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網絡文學的媒介轉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79144
- 條形碼:9787520379144 ; 978-7-5203-7914-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網絡文學的媒介轉型 本書特色
由于媒介轉型是當前文學藝術面臨的普遍性問題,本書從網絡文學的探索實踐切入,能夠為看待這一問題提供新的視角。本書將文學研究與媒介研究相結合,參考傳播學、文化產業的方法和成果,試圖探索新的研究方法。由于網絡文學本身是新媒介產物,研究者多半將其掙脫網絡媒介的種種嘗試視作倒退或歸順。本書認為在新媒介蓬勃崛起、傳統媒介勢力依然強大的環境下,文學應當在不同媒介中探索發展、變化和新生的道路。
網絡文學的媒介轉型 內容簡介
本書回顧中文網絡文學二十余年來的發展歷程, 分析其背后的推動力量及在話語權和利益爭奪中暴露出的問題。曾經被視為試驗性小眾概念的網絡文學, 如今已成為流行故事的生產者和通俗文化產業鏈的源頭, 其大眾參與的創作模式雖然眾聲喧嘩, 但也具備自我完善的可能。網絡文學引發人們有關文學本質、表現形式、創作過程和接受模式等問題的再思考, 也孕育著文學在新時代的新訴求。
網絡文學的媒介轉型 目錄
一 研究緣起及中國網絡文學研究現狀
二 媒介:網絡文學研究不可忽視的角度
**章 媒介轉型與網絡文學的發展歷程
**節 網絡文學媒介轉型的方向
第二節 新技術與媒介轉型
第三節 網絡文學媒介轉型的多向性
第二章 “**次”轉型:媒介邊界的探索
**節 “**次”的網絡神話
第二節 “**次”的示范效應
第三節 跟風繼起:網絡文學的**次紙媒轉型
第三章 早期網絡文學的多媒體形態
**節 數位詩與個人站點
第二節 電子雜志:一切皆有保障
第三節 網絡文學的多樣呈現與自然淘汰
第四章 類型化網絡小說與第二次紙媒轉型
**節 類型化網絡小說的興起
第二節 民眾的選擇及盛大的塑造
第三節 媒介交鋒與調試:網絡文學的第二次紙媒轉型
第五章 從概念到產業:媒介轉換與產業繁榮
**節 從樹下獨舞到盛大狂歡
第二節 媒介轉換與IP神話
第三節 唐家三少的“大神”之路
第六章 媒介轉型中的問題及外力導向
**節 網絡文學行業爭奪迷局
第二節 類型文學的突破困局
第三節 侵權、抄襲與文本盜獵
第四節 外部力量對網絡文學的導向
第七章 媒介轉型中的新文學訴求
**節 “作者”的變遷
第二節 網絡文學的游戲邏輯
第八章 文學經典在網絡時代的媒介轉型
**節 《紅樓夢》的網絡傳播與媒介轉型
第二節 從同人小說看《紅樓夢》的網絡接受
第九章 網絡文學的拓展
**節 網絡文學的媒介形態拓展
第二節 網絡文學的空間領域拓展
第三節 網絡文學的理性自覺與理論拓展
結語 寫在網絡文學20年之際
附錄1 賀麥曉(Michel Hockx)教授訪談錄
網絡文學研究:跨界與溝通——賀麥曉教授訪談錄
附錄2 《熱風》專題:看不見的網絡文學
引語 許苗苗
行將隱失的證詞 何平
情感的退場——網絡文學發展中關鍵詞的轉換 許苗苗
“壞”與“順從”——對網絡文學主角形象演變的一個觀察 周敏
關于網絡文學發展歷程的回顧、反思與期待 黃艷明(iceheart)
后記
網絡文學的媒介轉型 作者簡介
許苗苗,北京師范大學博士,北京市社科院副研究員,中國作協會員。曾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倫敦威斯敏斯特大學學習。在《文藝研究》、《讀書》、《光明日報》、《人民日報》、《文藝報》等多家權威報刊發表作品數十篇。出版散文集《青春小站》(1996),專著《性別視野中的網絡文學》(2004)、《大都市·小空間——寫字樓階層的誕生與新都市文化》(2011)。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并獲北京市委組織部優秀人才項目、中國作協重點扶植項目、國家留學基金委項目等多項資助。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唐代進士錄
- >
回憶愛瑪儂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