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劉澤華與劉澤華學派 : 中國政治思想史的王權主義研究范式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1170930
- 條形碼:9787201170930 ; 978-7-201-17093-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劉澤華與劉澤華學派 : 中國政治思想史的王權主義研究范式 本書特色
* “劉澤華學派”又稱“王權主義反思學派”“南開學派”,是一個特色鮮明的以劉澤華先生為核心、以唯物史觀為基本方法主要進行中國政治思想史和中國傳統政治哲學研究的學術群體。 * 本書所收錄文章的作者,均為“劉澤華學派”中的學者。這些作者在創作文章時,沿襲了劉澤華先生的學術思想,以批判的視角反思中國古代王權主義對中國封建社會的負面影響。 * 本書極具學術價值,其出版將促進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研究的進一步發展。
劉澤華與劉澤華學派 : 中國政治思想史的王權主義研究范式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研究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的作品集,收錄了有關劉澤華先生和“劉澤華學派”的王權主義研究進路、學術范式、理論創見、方法論理念和學派標志性成果九卷本《中國政治思想通史》的系列評論文章,力圖向讀者展現劉澤華與“劉澤華學派”的學術真相與獨特面貌。除此之外也收入了部分其他相關文章,如編者和南開大學歷史學院中國思想史研究中心教授李憲堂與批評劉先生的學者之間進行學術論辯的文章、劉澤華先生和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史學理論與史學研究所教授李振宏先生的學術對話,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林存陽與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博士研究生李文昌合編的劉澤華先生的學譜簡編。很后,還附錄了編者本人在聽聞劉澤華先生去世消息后寫的一篇悼念文章,與編者在劉澤華先生《劉澤華全集(全十二卷)》出版發布會之后的個人體悟與感想。
劉澤華與劉澤華學派 : 中國政治思想史的王權主義研究范式 目錄
中國政治思想史研究中的王權主義學派
王權主義歷史觀的有效性及其證成
在矛盾中陳述歷史:王權主義學派方法論思想研究
為“劉澤華學派”贊一個
——在《中國政治思想通史》新書發布會上的發言
“王權支配社會”釋義
思想、社會與歷史
——劉澤華先生的“王權主義”說評析
也論國學研究的態度、立場與方法
——評梁濤儒家道統論的“國學觀”
王權主義與中國傳統社會形態論
——劉澤華先生的中國史觀述要及相關爭議評析
中國思想史的雙面故事
——中國傳統政治思維的“陰陽組合結構”續說
也談國學研究的立場和方法
——與梁濤先生商榷
傳統的本質、意義與局限
——關于國學價值評估問題的思考
王權主義反思學派的理論與方法
中國政治思想史研究的鴻篇巨制
——劉澤華先生主編九卷本《中國政治思想通史》評介
關于“王權主義學派”問題的對話
劉澤華先生學譜簡編
附錄一:與思想相伴而生——悼念恩師劉澤華先生
附錄二:學術獨立,思想永恒——寫在恩師劉澤華先生《全集》出版發布會之后
劉澤華與劉澤華學派 : 中國政治思想史的王權主義研究范式 節選
《劉澤華與劉澤華學派——中國政治思想史的王權主義研究范式》: 說實話,在當今中國學術界,真正具備上述條件,能夠稱得上是“學派”的情況并不多。我認為“劉澤華學派”就是少數完全具備這些條件的學術共同體之一。劉澤華為這個學派確立了基本的理論方向和學理基礎,后繼者與合作者也大都能沿著這個方向繼續開拓前進和深入挖掘。比如張分田教授在七十多萬字的《民本思想與中國古代統治思想》(上、下冊)一書中,用豐富的思想史料,說明了民本思想一直是中國古代統治思想不可或缺的構成部分,它以“君為民主一民為國本”為基本結構,是一種對絕對王權的政治調節理論,是為補充、規范、論證君本思想服務的。他對民本與君本關系的分析,運用的正是“陰陽組合結構”的方法。記得十多年前,我有一次去西安,劉門弟子陳學凱送給我一本他的著作《正統論與革命觀——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的調節機制》。這本書也是運用“陰陽組合結構”的方法,對“正統”與“革命”這一對帶有全局性的政治文化范疇,進行了細致深入的分析,二者看似對立,但所維護的都是王權主義體系。劉門弟子中我*熟悉的是林存光,他主要在政治哲學方面發展,治學踏實勤奮,不到知命之年,已經出版了十多部個人專著和他主編的著作。