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法律語言研究——語篇語義視角 版權信息
- ISBN:9787313237187
- 條形碼:9787313237187 ; 978-7-313-23718-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法律語言研究——語篇語義視角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前沿研究叢書”之一。本書以法律語境下使用的“法律語篇”為研究對象,通過對詞匯和語法構成的分析探究法律的內涵。本書的內容主要涉及庭審語篇、調解語篇和立法語篇,以系統功能語言學為理論基礎,充分運用語篇語義的觀點分析和解釋法律語篇中語言傳遞的意義,如概念意義、人際意義和謀篇意義。本書適用于語言學界對法律語言感興趣的師生和學者閱讀,同時適用于法律界對語言學感興趣的師生、學者和司法從業人員參考學習。
法律語言研究——語篇語義視角 目錄
**部分 理論頂天之司法話語撮要
第1章 法治社會需要語言學
1.1 引言
1.2 善惡行為與法律語言的功能
1.3 語言與“惡行”
1.4 結語
第2章 作為社會過程的法律語篇——系統功能語言學框架下的語篇語義觀
2.1 引言
2.2 社會過程及其類型
2.3 系統功能語言學社會符號觀視域下的法律語篇
2.4 附生觀與語篇語義觀/1l
2.5 作為社會過程的法律語篇的研究路徑
2.6 結語
第3章 作為社會過程的法律語篇及其謀篇語義
3.1 引言
3.2 社會語境、語言系統與法律語篇
3.3 作為社會過程的法律語篇及其謀篇語義的實現
3.4 結語
第二部分 理論頂天之適用視角擷華
第4章 作為社會過程的法律語篇及其人際語義的實現
4.1 引言
4.2 語言、語篇與社會過程
4.3 人際語義與法律語篇中的社會過程
4.4 結語
第5章 作為社會過程的法律語篇——態度紐帶與人際和諧
5.1 引言
5.2 話語建構社會關系
5.3 個體化與態度識解
5.4 結語
第6章 態度系統的范疇化問題及其拓撲應對方法
6.1 引言
6.2 態度系統范疇化問題
6.3 拓撲、意義的不確定性與范疇化的動態性
6.4 拓撲視角下態度范疇化問題的應對方法
6.5 結語
第7章 司法話語多模態研究的現狀與未來
7.1 引言
7.2 司法話語多模態研究的主要議題
7.3 司法話語多模態的研究路徑
7.4 司法話語多模態研究展望
7.5 結語
第三部分 適用立地之司法語篇辨義
第8章 《憲法》的語類研究
8.1 引言
8.2 語類理論
8.3 《憲法》的目的指向性和階段性分析
8.4 《憲法》的語言實現模式
8.5 結語
第9章 作為社會過程的法律語篇與概念意義研究——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為例
9.1 引言
9.2 概念語義相關理論
9.3 《婚姻法》的語篇語義分析
9.4 社會過程的實現
9.5 結語
第10章 漢語刑事辯護詞中態度資源的分布
10.1 引言
10.2 理論框架
10.3 漢語刑事辯護詞態度資源研究
10.4 結語
第四部分 適用立地之案例語義析理
第11章 交叉質詢雙方的語言優勢——辛普森案法庭語篇的“情態”分析
11.1 引言
11.2 理論框架
11.3 分析
11.4 討論
11.5 結語
第12章 “自首”的系統功能語言學視角
12.1 引言
12.2 分析框架
12.3 法定“自首”分析
12.4 該案“自首”分析
12.5 討論
12.6 結語
第13章 馬伯里訴麥迪遜案中的讓步研究
13.1 引言
13.2 研究目標與理論基礎
13.3 馬伯里訴麥迪遜案中的讓步分析
13.4 結語
第14章 從語言的協商功能看執法話語中的權力關系——以交通事故處理話語為例
14.1 引言
14.2 交通事故處理話語中的對話協商
14.3 交通事故處理話語中的權力關系
14.4 結語
參考文獻
索引
展開全部
法律語言研究——語篇語義視角 作者簡介
王振華,男,1959年生人。現任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馬丁適用語言學研究中心創建人、主任;外國語言文學博士后流動站負責人;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期刊評價專家。主要研究方向為語言學。
書友推薦
- >
我與地壇
- >
巴金-再思錄
- >
史學評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自卑與超越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