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山月記 本書特色
★ 以物哀之名,集結日本文學“三神器”。太宰治的作品在中國廣為流傳,其實當年在日本影響力巨大的作家還有中島敦和梶井基次郎,三人同為昭和時代文學殿堂的代表人物。
★ 和風花紋為底,復古書名設計,契合作者氣質。 ★ 定制主題插畫,還原經典情節,展現原著魅力。 ★ 莫言、川端康成、村上春樹力薦的天才小說家。 ★ 《山月記》多年入選日本高中國語教科書,成就中島敦“國民作家”之美譽。
山月記 內容簡介
本書是日本天才作家中島敦的精選小說集, 其中《山月記》為日本高中語文教材常選篇目。收錄《山月記》《光·風·夢》等多篇代表作。中島敦的小說多取材于中國古典故事, 獨出心裁, 文字優美, 探究人性的幽暗與自我的存在, 充滿現代特質, 深獲讀者喜愛。作者中島敦漢學造詣深厚, 創作雖多取材于中國古典文學或歷史作品, 但并不一味因循沿襲, 而是著力通過自身擅長的情感及思想重塑, 讓歷史題材在再創造中獲得新生。
山月記 目錄
李陵
名人傳
悟凈出世
悟凈嘆異
弟子
牛人
盈虛
狐憑
妖氛錄
南島譚
文字禍
山月記 節選
李徵,隴西人氏,天資聰穎且博聞強識。天寶末年,弱冠之年的他榮登龍虎榜,后調補江南尉。然而,李徵性格狷介,自視甚高,不甘心做一介小吏。不久之后,他便辭官歸隱故鄉虢略,人情往來一并斷絕,從此潛心于詩作。 在他看來,與其為小吏而奴顏婢膝于俗惡權貴面前,不如以一代詩歌大家之名流芳千古。然而,在文壇揚名并非易事,李徵的生活日漸清苦,人也愈發焦躁不安。慢慢地,他的容顏也變得瘦削,顴骨凸出,唯獨一雙眼睛還炯炯有神。當初進士及第、意氣風發的美少年形象如今已無跡可尋。 數年過后,李徵終于不堪貧苦,為了妻兒衣食生計著想,只得妥協謀職,*終做了個地方小官。與此同時,他對自身的詩作前程已近乎絕望。昔日同窗如今已升官加爵,而他卻不得不聽命于曾被自己所不齒的愚鈍官吏。可想而知,昔日的少年俊杰,如今卻是自尊心備受打擊。李徵終日怏怏不樂,狂妄不羈的性格愈來愈難以自抑。一年后,李徵奉公出差,夜宿汝水之畔,終于喪失了理智。 那日夜半時分,李徵突然臉色大變,從床上一躍而起,口中不知在喊叫著些什么,沖出門朝黑暗狂奔,一去不返。人們找遍了附近山野,均未探得他的下落。打那之后,再無人知曉李徵音訊。 第二年,有一位名叫袁傪的陳郡籍監察御史,奉旨前往嶺南,途中棲身于商於身趕路,驛站小吏勸道,前方不遠處常有食人猛虎出沒,過路人只敢在白天走這條路,如今天亮得也早,稍待片刻再走也不遲。 袁傪自恃隨行眾多,執意前行。隊伍借著殘月的微光行進至一片林中草地,草叢中突然躍出一只猛虎,眼看它即將撲到袁傪身上,不料猛虎突地轉身,隱匿回方才的草叢中去了。只聽草叢中隱隱傳來一人聲,那聲音不住地道 “好險”,袁傪聞聲只覺有幾分耳熟。驚異之中,袁傪頓時想起了這聲音出自何人,遂問道:“說話的,可是我的舊交李徵?” 原來,袁傪與李徵乃是同一年進士及第的秀才,因袁傪為人敦厚溫和,與鋒芒畢露的李徵未曾起過沖突,所以朋友甚少的李徵將袁傪視為至交好友。 一時間,草叢中沒有回應,但聞窸窸窣窣之聲,似有人在低聲啜泣。良久,只聽得那邊應聲道: “在下,正是隴西李徵。” 袁傪瞬間將恐懼拋之于腦后,下馬走近草叢,親切地敘說起闊別之情。接著,袁傪問李徵,緣何躲在草叢中而不肯出來見他。只聽李徵緩緩答道: “如今我已是異類之軀,無論如何,也不愿在昔日好友面前現出這副不堪的模樣。況且,倘若我現身,你定駭然不已,心生厭惡。然而,未曾料到今日得與舊交重逢,一時忘卻內心羞愧,憶起往昔重重,懷念不已。請你切莫嫌惡我如今的模樣,只待我如昔日的李徵,共敘舊情,可否?”
山月記 作者簡介
中島敦(1909—1942),出生于日本東京,祖父及父親都是漢儒學者。1933年,畢業于東京帝國大學文學系。曾任教于橫濱高等女子學校。1942年2月發表《山月記》等作品,在文壇嶄露頭角。《山月記》后入選日本高中國語教科書,廣為流傳。5月,《光·風·夢》發表,被推薦為芥川文學獎候補作品。同年因哮喘病發作而去世,時年三十三歲。
- >
莉莉和章魚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