他在堅持劉澤華學派的基本理論立場和學術宗旨之同時,對儒學和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做了更多積極正面的論述。劉門弟子各有專攻,各有自己的學術風格,但是都認同王權主義學派的基本理論立場,有共同的問題意識和學術取向,互相支持,相依互補,以導師劉澤華教授為中心,成為當今中國學術界實力相當雄厚的一個學術群體,而且隊伍和影響都在不斷擴大。在我看來,這就是典型的學派現象。 擺在我們面前的這部九卷本通史,就是劉澤華學派存在并且展現出其學術實力的*好見證。這部著作的*大貢獻是以“權力支配社會”理論深刻揭露了中國傳統社會的本質,以王權主義理論和“陰陽組合結構”深刻揭露了中國傳統政治思想的本質,以及形成了觀念體系、作為意識形態的傳統思想文化的本質,儒家、法家思想都不例外。這樣就抓住了中國政治思想史的核心和主題、主旨、主線。在這種認識框架下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不是簡單地到里面去找好東西,而是需要更加細致深入的具體分析,區分精華和糟粕,把精華部分從整體結構中“解構”出來,經過批判地清理和創造性地轉化,以適應古為今用的需要。包括那些為了地主階級的長遠利益、鞏固封建王朝統治而行之有效的治國理政方法,比如禮法合治、德主刑輔、為政之道任人為先、治國先治吏、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等。事實上今天的執政黨都在批判地借鑒和吸取,以形成不同于西方的治理模式。也就是說,對于中國傳統政治思想的本質把握,并不等于對它的全盤否定。 我拿到這部作品只有十多天,還來不及認真拜讀,著重翻閱了一下“綜論卷”,獲益良多,十分感佩。我贊成劉澤華學派的基本觀點,但是有些看法也不完全一致,這個可以在下面交流討論。我覺得這個課題研究還可以繼續深入下去,還有發展空間,特別是在理論闡釋方面。初步想到三點: 一是把中國傳統政治思想的核心和主題歸結為王權主義,應該說這種看法是有充分歷史事實根據的,它有沒有充足的學理根據呢?這就需要用唯物史觀深刻說明這種社會意識形態的本質及其產生的必然性,具體分析與產生它的土壤(社會存在)的必然聯系;需要從政治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的辯證關系,與思想觀念形態的反映和被反映關系,來說明為什么政治權力能夠支配整個中國傳統社會。我們知道,政治權力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種物質的力量,至少軟實力是有硬實力作為支撐的。在傳統社會,政治權力的獲得往往是武力爭奪的結果,“馬上得天下”是要付出血的代價的,所以掌權者絕不肯輕易放棄,而是要用足用夠這個權力。唯物史觀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要揭露思想與利益的聯系,唯心史觀則是要用種種漂亮的言辭,越來越抽象的普遍性形式,“共同利益有幻想”,來掩蓋這種聯系。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取得了統治地位的剝削階級,總是要賦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自己的利益說成是社會全體成員的共同利益,以掩蓋和模糊其意識形態的階級性。他們還舉例說:“例如,在貴族統治時期占統治地位的是忠誠信義等概念,而在資產階級統治時期占統治地位的則是自由、平等,等等概念。”“我們也可以用這種分析方法和基本觀點,來說明王權主義與補充、調節它的各種傳統政治思想、理論之間的關系。 ……
劉澤華與劉澤華學派 : 中國政治思想史的王權主義研究范式 作者簡介
林存光,山東濟寧人,山東省泰山學者,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孔子研究院特聘專家,著有《儒教中國的形成——早期儒學與中國政治文化的演進》《歷史上的孔子形象——政治與文化語境下的孔子和儒學》《孔子新論》《政治的境界——中國古典政治哲學研究》《中國古典和諧政治理念與治國方略研究》《中國政治思想通史,秦漢卷》《“文明以止”: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神與文明特性研究》《天下為公與民惟邦本:儒家兩大核心政治理念的歷史考察與義理闡釋》《論儒教作為一種文教:孔子、儒學與儒教問題評論集》《道義、權力與政治:儒家政治哲學與政治文化論集》《孔子政治哲學研究》等。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朝聞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姑媽的寶刀
- >
隨園食單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