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紙上花開:《散文海外版》2020年精品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0680186
- 條形碼:9787530680186 ; 978-7-5306-8018-6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紙上花開:《散文海外版》2020年精品集 本書特色
本書精選2020年《散文海外版》刊發的散文的作品集,方便散文愛好者了解近一年來散文創作的基本面貌。所選作品均注重展現活生生的生活及情感,使充滿生機、感人至深的作品長久流傳。既有名家大作,又有文壇新秀,所有文章在思想上、藝術上都達到了較高水平。
紙上花開:《散文海外版》2020年精品集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的作品均選自2020年《散文海外版》的12期期刊內容。書中收錄的作者包括張煒、潘向黎、蘇童、劉漢俊、馬未都等著名作家。所選作品均注重展現活生生的生活及情感, 使充滿生機、感人至深的作品長久流傳。既有名家大作, 又有文壇新秀。書稿行文親切, 具有文學價值和社會意義, 所有文章在思想上、藝術上都達到了較高水平。
紙上花開:《散文海外版》2020年精品集 目錄
紙上花開:《散文海外版》2020年精品集 節選
《黍離》 ——它的作者,這偉大的正典詩人(節選) ◎ 李敬澤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詩經·王風·黍離》 一 漢語絕頂之詩中,必有《黍離》。 《黍離》為《詩經·王風》首篇。公元前770年,天塌西北,中國史上有大事,*是倉皇辭廟日,周平王在犬戎的碾壓下放棄宗周豐鎬,放棄關中山河,將王室遷往東都成 周——當時的洛邑、如今的洛陽。西周傾覆,從此東周,但這不是新生,這是一個偉大王朝在落日殘照中茍活,周朝不再是君臨天下的政治實體,大雅不作,頌歌不起,在 《詩經》中,成周王城一帶流傳的詩,列為《王風》。 在漢初毛亨、毛萇所傳的《詩序》中,《黍離》被安放于這場大難后的寂靜之中:“黍離,閔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過故宗廟宮室,盡為禾黍。閔周室之顛覆,彷 徨不忍去而作是詩也! ——宏偉的豐鎬二京淪為廢墟,那殿堂那宗廟已成無邊無際的莊稼地,這時,一位周大夫回到這里,在如今西安的豐鎬路上徘徊彷徨,百感交集,于是而作《黍離》。 照此說來,這首詩距今兩千七百多年!睹姟烦蓵谖鳚h初年,以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河間獻王向漢武帝進獻《毛詩》計算,上距周室東遷已經六百四十年,這大 約相當于在今天回望明洪武十三年(1380)。但是,對東周的人來說、對西漢的人來說,西周傾覆帶來的震動和絕望是后世的人們不可想象的。當《毛詩》講述這個故事時 ,它是把《黍離》放到了華夏文明的一個絕對時刻——類似于告別少年時代,類似失樂園;這首詩由此成為漢語的、中國人的本原之詩,它是詩的詩,是關于世界之本質、 關于人之命運的啟示。 在《毛詩》的故事中,時間、地點、人物,都具有啟示性的含混和確定:那就是周大夫,別問他是誰;那就是宗周,別問為何不是別處;那就是平王之時,別問到底是何年 何月。無須問,必須信。 而這個故事在這首詩中其實找不到任何內證。《黍離》支持《毛詩》的故事,它也可以支持任一故事。這偉大的詩,它有一種靜默的內在性,任由來自外部、來自四面八方 的風在其中回蕩,它是荒野中、山頂上一尊渾圓的空甕。 二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明嘉靖年間楊升庵的一首《臨江仙》,后來被清初毛宗崗父子編入《三國演義》作為卷首詞。此為漁樵史觀,既廟堂又江湖,《三國》是以江湖說廟堂,楊升庵是以廟 堂而竄放于江湖。長江青山夕陽,秋月春風白發,笑看人間興廢、世事沉浮,這是見多了、看開了、豁達了。一切盡在這一壺中,無邊的天地無限的時間,且放在此時此刻 、眼前當下。 這壺濁酒很多人喝過。升庵之前,還有王安石《金陵懷古》: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孫多以百城降。豪華盡出成功后,逸樂安知與禍雙。東府舊基留佛剎,后庭余唱落船窗。黍離麥秀從來事,且置興亡近酒缸。 ——喝下去的酒、仰天的笑,其實都有一個根,都是因為想不開、放不下,因為失去、痛惜、悔恨和悲愴,這文明的、歷史的、人世的悲情在漢語中追根溯源,發端于一個 詞:“黍離麥秀”。 “黍離麥秀從來事”,那是北宋年間,華夏文明已屢經大難,仆而復起,數度瀕死而重生。王安石身后僅僅四十一年,又有靖康之變,錦繡繁華掃地以盡。王安石、楊升庵 ,以及無數中國人心里,已住著飽經滄桑的漁夫樵子。 “黍離”是這一首《黍離》,“麥秀”是另一首《麥秀》。 三 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與我好兮! ——《麥秀》同樣需要一個故事。司馬遷在《史記·宋微子世家》中講述了這個故事。 周武王伐紂,殷商覆亡,“箕子朝周,過故殷墟,感宮室毀壞,生禾黍;觽,欲哭則不可,欲泣為其近婦人,乃作《麥秀》之詩以歌詠之!^狡童者,紂也。 殷民聞之,皆為流涕”。 箕子者,紂親戚也,應是紂王的叔父?鬃诱f:“殷有三仁焉!奔q王暴虐無道,箕子、微子、比干三位仁人勸諫,人家不聽,比干一顆赤心被剖出來,紂王要看看仁人之 心是否真的七竅玲瓏。然后,微子出逃,箕子披發佯狂,裝了瘋,又被抓回來囚禁為奴。 公元前1046年,牧野一戰,紂王登臺自焚,天命歸于周。箕子被征服者解放——解而放之。兩年后,公元前1044年,另據《竹書紀年》記載,他確實前往陜西朝見武王,途 中想必經過已成廢墟的安陽故都。 而在陜西,箕子的朝覲成為王朝盛事。作為地位*為尊崇的前朝遺老,箕子的順服大有利于撫馭商民;更重要的是,箕子就是殷商文化的“道成肉身”——極少數王族和貴 族組成的巫祝集團壟斷著人神之間的通道,箕子是大巫,祭祀、占卜、文字、樂舞,皆封藏在大巫們七竅玲瓏的心里,由此,他們控制著文化與真理,具有無可爭議的權威 ——紂王與“三仁”的沖突,或許也是王權與巫權的斗爭,F在,箕子朝周,這是周王朝的又一次勝利,偉大的武王將為華夏文明開出新天新地,此時,他等待著殷商之心
紙上花開:《散文海外版》2020年精品集 作者簡介
《散文海外版》是一本格調清新高雅的散文選刊,一直深受讀者的好評和喜愛。《散文海外版》編輯部主編的年度精品集已經連續出版多年,摘選的作品既有文學大師、魯獎獲獎作品等名家名作,也有充滿靈性和銳氣的新人新作。
- >
回憶愛瑪儂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煙與鏡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