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傳統鄉規民約及其當代轉化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75191
- 條形碼:9787520375191 ; 978-7-5203-7519-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傳統鄉規民約及其當代轉化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共設九章。**章交代選題緣由、研究目的與意義、研究時段與范圍的界定等基本問題。第二章界定鄉規民約的概念,分析鄉規民約的內涵、內容和基本特征。第三章梳理傳統鄉規民約的歷史演變脈絡,厘清傳統鄉規民約在不同歷史階段所呈現出的不同特點。第四章分析儒家思想、宋明理學、西方民主思想對傳統鄉規民約形成與轉型的影響。第五章對傳統鄉規民約的制定和執行情況進行分類考察。第六章探討和分析傳統鄉規民約對古代鄉村經濟生產以及日常生活的作用與影響。第七章具體考察傳統鄉規民約對水資源的管理狀況。第八章是對傳統鄉規民約的整體性評價與歷史性反思。第九章則結合當代鄉規民約發展現狀,對傳統鄉規民約的當代價值與轉化進行探討。
中國傳統鄉規民約及其當代轉化研究 內容簡介
《中國傳統鄉規民約及其當代轉化研究》以傳統鄉規民約文本為研究對象,系統考察傳統鄉規民約的發展演變過程,厘清傳統鄉規民約在不同歷史階段所呈現出的時代特點和區域差異,分析其思想文化淵源,評估其影響和作用,探討其歷史局限性,并審視其當代價值與轉化路徑。
中國傳統鄉規民約及其當代轉化研究 目錄
**章 導論
**節 選題緣由與意義
第二節 研究中需要明確的幾個問題
第三節 學術史回顧與評述
第四節 研究思路與方法
第二章 傳統鄉規民約的基本理論問題
**節 傳統鄉規民約的概念及其內涵
第二節 傳統鄉規民約的類型與主要內容
第三節 傳統鄉規民約的主要特點
第三章 傳統鄉規民約的歷史演變
**節 北宋以前:鄉規民約在孕育中粗具形態
第二節 兩宋時期:鄉規民約在夾縫中艱難發展
第三節 明清時期:鄉規民約在支持中失去自我
第四節 民國時期:鄉規民約在“西學”中的現代嬗變
第四章 傳統鄉規民約的思想淵源
**節 儒家思想:傳統鄉規民約的精神內核
第二節 宋明理學:傳統鄉規民約的思想基石
第三節 西方民主思想:促使傳統鄉規民約轉型的外來元素
第五章 傳統鄉規民約的制定執行
**節 鄉里組織及其規約的制訂執行
第二節 鄉村會社組織及其規約的制訂執行
第三節 宗族組織及其規約的制訂執行
第四節 鄉約組織及其規約的制訂執行
第五節 傳統鄉規民約執行效果分析
第六章 傳統鄉規民約的作用空間
**節 傳統鄉規民約對鄉村經濟生產的作用
第二節 對鄉村社會生活的作用
第七章 傳統鄉規民約對水資源的管理及其影響
——基于明清晉陜地區水利規約的微觀考察
**節 晉陜地區的水資源狀況
第二節 傳統鄉規民約對明清晉陜地區水資源的管理
第三節 傳統水利規約對明清北方地區的影響和作用
第八章 傳統鄉規民約的評價與啟示
**節 傳統鄉規民約的宏觀影響
第二節 傳統鄉規民約的歷史局限性
第三節 對傳統鄉規民約的整體評價
第四節 傳統鄉規民約的歷史反思與啟示
第九章 傳統鄉規民約的當代價值及其轉化
**節 當代鄉規民約發展現狀與困境
第二節 傳統鄉規民約的當代價值審視
第三節 傳統鄉規民約的當代轉化
結論
附錄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中國傳統鄉規民約及其當代轉化研究 作者簡介
黨曉虹,1975年9月出生。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聯合培養管理學博士,青島農業大學副教授,中國農業歷史學會會員,山東省農業歷史學會理事,青島市公共管理研究會副秘書長。研究方向為鄉村社區治理。在《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中國農史》《理論導刊》和Water等期刊上發表論文23篇,主持地廳級科研課題10余項,獲地廳級社會科學成果二、三等獎計6次。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煙與鏡
- >
隨園食單
- >
自卑與超越
- >
莉莉和章魚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