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岳南趣講大師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2208331
- 條形碼:9787572208331 ; 978-7-5722-0833-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岳南趣講大師 本書特色
★口碑巨著民國史《南渡北歸》暢銷10周年,首次推出趣味、輕裝版《岳南趣講大師》
★作者親自改編,濃縮《南渡北歸》的精華,更適合成人、孩子輕松閱讀,近距離認識民國大師
★作家富豪榜創始人吳懷堯,親筆作序推薦“我相信,青少年閱讀這部作品,會被大師們的故事感動,獲得精神成長”。 ◎一本以人物為主的趣味民國史 書中包含182個真實人物故事,涉及46位民國人物,除魯迅、錢鐘書、沈從文、梅貽琦等知名人物,還有曾昭掄、趙忠堯、董作賓等民國才子的故事。 ◎一本讓你笑完還有它用的寶藏書 每個故事,600字左右,有逗趣,也有感動,易讀、易記。不僅是認識民國大師的普及讀物,還特別適合學生用于作文素材。 ◎一本高品質的民國大師小傳 內文32幅原創手繪彩插,全書彩色印刷,內文紙采用高端、細膩90g畫萱紙,100%呈現配圖細節。
岳南趣講大師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寫民國大師的故事書。講述了魯迅、梅貽琦、沈從文、錢鐘書、錢穆、林徽因、冰心等46位民國人物,共182個真實人生故事。故事題材包括9個方面:大師的趣事、學問、風骨、友情、師生情、親情、人生選擇、人生終點以及西南聯大往事。每個故事600字左右,短小精悍,是一本趣味性更強的大師小傳。
岳南趣講大師 目錄
序言
**章 文人逸事,話不完
1 王國維“人不可貌相”002
2 魯迅的戲謔與滑稽004
3 陳寅恪進清華的隱秘006
4 閉眼上課的陳寅恪007
5 陳寅恪眼睛失明的根源008
6 章太炎到死不承認甲骨文009
7 未名湖是誰命名的010
8 胡適差點當了清華校長012
9 梅貽琦的性格013
10 梅貽琦打退堂鼓014
11 梅月涵與梅悅韓015
12 梅貽琦夫人制賣定勝糕016
13 梅貽琦典當衣服018
14 傅斯年自嘲是三等人才019
15 傅斯年幫陳寅恪躲空襲020
16 傅斯年為梁思成一家寫求助信022
17 傅斯年智斗孔祥熙024
18 傅斯年慶祝抗戰勝利026
19 聞一多的名士做派028
20 聞一多賣書換米029
21 聞一多刻章030
22 蔣夢麟寫回憶錄賺稿費032
23 劉文典怒扇農夫耳光033
24 劉文典說,不佩服者,王八蛋也034
25 林徽因改名的原因035
26 梁思成車禍之謎036
27 金岳霖忘了自己是誰037
28 金岳霖上課捉跳蚤038
29 金岳霖辦公無“公”來039
30 冰心的計較040
31 曾昭掄的傲氣042
32 曾昭掄的“傻氣”044
33 “獨腿客”留洋遇險記045
34 潘光旦吃老鼠肉046
35 陳夢家與王世襄爭奪古物047
36 手撕英漢詞典的穆旦048
第二章 大師的學問,把知識講成段子
1 陳寅恪考試出對子:孫行者052
2 楊玉環的美一開始就有政治性053
3 唐太宗李世民不是漢人054
4 陳寅恪會多少種文字055
5 傅斯年用物理學知識打架057
6 傅斯年給兒子取名有學問058
7 汪精衛為何成了漢奸059
8 劉文典神解林黛玉、薛寶釵的結局061
9 “活著的莊子”劉文典062
10 胡適改寫《西游記》064
11 胡適共有多少頂博士帽子065
12 梁思成、林徽因的曠世發現066
13 吳晗筆下的彭和尚生死之謎068
14 《李秀成供狀》的真偽069
15 曾昭掄的軍事天才與種子計劃070
16 大鐵桶內的物理儀器072
17 被諾貝爾獎傷害的物理學皇后吳健雄073
18 中國歷史上*牛的學霸074
19 逯欽立考《桃花源記》075
20 天府之國的滑竿文化076
21 “原子能”是袁子才的弟弟078
22 甲骨文發現**人079
23 董作賓是如何成為甲骨學家的080
24 董作賓校園吃花生米082
25 “甲骨四堂”084
26 明義士暗藏甲骨之謎085
27 龍山文化是誰發現的087
28 乾隆皇帝有多少顆牙齒088
第三章 先生風骨,大師之“大”
1 蔡元培的愛國情懷090
2 制造“炸彈”的蔡元培092
3 梁啟超被割錯腎093
4 陳寅恪被困香港094
5 陳寅恪是“教授的教授”095
6 胡適在學術上的民主風度097
7 胡適對抗日戰爭的構想098
8 胡適的“*后一分鐘”099
9 胡適說:“總統”你錯了100
10 梅貽琦給自己的定位:“王帽”102
