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晚清《尚書》學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77706
- 條形碼:9787520377706 ; 978-7-5203-7770-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晚清《尚書》學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研究的對象主要是自道光至清末的《尚書》學者及其著作, 既側重專人、專書的個案考察, 同時也力圖把握《尚書》學之流變以及時代學術之總體特征。
晚清《尚書》學研究 目錄
緒論
**章 常州學派闡發《尚書》之“微言大義”
**節 清代今文經學的學術內涵
第二節 莊、劉借《書序》闡發“微言大義”
第三節 魏源《書古微》與西漢“微言大義”
第四節 《尚書》“微言大義”之學的特點
第二章 今文學派輯考今文、考辨古文
**節 陳喬樅之《今文尚書經說考》
第二節 皮錫瑞之《尚書》學
第三節 對漢代《古文尚書》的考辨
第三章 理學復興與《尚書》學
**節 訂補蔡傳之作
第二節 理學派疏解全文之力作:《書經叵解》
第三節 《尚書》義理之闡發
第四章 《尚書》考據學的延續與發展
**節 繼踵江、王、段、孫之新注新疏
第二節 考據學之別枝
第三節 札記類諸書之校勘、訓詁學成績
第五章 衛護晚出《古文尚書》之風的興盛
**節 衛護之風興盛的原因
第二節 丹徒張崇蘭與謝庭蘭
第三節 湖北洪良品與吳光耀
第四節 其他諸家
第五節 余論
第六章 兼綜漢宋的新注新疏
**節 “漢宋兼綜”名實再審視
第二節 黃式三等人之《尚書》學難稱漢宋兼綜
第三節 戴鈞衡、姚永樸薈萃眾說
第四節 簡朝亮《尚書集注述疏》融會訓詁義理
第五節 余論
第七章 清末《尚書》學中的西學映像
**節 成本璞之《九經今義》
第二節 劉光黃之《尚書微》與《立政臆解》
第三節 李元音之《十三經西學通義》
第四節 西政為要:比附西學的重點所在
參考文獻
后記
**章 常州學派闡發《尚書》之“微言大義”
**節 清代今文經學的學術內涵
第二節 莊、劉借《書序》闡發“微言大義”
第三節 魏源《書古微》與西漢“微言大義”
第四節 《尚書》“微言大義”之學的特點
第二章 今文學派輯考今文、考辨古文
**節 陳喬樅之《今文尚書經說考》
第二節 皮錫瑞之《尚書》學
第三節 對漢代《古文尚書》的考辨
第三章 理學復興與《尚書》學
**節 訂補蔡傳之作
第二節 理學派疏解全文之力作:《書經叵解》
第三節 《尚書》義理之闡發
第四章 《尚書》考據學的延續與發展
**節 繼踵江、王、段、孫之新注新疏
第二節 考據學之別枝
第三節 札記類諸書之校勘、訓詁學成績
第五章 衛護晚出《古文尚書》之風的興盛
**節 衛護之風興盛的原因
第二節 丹徒張崇蘭與謝庭蘭
第三節 湖北洪良品與吳光耀
第四節 其他諸家
第五節 余論
第六章 兼綜漢宋的新注新疏
**節 “漢宋兼綜”名實再審視
第二節 黃式三等人之《尚書》學難稱漢宋兼綜
第三節 戴鈞衡、姚永樸薈萃眾說
第四節 簡朝亮《尚書集注述疏》融會訓詁義理
第五節 余論
第七章 清末《尚書》學中的西學映像
**節 成本璞之《九經今義》
第二節 劉光黃之《尚書微》與《立政臆解》
第三節 李元音之《十三經西學通義》
第四節 西政為要:比附西學的重點所在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晚清《尚書》學研究 作者簡介
劉德州,男,1985年生,山東汶上人,歷史學博士,江蘇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先后擔任歷史系副主任、副院長等職。曾赴臺灣“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進行為期半年的訪學。主要從事古代經學史、明清學術史的研究,在《孔子研究》《史學集刊》《天津社會科學》《中國典籍與文化》《國學季刊》《經學研究論叢》等專業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
書友推薦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推拿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唐代進士錄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