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紫式部日記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9157319
- 條形碼:9787229157319 ; 978-7-229-15731-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紫式部日記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文藝愛好者★日本物語文學巔峰之作《源氏物語》作者紫式部內心獨白!锴昵捌桨矔r代日本宮廷畫卷,貴族女性風雅的日常和愛戀!锊蝗蒎e過的日本文學瑰寶!锉緯杀本┩鈬Z大學張龍妹教授領銜編譯,譯文優美,作品水準高。
紫式部日記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一下五部日本平安時代才媛作品: 《紫式部日記》《蜻蛉日記》《和泉式部日記》《更級日記》《贊岐典侍日記》。
紫式部日記 目錄
叢書總序——張龍妹 ○○一
導讀——陳燕 ○○一
《蜻蛉日記》——施旻譯
上卷 ○○一
中卷 ○五六
下卷 一一四
《和泉式部日記》——張龍妹譯 一七三
《紫式部日記》——張龍妹譯 二三一
《更級日記》 ——陳燕譯三○九
《贊岐典侍日記》——徐萍譯
上 三六九
下 三九三
譯后記一——張龍妹 四三一
譯后記二——施旻 四三六
譯后記三——陳燕 四四○
譯后記四——徐萍 四四二
紫式部日記 節選
導 讀——“她”的生命記憶與自我書寫 日本平安朝才媛輩出,藤原道綱母、紫式部、和泉式部、菅原孝標女、藤原長子等多位貴族女性給后世留下了多部璀璨的文學作品!厄唑热沼洝贰蹲鲜讲咳沼洝贰逗腿讲咳沼洝贰陡壢沼洝贰顿濁涫倘沼洝返茸髌分兴涗浀纳闻c歲月印跡,讓今天的我們得以窺見一千多年前日本貴族女性的精神世界。作者們有的始終蟄居于家庭之中,大多數曾經出仕于華麗宮廷。她們內心豐富,筆觸細膩,在作品中綴織著她們對往昔歲月的回望,對情感軌跡的重溫,對自我的省察。 這些訴說著女性生命體驗的日記作品,其問世與當時藤原氏貴族掌權的攝關政治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才華出眾的作者們幾乎都來自同一個階層——地方官(國守)家庭,且彼此之間都存在某種關聯。紫式部與和泉式部都曾經侍奉過一條天皇的中宮藤原彰子,其父兄或丈夫都棲身于當時權傾一時的藤原道長的權力羽翼之下。另一方面,《蜻蛉日記》的作者藤原道綱母是《更級日記》的作者菅原孝標女的姨母,同時也是《贊岐典侍日記》的作者藤原長子的曾祖母,她們之間似乎有一種文學血脈在傳承。平安朝獨特的政治、文化土壤孕育出了這些精彩的女性日記文學作品。 《蜻蛉日記》作為平安朝女性日記文學的開山之作,繼承了《土佐日記》開創的以假名日記記錄私人生活的手法。嫉妒、不安、焦慮、憂愁——作者藤原道綱母對于內心世界毫無保留的大膽剖白是這部作品的重要特色之一。她才貌出眾,在日記里回顧了自己與攝關家的貴公子藤原兼家之間近二十一年的婚姻生活。日記建立在她對往日的回憶上,創作時的視角與感受左右了整部日記的情感基調。盡管她在作品的開頭即宣稱要書寫真實人生,但日記還是蒙上了幾分虛構的色彩。此外,作為平安朝著名女歌人之一,道綱母在日記中留下了許多出色的和歌作品。而對于自然景物等的生動描寫,也展現了她不俗的散文功力。 《紫式部日記》秉承宮廷仕女日記的傳統,為主家立言,詳實地記錄了一條天皇的中宮藤原彰子產子的過程以及種種儀式、慶典。另一方面,也延續了女性假名日記觀照自我、審視個體生命意義的特點。作者紫式部學養深厚,視野開闊,具有非凡的文學想象力與文字駕馭能力。與此同時,她還是一個心思細膩、思想深刻的敏感女性。在日記中,她不時將心中的惶惑、不安、憂慮訴諸文字,讓讀者感受到了她于藤原氏的盛世繁華中保持清醒、省察自我的冷峻目光。 《和泉式部日記》是平安朝女性日記文學中風格別具的一部作品。女主人公以第三人稱的方式進行敘述,使得作品兼具日記文學注重內省、物語文學注重虛構的雙重特點。作者和泉式部是平安朝富有個性的一位女歌人,才思敏捷,歌風奔放。在這部日記中,精彩的和歌贈答與優美的散文敘述相輔相成,字里行間洋溢著女性沉醉于戀愛之中的熾熱情感,將女性在情感左右之下,心思搖曳、患得患失的真實心態刻畫得入木三分。 《更級日記》的作者孝標女在私家集及游記等素材的基礎上,于晚年孤獨中,用文字回顧了她自十三歲至五十三歲的人生歲月。孝標女極具文藝氣質,自小喜愛物語,一生渴望“夢想照進現實”,卻終究未能如愿。日記不單純局限在個人戀愛、婚姻生活的敘述上,內容由少女時期跟隨父親從地方回到京都的途中見聞、與家人在京都的居家生活、入宮出仕期間的所聞所感、寺廟禮佛參拜散記、晚年記錄等多個部分構成,整體呈現出一種較為明快的爛漫色彩。作品中抒情與敘述交織,文筆十分清新。 而《贊岐典侍日記》的作者藤原長子既是宮廷女官典侍,又是堀川天皇的情人。在作品中,她詳實地記錄了堀川天皇病重、臨終的場景,以及堀川天皇過世之后,她奉命侍奉年幼的鳥羽天皇,卻依然對堀川天皇念念不忘的綿綿情意。