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從歷史到未來:孔子德育思想理論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738998
- 條形碼:9787511738998 ; 978-7-5117-3899-8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從歷史到未來:孔子德育思想理論研究 本書特色
新時代思想道德教育要充分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孔子德育思想理論研究是促使思想道德教育“雙創”的需要。孔子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實踐活動中形成了培養“成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根本目標,在遵循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和尚中貴和的原則下,通過學、思、行三種途徑展開對人的愛國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本書客觀地分析孔子思想道德教育理論,肯定了他將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首創較為完整的思想道德教育理論體系的歷史貢獻,理清了他的思想道德教育理論有維護等級觀念、公私德不分、不夠重視生產勞動的歷史局限性。重點揭示孔子思想道德教育理念在今天仍具有的現實啟示,促進思想道德教育返本開新,推動思想道德教育復歸人本,增強思想道德教育文化認同。
從歷史到未來:孔子德育思想理論研究 內容簡介
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善于創新。孔子思想中包含著豐富的、可資借鑒的德育目標、內容、原則與方法,是新時代德育創新發展的寶貴思想資源。本書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視角,依據文獻典籍《論語》,遵循孔子重人、愛人的邏輯線索,厘清孔子德育的理論基礎和顯著特征,主要圍繞“成.人”的德育目標,為政以德、傳道聞道、志道尚德的德育內容,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尚中貴和的德育原則,學、思、行的德育途徑和循循善誘、以身作則、里仁為美、為仁由己的德育方法等方面,對孔子德育理論進行了深入分析。結合新的實踐和時代要求,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分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當代價值,以求固德育之本,強德育之基,見德育之效。
從歷史到未來:孔子德育思想理論研究 目錄
目 錄
緒 論1
一、研究緣起及意義3
二、研究現狀與創新點11
三、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28
**章 孔子德育理論界定32
一、孔子德育的相關概念32
(一) 為政與從政33
(二) 教與教民37
(三) 現代語境下孔子德育理論的概念41
二、孔子德育理論的基礎42
(一) 天命觀42
(二) 人性觀46
(三) 中庸觀51
三、孔子德育理論的特征56
(一) 人文性與平等性相結合56
(二) 政治性與倫理性相結合57
(三) 現實性與超越性相結合60
第二章 孔子關于德育目標的論述63
一、確立德育目標的依據63
(一) 時代發展的趨勢63
(二) 對人的自覺反思80
二、以培養“成人” 為根本目標86
(一) “成人” 之提出86
(二) “成人” 之要求90
(三) “成人” 之特征104
第三章 孔子關于德育內容的論述112
一、以“為政以德” 為核心的政治教育112
(一) “為政以德” 的治國路線教育113
(二) 惠民教民的民本觀教育123
(三) 孝親報國的愛國主義教育134
二、以“傳道聞道” 為根本的思想教育137
(一) 不論鬼神的世界觀教育139
(二) 積極救世的人生觀教育146
(三) 見利思義的價值觀教育153
三、以“志道尚德” 為基礎的道德教育162
(一) 志于道據于德162
(二) 依于仁是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167
(三) “四德” 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172
從歷史到未來———孔子德育思想理論研究
第四章 孔子關于德育原則與方法的論述183
一、孔子德育原則183
(一) 堅持有教無類原則184
(二) 貫徹因材施教原則190
(三) 把握尚中貴和原則196
二、孔子德育途徑203
(一) “學” 是基本途徑204
(二) “思” 是重要途徑211
(三) “行” 是關鍵途徑221
三、孔子德育方法225
(一) 循循善誘的疏導教育法226
(二) 以身作則的榜樣教育法232
(三) 里仁為美的環境教育法238
(四) 為仁由己的自我教育法241
第五章 孔子德育理論的價值與啟示249
一、孔子德育理論的貢獻249
(一) 確立德育至上地位250
(二) 奠定了德育理論基礎252
(三) 形成了志士仁人的獨特精神254
二、孔子德育理論的局限256
(一) 維護等級觀念256
(二) 混同公德私德259
(三) 輕視生產勞動262
三、孔子德育理論的現實啟示265
(一) 促進德育返本開新266
(二) 推動德育復歸人本268
(三) 增強德育文化認同273
結 語279
參考文獻282
后 記294__
從歷史到未來:孔子德育思想理論研究 作者簡介
李麗娜,法學博士,現為北京中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主持省部級課題2項,校級課題4項,參與省部級課題5項,發表論文16余篇。
- >
煙與鏡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