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供給側視角下人民幣匯率傳遞的非對稱性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819823
- 條形碼:9787521819823 ; 978-7-5218-1982-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供給側視角下人民幣匯率傳遞的非對稱性研究 內容簡介
為了解決匯率傳遞效應的作用機理,本書對現有的匯率傳遞理論和文獻進行了詳細的梳理,并分別從匯率對價格的傳遞效應的角度(分為直接傳遞效應和間接傳遞效應),以及從匯率理論發展的角度(完全傳遞理論,不完全傳遞理論以及匯率傳遞非對稱理論)進行了理論建模。在理論模型的基礎上,本書分別匯率波動方向、匯率波動幅度和時間的角度對人民幣匯率傳遞的非對稱效應進行了實證檢驗,并詳細的分析了導致實證結果非對稱的原因。*后,本文認為較低的匯率傳遞效應為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市場化改革提供了條件,而不完全匯率傳遞研究為我國現行匯率制度的取向以及未來匯率制度的選擇提供了新的理論基礎。根據目前的結論,本書提出我國應制定合理的產業政策,提高中國在進口貿易中的話語權,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合理選擇匯率制度,向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平穩“過渡”。
供給側視角下人民幣匯率傳遞的非對稱性研究 目錄
1.1 選題背景與研究思路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
1.3 本書結構安排
第2章 匯率傳遞的文獻回顧
2.1 匯率傳遞的含義
2.2 匯率傳遞的途徑
2.3 匯率傳遞的理論演繹
2.4 匯率非對稱傳遞的實證研究
2.5 現有文獻的局限與本書的創新
第3章 理論模型
3.1 匯率傳遞的理論模型
3.2 匯率非對稱傳遞的理論模型
第4章 基于匯率波動方向的實證研究
4.1 計量模型簡介
4.2 NARDL模型
4.3 實證模型設計
4.4 數據選取與單位根檢驗
4.5 NARDL實證結果
4.6 本章小結
第5章 基于匯率波動幅度的實證研究
5.1 計量模型簡介
5.2 B樣條回歸(B-spline regression)模型
5.3 數據選取與描述性統計
5.4 單位根檢驗結果
5.5 OLS回歸結果
5.6 B樣條回歸結果
5.7 本章小結
第6章 基于時間角度的實證研究
6.1 計量模型簡介
6.2 小波分析模型
6.3 小波分析實證結果
6.4 本章小結
第7章 結論及政策建議
7.1 主要結論
7.2 政策建議
7.3 不足與后續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后記
供給側視角下人民幣匯率傳遞的非對稱性研究 作者簡介
主要學習經歷為武漢大學金融學博士,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碩士,武漢大學金融學學士。曾在香港科技大學金融系擔任助教,現工作于湖北經濟學院金融學院金融系,并擔任湖北金融發展與金融安全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莉莉和章魚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唐代進士錄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