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我的精神病我的自行車和我-瘋狂的自我組織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22023
- 條形碼:9787100122023 ; 978-7-100-12202-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的精神病我的自行車和我-瘋狂的自我組織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精神科醫生,心理學專弗里茨?B.西蒙的這部目前已經再版了十多次的典范之作,出色地介紹了通往“對瘋狂的自我組織”的路徑,引導外行對“瘋狂”進行批判的、科學的思考,同時為專業人士提供一個有可能產生的新的視角。
我的精神病我的自行車和我-瘋狂的自我組織 內容簡介
本書試著就 “什么是瘋狂”這個問題去找出答案。作者將系統論的理論知識引入到了與精神疾病患者的工作中,并在書中插入了很多自我試驗的內容和實際的例子,借此把復雜的議題與實踐聯系在一起。這本書充滿大量的關于控制論、系統論以及語言哲學方面的哲學內容。
我的精神病我的自行車和我-瘋狂的自我組織 目錄
1.導論
診斷測試
“精神病”或“瘋狂”?
——找到合適的概念的困難
2.自我組織的理論模型
精神和軀體:個體的分割
部分、整體和環境
活著的系統
物體的發展及自主性
控制論的控制論
行列毛毛蟲(自我組織的試驗)
3.觀察者的角色
觀眾(針對觀察者外部視角的一個思維試驗)
運動員、帆船駕駛者、遭遇了船只失事的人(針對觀察者內部視角的幾個思維試驗)
硬的和軟的現實
一致性——描述規則與規定規則的分離
邏輯思考:一場社會游戲
用荒謬來替代一致性——理解的界限
雙重描述:自由意志和自我組織
4.人與人的交際
信息傳遞的不可能性
神經系統的自主性
系統的連接
軀體作為環境
呼叫中心和不熟悉道路的出租車司機(通過話語進行相互理解的嘗試)
5.瘋狂的思考
另一種形式的跳房子(差不多是個兒童游戲)
混亂的聯想
過多或過少的含義
瘋狂的邏輯
6.造成差異的差異
思維運動
內部或外部
必然性和可能性:“所有的都是”和“有一個”
兒童語言
作為商標的符號:不僅僅只是名稱
移置和壓縮——無意識的區分
注意力的聚焦
漂白劑(把聯想編織在一起的練習)
7.瘋狂的交際
精神科醫生和他的病人(角色扮演游戲)
家庭里的交際
雙重束縛、交際偏差和背景混雜
悖論——生活與邏輯之間的差異Ⅰ
虛擬的空間:時間、妄想和幻覺
8.感情的秩序
……在高空鋼絲繩上燃燒(愛情歌曲)
愛與恨——社會生活(生存)單元的產生和解體
快速簡化:好與壞、強與弱、主動與被動
互相對立的趨向的平衡——生活與邏輯之間的差異Ⅱ
9.瘋狂的感覺
贊同和/或反對(擲骰子游戲)
“既-又”或“既不-也不”
——互相沖突的趨向的同時性
“要么一要么”——互相沖突的趨向的非同時性
“現在”持續多久?——快與慢的節奏
10.個體化的過程
轉變(一個不可思議的故事和另一個思維試驗)
自我描述
穩定性——不造成差異的差異
“我”意味著什么?——對關系的依賴
行動或事件?——對行為者和受害者的發明
絆腳的臺階:過渡——背景轉換
瘋狂的個體化
11.家庭的現實
鱷魚的進退兩難(一個有關試圖拯救孩子的母親的故事及其變體)
能讓某人發瘋嗎?——家庭研究的難題過硬的和/或過軟的現實——心身疾病的、
躁狂抑郁癥的和精神分裂癥的模式Ⅰ
和諧和/或沖突——心身疾病的、躁狂抑郁癥的和精神分裂癥的模式Ⅱ
有權和/或無權——誰來決定,什么是正確的和真實的?
思想是自由的(18世紀的抵抗歌曲)
打開和/或關閉——愛和其他的界限侵犯
責任的悖論——對父母、孩子和/或伴侶的雙重束縛
后續說明:一個家庭=多個家庭
12.混亂和秩序——正常與瘋狂的發展公式
一條狗躡手躡腳地溜進廚房——探求根數(歌曲和計算題)
特征值、特征行為、特征結構、吸引子
活著的形式的法則或:跳房子格子的演變
混亂的含義
13.如果世界觀與世界不符——認識論的謬誤和陷阱
也許吧(一個有關馬的故事)
人孰無過——一張關于世界的不恰當看法的列表
悲劇和/或荒誕劇
禪宗公案(指向邏輯的死胡同的路牌)
注釋
(沒有)索引
關于作者
我的精神病我的自行車和我-瘋狂的自我組織 作者簡介
弗里茨·B.西蒙,醫學博士,大學教授,主修醫學和社會學,精神科醫生及精神分析師,系統式家庭治療師及組織顧問。海德堡系統式治療研究所的創始人之一。撰寫了約210篇專業論文以及21部專著,被翻譯成10語言,其中主要有:《自我意識的形成過程》(1984),《家庭治療的語言》(1984),《生活的系統》(1988),《造成差異的差異》(1988),《我的精神病、我的自行車和我》(1990),《“極端的”市場經濟》(1992),《健康的另一面》(1995),《不學習的藝術》(1997),《循環提問》(1999),《致命的沖突》(2001),《家族企業的家庭》(2002),《我們一起犯傻!?》(2004),《數代的家族企業》(2005),《系統論及構成主義導論》(2006),《系統式組織論導論》(2007)。 譯者簡介:于雪梅,德國柏林工業大學教育學博士及博士后,洪堡學者,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同濟大學教授。已譯有同一作者的另一部專著《循環提問》。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朝聞道
- >
二體千字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虎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