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當代文學批評(問題意識與理論運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76013
- 條形碼:9787520376013 ; 978-7-5203-7601-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當代文學批評(問題意識與理論運用) 內容簡介
本書秉持歷史與審美相融合的文學批評標準, 綜合運用文學社會學和現代文藝理論批評方法, 主要對當代文學的理論問題和作家作品進行論述和闡釋, 著重分析了“人的文學”與“人民文學”在當代中國的發展態勢, 革命文藝的服務對象與形式選擇的關系問題, 路遙小說的現實主義啟蒙品質, 新世紀小說的現實與文化批判內涵, 以及現代詩的特質及其表現等, 呈現了當代文學關注社會、回護人生的人文性, 和藝術地把握現實、巧妙對話意識形態的審美精神。
當代文學批評(問題意識與理論運用) 目錄
**章 文學史視野與文學現象
一 沖突與交融:“人的文學”與“人民文學”——當代文學前后三十年關聯研究的一個考察角度
二 初始經典化:文學評價與批評眼光——來自小說排行榜的啟示
三 海南當代文學述略(1988--2008)
四 移民與本土的交融激蕩:海南文學地域性的再生成
第二章 城鄉二元體制與路遙小說
一 走出審美迷思:路遙小說的可闡釋性與路遙研究
二 城鄉分治下的困厄人生:路遙小說人生圖景解析
三 底層俊杰的自我奮斗:路遙小說的人生愿景
四 作為對應物的愛情:路遙小說的愛情模式及其人文功能”
五 《人生》的魅力:悲劇美
第三章 小說里的社會與人生
一 《太陽出世》:生命意識、責任感與人的覺醒
二 《兩位富陽姑娘》:陽光下的剝奪
三 《賣女孩的小火柴》:元小說抑或反元小說
四 《說話》:權力對人生的敗壞
五 《子在川上》:大學的權力生態及其他
第四章 現代詩的特質與作品解讀
一 現代詩的虛擬性與真實性例說
二 舒婷:驟雨中的百合花
三 《七層塔頂的黃桷樹》:以仁愛體知厄境中的生命
四 歸來的詩歌作品解讀
五 20世紀80年代青年詩歌解讀
第五章 文學理論及其應用
一 俄國形式主義:尋找批評的立足點
二 認識現代派:觀念與方法的雙重嬗變
三 文學本體的多層建構:楊春時等著《文學概論》
四 語文美育風格選擇的積極效應與局限性
五 美學視域中的敘述與描寫
后記
一 沖突與交融:“人的文學”與“人民文學”——當代文學前后三十年關聯研究的一個考察角度
二 初始經典化:文學評價與批評眼光——來自小說排行榜的啟示
三 海南當代文學述略(1988--2008)
四 移民與本土的交融激蕩:海南文學地域性的再生成
第二章 城鄉二元體制與路遙小說
一 走出審美迷思:路遙小說的可闡釋性與路遙研究
二 城鄉分治下的困厄人生:路遙小說人生圖景解析
三 底層俊杰的自我奮斗:路遙小說的人生愿景
四 作為對應物的愛情:路遙小說的愛情模式及其人文功能”
五 《人生》的魅力:悲劇美
第三章 小說里的社會與人生
一 《太陽出世》:生命意識、責任感與人的覺醒
二 《兩位富陽姑娘》:陽光下的剝奪
三 《賣女孩的小火柴》:元小說抑或反元小說
四 《說話》:權力對人生的敗壞
五 《子在川上》:大學的權力生態及其他
第四章 現代詩的特質與作品解讀
一 現代詩的虛擬性與真實性例說
二 舒婷:驟雨中的百合花
三 《七層塔頂的黃桷樹》:以仁愛體知厄境中的生命
四 歸來的詩歌作品解讀
五 20世紀80年代青年詩歌解讀
第五章 文學理論及其應用
一 俄國形式主義:尋找批評的立足點
二 認識現代派:觀念與方法的雙重嬗變
三 文學本體的多層建構:楊春時等著《文學概論》
四 語文美育風格選擇的積極效應與局限性
五 美學視域中的敘述與描寫
后記
展開全部
當代文學批評(問題意識與理論運用) 作者簡介
姜嵐,湖北浠水人,海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文藝理論研究與中國當代文學批評,在《文藝爭鳴》《文藝理論與批評》《南方文壇》《當代文壇》《小說評論》等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近30篇,合著有《虛構的力量:中國當代純文學研究》《批評的支點:當代文學與文學教育》《純文學的歷史批判》《海南當代文學史》等作品。曾獲海南省第七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論文二等獎、第三屆海南省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獎社科論文一等獎。
書友推薦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與地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山海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回憶愛瑪儂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