藤原長子將自己與天皇共處的日日夜夜視為生命的唯一價值,在筆下塑造出了一個盡管身染重病卻依然溫柔待人、懂情趣知冷暖的天皇形象,用自己的書寫為天皇獻上了一首縈繞不止的安魂曲。這種近乎執拗的書寫在某種意義上,放大了作者與天皇共處的那段特殊時光的長度,凸顯出她與其他宮廷女官的不同分量,成為她自身生命歷程的重要印證。 如上所述,這五部女性日記文學作品擁有共同的精神、文化土壤,但也不乏各自不同的文學風格。不論宮廷仕女日記,或是個人日記,留下的都是她們對于自己生命中或悲或喜的片段的回望與思索。日記中關于她們的著裝、交友、信仰等生活各個方面的細節描述,為今天的讀者了解那個久遠的王朝時代留下了豐富的資料。她們的文字被后世奉為經典,但與此同時,在歷史上,甚至難以尋見她們的真實姓名。正如“紫式部”“和泉式部”“道綱母”等稱呼所示,她們多數依托父親、丈夫、兒子的身份而存在。值得慶幸的是,她們用假名——女性文字寫就的生命記憶,流傳至今,留下了一個個“她”或輕快或沉重的步步腳印。 如何面對情愛,怎么安放自我,平安朝貴族女性們曾經面對的精神困境與今天的現代女性別無二致。這五部平安朝女性日記文學作品的譯者均為女性,且都長期從事日本古典文學研究。每個譯者手下淬煉出的文字,都融合著各自與一千多年前的“她”之間的心靈對話。 平安朝的“她”為什么而書寫?“她”又如何得以書寫?期待讀者經由這些譯者們的文字,向“她”而行,細細端詳,慢慢品味。 ——陳燕
紫式部日記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紫式部(約973年~約1019年至1025年),日本平安時代著名女作家,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出身貴族文人世家,父兄皆善漢詩、和歌。幼時從父學習漢學,通曉音律和佛典。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源氏物語》,作品描寫人物心理細膩,文字典雅,情節曲折,被認為是世界最早的長篇小說,對往后日本文學之影響極大。另有代表作《紫式部日記》。 和泉式部(987~1048年),日本平安時期才女代表之一。她的詩歌直抒胸懷,構思奇特,充滿了新穎別致的魅力。與《枕草子》作者清少納言、《源氏物語》作者紫式部并稱平安時代的“王朝文學三才媛”。 右大將道綱母,平安時代有名的女歌人。其之所以被稱為道綱母,是因為當時平安時代婦女社會地位低下,不傳其名,而借用其子藤原道綱來稱呼。 菅原孝標之女,推斷生于1008年左右。孝標是菅原道真的玄孫。姨母是《蜻蛉日記》作者。 藤原長子(1079年左右~卒年不詳),日本平安后期女官,因其父曾任贊岐國國司而被稱為“贊岐典侍”。長子近身侍奉堀河天皇,共度八年風花雪月,一直照顧堀河天皇至臨終。之后雖又奉命出仕鳥羽天皇,但對已故堀河天皇的追憶,令長子終日來往穿梭在現實與回憶的世界中。 編者簡介: 張龍妹,1992年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日本學研究中心,1998年畢業于東京大學,獲博士(文學)學位,同年任職于北京日本學研究中心,現為該中心教授、博導。主要從事日本平安時代的女性文學研究。主要著作、編著、譯著有:《源氏物語的救濟》(風間書房)、《日本文學》(高教社)、《日本古典文學大辭典》(人民文學出版社)、《日本古典文學入門》(外研社)、《東亞的女性與佛教、文學》(勉誠社)、《男人與女人的故事》(商務印書館)、《今昔物語集》插圖本(人民文學出版社)、《日本和歌物語集》(外研社)、《東西方文化交流研究—東亞各國對基督宗教文化的接受》(世界知識出版社)等。 譯者簡介:施旻,2000年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日本學研究中心。2013年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學國際日本學專業博士課程學分修滿退學。主要以平安時代女性日記文學為研究對象。現居東京,從事翻譯等相關工作。 陳燕,福建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11年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日本學研究中心,獲博士(文學)學位。曾留學日本東京大學、御茶水女子大學,主要譯著有《夏目漱石短篇小說集》《小說枕草子—往昔??破曉時分》等。 徐萍,VHS Berlin Mitte(德國)教師。2007年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日本學研究中心,獲碩士(文學)學位,2015年畢業于日本東京大學,獲博士(文學)學位。
- >
推拿
- >
唐代進士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