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無絕句漢譯(飛鳥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322255
- 條形碼:9787521322255 ; 978-7-5213-2225-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無絕句漢譯(飛鳥集) 本書特色
在翻譯很短的原詩時,有時會增加意象或者為已有的意象增添色彩。自唐宋以來,格律詩如何另辟蹊徑,應該一直是詩人們苦思難解的問題。從本書可看出,譯者在讀了泰戈爾的《飛鳥集》之后,思路開闊了很多。這本《絕句漢譯〈飛鳥集〉》凝聚了譯者很多汗水,翻譯水平較高,應該能為漢語絕句以及詩詞曲賦注入些許新鮮血液。
無絕句漢譯(飛鳥集) 內容簡介
《絕句漢譯》一書中共翻譯泰戈爾《飛鳥集》的350首詩,其中一譯三的3首,一譯二的21首,譯成五言古絕的6首,譯成七言古絕的3首,譯成五言律絕的61首,譯成七言律絕的272首,譯成六行的7首,譯成律詩的1首。作者沒有將《飛鳥集》中的意象收集起來予以分類,但在翻譯過程中,無論是散體漢譯還是詩體漢譯,都盡量保留意象。散體譯文,一般能做到百分之百地保留,詩體譯文由于受到句數和句長的限制,由于平仄和押韻的緣故,個別意象難以保留,個別意象稍有改造,如將"完美""不完美"譯成了"完全""非完全"。在翻譯很短的原詩時,有時會增加意象或者為已有的意象增添色彩。自唐宋以來,格律詩如何另辟蹊徑,應該一直是詩人們苦思難解的問題。從本書可看出,譯者在讀了泰戈爾的《飛鳥集》之后,思路開闊了很多。這本《絕句漢譯〈飛鳥集〉》凝聚了譯者很多汗水,翻譯水平較高,應該能為漢語絕句以及詩詞曲賦注入些許新鮮血液。
無絕句漢譯(飛鳥集) 作者簡介
程永生,安徽省潛山市人。安徽理工大學教授,北京吉利學院教授,安徽省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詩詞研究會會員。主要從事英語教學和翻譯研究,近幾年開始漢語律詩、絕句、詞和散曲的創作和英譯。作品常在國務院參事室中央文史館《工作通訊》、安徽省人民政府參事室文史館《皖風》、Translating China、《當代中國散曲》、《中華詩詞》、《詩殿堂》、《安徽理工大學報》、《淮南礦工報》、《淮南文藝》、《聯誼》、《吉利青年》以及微刊《安徽網》、《江淮文學》、《廣西詩詞》、《世界華人詩社》、《江南文學》、《淮南發布》和其他微刊上發表。還發表了論文Tone Patterns of Chinese Regular Verse: Formation and Categories (Translating China, 2018(3)) and Du Fu and the Intra-sentential Antithesis (Translating China, 2019(3))。已經出版詩集《英漢對照律詩絕句二百首》(安徽科技出版社、時代新媒體出版社,2018),建有個人微信公眾號《淮風皖韻文學》。已經出版的其他著作有《描寫交際翻譯學》(安徽大學出版社,2001)、《漢譯英理論與實踐教程》(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國內現當代研究翻譯理論之概況》(《中國翻譯通史》之zui后11 章,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全新大學英語作文》(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9)、《英譯漢理論與實踐教程》(東華大學出版社,2011)、《實用英語畢業論文寫作》(與楊曉華合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16)、《中國傳統譯論六題》(安徽科技出版社、時代新媒體出版社,2018)、《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譯著,美國迪士尼公司原著,浙江少兒出版社,2019)。另外還發表了論文40 余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與地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朝聞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