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運河與漕運研究·先秦兩漢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282554
- 條形碼:9787519282554 ; 978-7-5192-8255-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運河與漕運研究·先秦兩漢卷 內容簡介
本書采用史證手法對中國先秦至兩漢時期的漕運情況進行分析和研究, 共三大編, 即先秦編、西漢編和東漢編, 論述了中國先秦至兩漢時期河渠情況及漕運的發展。
中國運河與漕運研究·先秦兩漢卷 目錄
概述
**章 發展漕運的歷史原因
**節 漕運歷史溯源
第二節 漕運與運河建設
第三節 漕運成本與陸運
第二章 大禹治水與鴻溝
**節 大禹與興修河渠
第二節 鴻溝與黃淮漕運
第三節 開挖運河的功過
第三章 先秦運河建設考述
**節 吳運河建設考述
第二節 楚運河、齊運河鉤沉
第三節 秦運河建設考述
第二編 西漢編
概述
**章 西漢漕運形勢及變化
**節 擴大漕運的原因及其管理方式
第二節 關中漕渠與漕運
第三節 黃河漕運與開鑿褒斜道
第二章 關中、河東河渠與漕運之法
**節 關中與河東河渠建設
第二節 白渠、鄭國渠與漕運
第三節 成國渠與關中漕運
第三章 西漢屯田及漕運之法
**節 朔方、河西屯田與省漕
第二節 漢武帝軍屯與漕運之法
第三節 昭宣以后的西域屯戍
第四節 趙充國屯戍與省漕
第四章 倉廩與漕倉建設
**節 漢以前倉廩制度與沿革
第二節 漢以前中原地區的漕倉
第三節 西漢倉廩建設與漕運
第三編 東漢編
概述
**章 洛陽漕運形勢與陽渠
**節 劉秀建都洛陽與漕運
第二節 陽渠與洛陽漕運
第三節 張純“堰洛”及通運
第二章 黃河漕運與恢復汴渠
**節 黃河與鴻溝漕運關系考述
第二節 王吳、王景治河及恢復汴渠
第三節 汴口漕運與石門工程
第三章 屯田與“省漕”及河渠建設
**節 東漢屯田與“省漕”
第二節 涼州、河西漕運與屯田
第三節 馬臻疏浚鏡湖及漕運
第四章 曹操興修睢陽渠與白溝
**節 睢陽渠與汴渠漕運
第二節 白溝與漕運
第三節 白溝枋頭考辨
第五章 曹操經營遼東與漕運
**節 平虜渠、泉州渠與漕運
第二節 經營遼東與河
第三節 新河的漕運功能
第六章 鄴城漕運及交通樞紐建設
**節 長明溝與灌溉及漕運
第二節 利漕渠與北方漕運
第三節 曹操屯田與漕運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中國運河與漕運研究·先秦兩漢卷 作者簡介
張強,1956年10月出生,江蘇沭陽人,文學博士,淮陰師范學院教授,南京師范大學文藝學博士生導師,蘇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生導師。在學術團體中,先后擔任中國《史記》學會副會長、中國屈原學會副會長、中國《詩經》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詩詞吟唱學會常務理事、江蘇省明清小說研究會副會長等職,并兼任《中國文學年鑒》《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等編委。長期從事中國古代文史、文藝理論、運河與漕運研究等,主持和完成多項國家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曾在《文藝研究》《文學遺產》《光明日報》(理論版、國學版)、《北京大學學報》《南京大學學報》《社會科學戰線》《江海學刊》等期刊發表論文二百余篇,論文多次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校文科學報文摘》《光明日報》以及人大報刊復印中心多種專題如《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先秦秦漢史》《歷史學》《中國哲學》《文藝學》等摘錄或全文轉載。主要著作有《桑文化原論》《司馬遷學術思想探源》《司馬遷與宗教神話》《人與自然的對話》《宇宙的寂寞——揚雄傳》《世俗歷史的真實寫照——說明清小說》《僧肇大師傳》等二十多種,多次獲江蘇省政府及江蘇省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回憶愛瑪儂
- >
史學評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