11 梅貽琦的皮包103
12 日本京都、奈良為何沒有被炸106
13 梁思成用花瓶撐下巴寫書108
14 李濟*早提出古物國有110
15 葉公超舍命保護毛公鼎111
16 金岳霖:知識分子應該這樣活113
17 趙忠堯虎口奪鐳114
第四章 文人自古相輕,文壇亦江湖
1 錢玄同 VS 魯迅118
2 胡適 VS 魯迅120
3 梁實秋 VS 魯迅122
4 冰心 VS 林徽因123
5 劉文典 VS 沈從文124
6 傅斯年 VS 錢穆126
7 李濟 VS 錢穆127
8 胡適 VS 錢穆(一)129
9 胡適 VS 錢穆(二)130
10 胡適 VS 錢穆(三)131
11 胡適 VS 錢穆(四)132
12 吳宓 VS 胡適133
13 黃侃 VS 胡適134
14 胡適 VS 馮友蘭135
第五章 師與生,情與義
1 梅貽琦說:師生就是師生138
2 梅貽琦為師典范139
3 聞一多門下“二家”之陳夢家141
4 聞一多門下“二家”之臧克家144
5 金岳霖的學生殷海光145
6 殷海光臨死前的遺憾146
7 金岳霖為師的雅量147
8 華羅庚的豁達豪氣148
9 華羅庚傳奇150
10 決定吳宓學術人生的校長151
11 胡適的斗士傅斯年152
12 薪火相傳,四代同堂153
13 胡適授給吳健雄的治學秘籍154
14 二房東吳晗155
15 錢鐘書的狂話156
16 馮友蘭做法有失身份158
17 楊振寧、季羨林對葉公超的差評159
18 人非狗熊,學乃狗熊161
19 趙儷生對清華老師的評價162
20 齊世榮對清華老師的評價163
21 蔡元培遭學生圍堵164
22 北大校長蔣夢麟遭學生圍堵166
23 “九一八事變”學潮167
24 梅貽琦說,要打就打我168
25 飛機運狗引爆“倒孔”學潮170
26 若學生流血,我與你拼命173
第六章 大時代下的家國情
1 陳寅恪父親絕食而死176
2 傅斯年給母親下跪177
3 大師李濟痛失二女178
4 蔡元培女兒蔡威廉之死180
5 梅貽琦子女參軍抗日181
6 陶云逵教授夫人跳滇池自殺182
7 楊振寧之父南飛之后184
8 梁啟超的家教185
9 梁思成、林徽因兒女名字來源考186
10 梁思成子女考清華落榜188
第七章 非常時期,非常抉擇
1 周作人稱自己是蘇武190
2 周作人欲拉劉文典下水191
3 劉文典以發夷聲為恥192
4 傅斯年大罵周作人194
5 周作人的“委屈”195
6 傅斯年叫板聞一多197
7 聞一多罵蔣介石王八蛋199
8 梅貽琦對“斗士”聞一多不感冒200
9 決定梁思成命運的一件事201
10 陳寅恪南飛之謎202
第八章 生命終點,大師遠去
1 王國維跳湖自殺204
2 蔡元培客死香港205
3 胡適之死206
4 胡適死后家中只剩 135 美元208
5 梅貽琦墓在哪里209
6 梅貽琦墓與梅園210
7 傅斯年等稿費做棉褲211
8 蔣夢麟稱自己是北大的“功狗”212
9 錢穆之死213
10 葉公超夢斷臺島214
11 林徽因臨終遺囑之謎215
第九章 西南聯大往事
1 西南聯大的結構218
2 西南聯大辦學成功的重要原因219
3 北大、南開校長的爭執221
4 土匪不襲擾聯大師生222
5 黃師岳將軍婉拒禮物223
6 條條險路通聯大224
7 梁思成為蓋聯大宿舍發火225
8 聯大教室的特色226
9 聯大教材編撰的用心228
10 聯大的學術氛圍229
11 聯大的考試制度230
12 聯大的淘汰率231
13 聯大學生給小偷化妝232
14 聯大的體育234
15 聯大學生打工235
16 楊振寧打工埋下的緣分236
17 昆明的警報等級237
18 跑警報與三角戀愛238
19 吳宓跑警報遇情敵240
20 金岳霖跑警報丟書稿242
21 林徽因母子跑警報244
22 學生跑警報躲考試245
23 被當作間諜看待的學生246
24 蒙自聽風樓的聯大女生247
25 蒙自南湖岸邊的美女249
26 聯大學生入贅蒙自251
27 陳寅恪書箱被竊賊換成磚頭252
28 聞一多的何妨一下樓253
29 聯大學生的學生254
30 沈有鼎占卜問吉兇255
岳南趣講大師 節選
