和教學。曾任浙江大學教授、浙江師范大學中文系主任、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特約研究員、中國韻文學會名譽會長、《詞學》主編等。 在詞人年譜、詞論、詞史、詞樂、詞律、詞韻以及詞籍箋校諸方面均有卓越建樹,是現代詞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被海內外譽為“一代詞宗”“詞學宗師”。 代表作有《唐宋詞人年譜》《唐宋詞論叢》《姜白石詞編年箋校》《放翁詞編年箋注》《唐宋詞欣賞》《夏承燾詞集》《天風閣學詞日記》《域外詞選》等。 陳水云,湖北武穴人,文學博士,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詞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李清照辛棄疾學會理事,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理事,主要從事詞學、明清文學、中國文學批評史研究。著有《二十世紀清詞研究史》《中國詞學的現代轉型》《清代詞學思想流變》等。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二體千字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經典常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