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華通史(上下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69674
- 條形碼:9787542669674 ; 978-7-5426-6967-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華通史(上下卷) 本書特色
全書起于遠古三代,迄于清末民初,將上古(黃帝前后至三國兩晉南北朝)、中古(隋唐)、近古(五代至明)、近世(清至民初)分作甲、乙、丙、丁四編,歷敘各代史實、法制、文化,于朝代更迭、建官、理財、制兵、學藝、美術、宗教、風俗等悉究本末,巨細無遺。著者更總括全書,于各編下細分為文明孕養時代(黃帝前后)、政治發展時代(夏商周)、封建解紐時代(春秋戰國)、帝權初熾貴族助長時代(秦漢)、神州分裂外力內侵時代(三國兩晉南北朝)、帝權再熾武人助長時代(隋唐)、外力內侵神州復裂時代(五代宋附遼金蒙古)、蒙古入主國民移轉時代(元明)、滿洲入主民國胚胎時代((清)九篇,將秦漢視為貴族時代,隋唐視為武人時代,獨具史觀。
中華通史(上下卷) 內容簡介
著者心力之作,前后修改數次,于1913年著筆題寫,1920年初具大概,著者去世兩年后才得以整理出版。原書名《中華新史》,1933年商務印書館出版時將其改名為《中華通史》,并入《大學叢書》。洋洋一百余萬字,是中國通史類巨著。全書起于遠古三代,迄于清末民初,將上古(黃帝前后至三國兩晉南北朝)、中古(隋唐)、近古(五代至明)、近世(清至民初)分作甲、乙、丙、丁四編,歷敘各代史實、法制、文化,于朝代更迭、建官、理財、制兵、學藝、美術、宗教、風俗等悉究本末,巨細無遺。據信史以述作,瑣記小說不予采用,于記載不一、觀點不同之處取折中態度。
中華通史(上下卷) 目錄
導言之一 釋地
導言之二 釋族
導言之三 釋系
導言之四 釋時
導言之五 釋政
導言之六 釋民
甲編(上古史)
**篇 文明孕養時代(黃帝前后)
**章 黃帝以前上
黃帝紀元以前傳疑論之一(盤古及三皇)
黃帝紀元以前傳疑論之二(十紀之稱號及禪通紀以上之異聞)
第二章 黃帝以前下
黃帝紀元以前「古政論」之一(伏羲以來之大事)
黃帝紀元以前「古政論」之二(神農以來之大事)
第三章 黃帝之世(民國紀元前四千六百零八年至四千五百零九年)
黃帝紀元百年間盛治之一(戰事及巡符)
黃帝紀元百年間盛治之二(政事)
第四章 黃帝以後與唐虞之前(民國紀元前四千五百零八年至四千二百六十九年)
金天高陽高辛三朝二百餘年間大勢之一(少吳之嗣統及顓頊轡之代興)
金天高陽高辛三朝二百餘年間大勢之二(治道之進化)
第五章 唐虞之世(民國紀元前四千二百六十八年五四千一百十七年)
唐虞一百五十年間特徵之一(治水及分封)
……
乙編(中古史)
丙編(近代史)
丁編(近世史)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經典常談
- >
朝聞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