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清代以來湘黔鄂渝桂省際毗連區城市發展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77263
- 條形碼:9787520377263 ; 978-7-5203-7726-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清代以來湘黔鄂渝桂省際毗連區城市發展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對清代以來湘黔鄂渝桂省際毗連區的歷史演變及其城市發展變遷歷程進行了系統的梳理研究;綜合考察了該毗連區城市數量、城市經濟、城市交通、城市文化與教育、城市規劃與市政建設、城市內部功能結構、城市社會保障與社會治理、城市社會生活、人口發展與規模等級、城市分布格局與體系的演變、城鄉關系、城市發展的動力機制和制約因素、城市發展的內地化問題以及城市發展的基本特征等基本內容;并在總結清代以來該區域城市發展經驗的基礎上,對其城市發展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問題作了初步的歷史評估。
清代以來湘黔鄂渝桂省際毗連區城市發展研究 目錄
**章 湘黔鄂渝桂省際毗連區的民族變遷
**節 湘黔鄂渝桂省際毗連區民族的歷史演變
一 從“三苗”“西南夷(蠻)”到“諸苗”
二 從“藩屬疆索”到“苗界”
第二節 17世紀以來人們對湘黔鄂渝桂省際毗連區人文地理環境的歷史認知
一 國人的視界:封閉的內地邊緣
二 西人的認知:獨特的族群社會
第二章 清代湘黔鄂渝桂省際毗連區城市的發展變遷
**節 清代以前湘黔鄂渝桂省際毗連區城市的發展進程
一 城市肇興:先秦、兩漢時期城市的興起與初步發展
二 羈縻之州:唐宋時期城市的繼續發展
三 土司衛所之城:元明時期城市的進一步發展
第二節 清代前中期西南湘黔鄂渝桂省際毗連區城市的發展
一 戰亂浩劫:明末清初城市的殘破
二 城市內化:清前中期城市的恢復與發展
第三節 晚清時期湘黔鄂渝桂省際毗連區城市近代化的初步轉型
一 口岸腹地:城市傳統經濟的近代化初步轉型
二 推陳出新:城市近代文化教育的萌芽與發展
三 脫古趨近:城市社會風尚的變遷
第三章 民國時期湘黔鄂渝桂省際毗連區的城市發展
**節 民國前期城市的發展
一 傳統與近代之間:城市經濟近代化的繼續發展
二 內引外聯:城市近代交通的初步發展
三 近代文教的普及:城市文教事業的進步
四 拆建并舉:城市近代市政建設的開展
第二節 抗戰時期城市的發展與繁榮
一 戰火延燒:日機轟炸下的城市
二 戰時繁榮:城市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
三 抗戰文教:城市文教事業的快速發展
四 市制的初步實踐:近代市政的規劃與建設
第三節 抗戰結束后(1946—1949)城市的衰落
一 城市經濟的崩潰
二 城市文教事業的大幅度退步
三 城市日漸衰敗
第四章 清代以來湘黔鄂渝桂省際毗連區城市空間布局、結構與體系
**節 城市空間格局與形態的變遷
一 “率是道耳”:城市布局原則與思想
二 因地制宜:城市空間分布與內部功能結構的演變
三 因時而化:城市形態的變遷
第二節 城市數量變化與規模分析
一 設治與調整:城市數量的變化
二 有限的發展:城市規模的變遷
第三節 城市體系的變遷
一 國家主導:城市行政體系的演變
二 行政左右:城市規模等級體系的變遷
第五章 清代以來湘黔鄂渝桂省際毗連區城市的社會發展與變遷
**節 城市社會的控制與管理
一 鎮撫與治安:城市社會的管理與控制
二 教化與查禁:城市的社會思想控制
三 官民結合:城市經濟的管理模式
第二節 城市社會保障機制的演變
一 減災賑濟:城市災害的救濟
二 備荒安民:倉儲的建置與發展
三 濟貧紓困:慈善活動的廣泛開展
第三節 清代以來城市“苗漢”交流與社會變遷
一 從苗多漢少、漢多苗少到苗漢錯處:城市人口結構的演變
二 “苗變漢”“漢變苗”:兩種形態的族際交流變遷
三 從邊城到內地:城市與內地社會交流的加深
四 因時而化:城市的社會變遷
第六章 清代以來湘黔鄂渝桂省際毗連區城市發展的動力機制與制約因素
**節 城市發展的動力機制
一 政治:城市發展的主導力量
二 移民:推動城市發展的重要外部推動力
三 交通:城市發展的推進劑
第二節 城市發展的制約因素
一 地理環境:制約城市發展的主要因素
二 內耗紛爭:阻礙了城市發展內動力的積累、發展
三 鄉村落后:無法為城市發展提供足夠的推動力
第七章 清代以來湘黔鄂渝桂省際毗連區城市發展的基本特征
**節 城市發展的滯后性
第二節 城市發展的地區差異性
第三節 城市發展的民族性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清代以來湘黔鄂渝桂省際毗連區城市發展研究 作者簡介
王肇磊,湖北省潛江市人,歷史學博士,研究員,碩士生導師,中國城市史研究會理事。主要從事中國區域城市史研究。主持或參與各類科研項目近20項,其中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湖北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1項。在《武漢大學學報》《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貴州民族研究》《湖北社會科學》《藏學學刊》《城市史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出版學術著作1部。部分研究成果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中心全文轉載;曾獲得武漢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三等獎,湖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三等獎,十堰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等獎項。
- >
推拿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與地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隨園食單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