王國維“人不可貌相” 王國維,民國時期被奉為學界泰斗的國學大師,先生撰寫的《人間詞話》一書近年來受到眾多詩詞愛好者的追捧。對于王國維的詩詞作品,胡適當年略帶調侃地評價說:“(王國維)人很丑,小辮子,樣子真難看,但光讀他的詩和詞,以為他是個風流才子呢!”那么王國維長什么樣子呢?從照片上看,臉黑黃,八字須,頭戴瓜皮帽,身后拖著一條小辮子,一副很郁悶的樣子。與王國維相熟的魯迅說他“老實得像火腿一般”。 正所謂“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王國維雖然相貌不“高”,但學問高,其對出土的甲骨文和傳世金文的研究成果,一下子將中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向前推進了近一千年。陳寅恪評價其學問“幾若無涯岸之可望,轍跡之可尋”,敬佩不已。 王國維作為一流學者,當年受聘至清華國學研究院擔任導師還有一段小插曲。王國維是清朝遺老,做過紫禁城的南書房行走,也就是末代皇帝溥儀的老師,思想比較守舊,對新派學人那一套禮儀很是抵觸。為了順利聘到這位大師,國學院主任吳宓教授來到他的家中,先行三拜如儀大禮,然后再慢慢提出聘請之事。王國維事后對人說,原想來的是一個西裝革履,握手對坐之少年,這樣的話,自己不會答應。想不到還是老禮,于是決定就聘。 王國維受聘清華后,梁啟超、趙元任、陳寅恪也陸續就聘,遂有了名動天下的清華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這四位教授,只有趙元任一人擁有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學位證書,而王、梁、陳三位,均無碩士、博士頭銜,較為年輕的陳寅恪連個學士學位也未拿到。梁啟超的“文學博士”稱號,則是他到清華國學研究院任教之后由美國耶魯大學贈予的。盡管頭上沒有金光閃閃的博士帽子,但三位學貫中西,是當之無愧的學術大師。 梁啟超的家教 梁啟超是清末民初**名人,他兩個兒子梁思成、梁思永清華畢業后留美,一個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古建筑專業,一個在哈佛大學攻讀考古專業。這兩個專業在當時都屬于冷門專業,國人知之甚少,梁家兄弟也有些困惑。 1927年2月,梁思成在美國致信父親,提出了對自己和弟弟所學專業于國家民族進步,到底是“有用”還是“無用”的詢問。對此,梁啟超斬釘截鐵地回答道:“這個問題很容易解答,試問唐開元天寶間李白、杜甫與姚崇、宋璟比較,其貢獻于國家者孰多?為中國文化史及全人類文化史起見,姚、宋之有無,算不得什么事。若沒有了李、杜,試問歷史減色多少呢?”又說,“思成所當自策勵者,懼不能為我國美術界做李、杜耳。如其能之,則開元、天寶間時局之小小安危,算什么呢?” 后來,梁思成與梁思永兄弟的確在近現代建筑史學和田野考古學方面做出了堪比李、杜的歷史成績,用自己的辛勞和智慧做出了前無古人的卓越成績,其對中國乃至世界文化史的貢獻比同時代那些大官巨賈要大得多。 李白在《江上吟》中寫道:“屈平詞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當年梁啟超對兒子們所做的比喻和期待,正是對李白文化思想的繼承和光大。 傅斯年幫陳寅恪躲空襲 抗戰期間,中央研究院史語所避難昆明,并租賃了昆明靛花巷青園學舍作為師生宿舍。這棟小樓共分三層十八間,北大文科研究所的研究生住在三樓兩間大房里,外加兩小間。兼任導師陳寅恪、湯用彤、羅常培等住在樓上,其他為中研院史語所人員居住。 當時敵軍時常轟炸昆明,為躲避空襲,所長傅斯年命人在學舍樓前挖了一個大土坑,上蓋木板以作防空洞。但坑里經常水深盈尺,住在三樓的陳寅恪一遇到警報,只好帶著椅子坐在水里,一直等到警報解除。為此,陳寅恪曾專門作過一副帶有調侃意味的對聯:“聞機而坐,入土為安“機”,是指日本的飛機,“入土”者,入防空洞也。每次警報一鳴,眾學者向防空洞奔跑,以期盡快“入土為安”。 當時,身體虛弱的陳寅恪不但右眼已經失明,左眼也開始患疾,視力模糊,行動極其不便。陳寅恪又有睡早覺和午覺的習慣,傅斯年怕他聽不到警報或聽到警報又因視力不濟遭遇危險,因此,每當警報響起,眾人大呼小叫地紛紛向樓下奔逃時,傅斯年則搖晃著肥胖的身軀,不顧自己極其嚴重的高血壓和心臟病,喘著粗氣向樓上急奔。待跑到三樓把陳寅恪小心地攙扶下來,送進防空洞,傅斯年這才敢長舒一口氣,放了心。
岳南趣講大師 作者簡介
岳南
原名岳玉明,山東諸城人
畢業于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北京師范大學.魯迅文學院研究生班
曾擔任臺灣地區“清華大學”駐校作家
代表作《南渡北歸》三部曲在海內外引起轟動
并榮獲: 莫言、楊振寧、柳傳志、俞敏洪等聯袂推薦 《亞洲周刊》2011年十大華文好書之冠 2015年《人民日報》“22個領域22本好書”之一
另有《陳寅恪與傅斯年》《大學與大師》等傳記作品十余部。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史學評論
- >
山海經
- >
隨園食單
- >
推拿
- >
朝聞道
- >
莉莉和章魚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