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無法學與文學公開課:來自原欲的呼喚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311035
- 條形碼:9787301311035 ; 978-7-301-31103-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無法學與文學公開課:來自原欲的呼喚 本書特色
適合每一位法律人閱讀的的人文素養讀本52部世界經典文學作品的法學視角導讀106幅圖片開啟全新法學閱讀視覺體驗法學名家高銘暄、黃京平、陳興良教授傾情推薦
無法學與文學公開課:來自原欲的呼喚 內容簡介
《法學與文學公開課:來自原欲的呼喚》介紹“古希羅文明”分支下的文學作品與罪刑思想。這是一種追求現世幸福的世俗人本價值觀,肯定人之原欲的合理性,以強調人之主體性與意志自由為邏輯原點。可以看到,古希臘(羅馬)時期、文藝復興時期、浪漫主義時期、20世紀的人文精神,均與“古希羅文明”一脈相承,呈現出較為鮮明的原欲情結與人本意識,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法學思想,均傳遞著張揚個性、放縱原欲、肯定個體生命價值的理念,側重于對個體權利的保障。 本書通過106幅圖片、35位*作家、52部經典作品,立體呈現了法學與文學的跨界對話,其中不僅包含大眾耳熟能詳的法律元素豐富的經典文學作品,例如莎士比亞之《威尼斯商人》《麥克白》、雨果之《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卡夫卡之《審判》,還包含對《格林童話》、杰克?倫敦之《野性的呼喚》以及《凱恩艦嘩變》等作品的新穎法律視角解讀。
無法學與文學公開課:來自原欲的呼喚 目錄
與神共舞——蘊藏于希羅神話中的法律之光 / 005
時代背景 / 006
**講 古愛琴文明孕育的浪漫神話 / 007
暴力創造秩序:兩代神祇弒父篡權案 / 009
違法性與正當性:普羅米修斯盜圣火案 / 013
君權神授:帕里斯裁斷金蘋果案 / 017
結果責任與過錯責任:赫拉克勒斯誤殺利諾斯案 / 020
復仇規則之形成:《荷馬史詩》之《伊利亞特》 / 023
由“恥感文明”到“罪感文明”:俄瑞斯忒斯的審判 / 030
第二講 古羅馬鐵蹄催生的希羅悲劇 / 041
宿命下的嘆息:《俄狄浦斯王》 / 042
由“自然正義”到“法律正義”:《安提戈涅》 / 048
深度閱讀 / 055
彼岸誘惑——從上帝手中贖回自我 / 067
時代背景 / 068
第三講 沖破藩籬后歡快釋放的人性:文藝復興前期作品 / 073
彼岸欲望的誘惑:喬萬尼·薄伽丘與《十日談》 / 074
由人欲走向人智:弗朗索瓦·拉伯雷與《巨人傳》 / 083
第四講 浸潤原欲中迷失沉淪的人性:文藝復興后期作品 / 091
人類社會的永恒夢境:托馬斯·莫爾與《烏托邦》 / 092
殘陽下的回眸:塞萬提斯·薩維德拉與《堂·吉訶德》 / 101
威廉·莎士比亞戲劇中的罪與罰 / 107
模糊的正義:《威尼斯商人》 / 108
教唆之惡:《麥克白》 / 114
“詩歌譜就的遺囑”:《暴風雨》 / 118
深度閱讀 / 121
如釋重負——來自內心深處的溫柔呼喚 / 125
時代背景 / 126
第五講 狂飆突進之高歌:魔幻主義與純真童話之合奏 / 129
恩斯特·霍夫曼的魔幻主義作品 / 130
精神異化者的自白:《絲蔻黛莉小姐》 / 131
人格分裂者的懺悔:《魔鬼的萬靈藥水》 / 132
正義猶如空氣般存在:格林兄弟與《格林童話》 / 133
第六講 浪漫主義雙子:從湖畔詩人到沙場勇士 / 139
喬治·戈登·拜倫的浪漫主義作品 / 140
意志獨立、精神自足的“拜倫式英雄”:《曼弗雷德》 / 143
質疑權威、挑戰宿命的“自由之子”:《該隱》 / 145
珀西·比希·雪萊的浪漫主義作品 / 149
“哲學日歷中*高尚的殉道者”:《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 / 150
別無選擇:《欽契一家》 / 153
自然法則下的罪罰觀:塞繆爾·泰勒·柯勒律治與《古舟子詠》 / 156
第七講 大筆如椽、長風空谷:啟蒙運動的延長線 / 161
維克多·雨果的浪漫主義作品 / 162
真、美、善——生死不離:《巴黎圣母院》 / 163
刻錄偉大人性的輝煌畫卷:《悲慘世界》 / 170
被雕刻出的笑容:《笑面人》 / 184
“擊碎皇冠,但請留下頭顱”:《九三年》 / 188
“復仇的鋼鉆”:亞歷山大·仲馬與《基督山伯爵》 / 194
第八講 意氣風發的拓殖者:庫柏、霍桑與麥爾維爾的故事 / 197
滅族罪證:庫柏與《*后的莫希干人》 / 198
贖罪心理的羅曼史:納撒尼爾·霍桑與《紅字》 / 204
沉默的羔羊:赫爾曼·麥爾維爾與《水手比利·巴德》 / 210
深度閱讀 / 217
等待戈多——多元文明的沖撞與融合 / 229
時代背景 / 230
第九講 太陽照常升起:批判現實主義文學 / 233
社會異己者:讓·熱內與《小偷日記》 / 236
喬治·奧威爾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品 / 241
從每一個毛孔中體驗恐懼:《行刑》 / 242
公平的蛻變:《動物農場》 / 243
杰克·倫敦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品 / 247
適者生存:《野性的呼喚》 / 248
反抗與規訓:《白牙》 / 251
品格證據:西奧多·德萊塞與《美國悲劇》 / 252
美國制造:理查德·賴特與《土生子》 / 258
你為誰辯護:赫爾曼·沃克與《凱恩艦嘩變》 / 261
第十講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戰爭題材作品 / 269
平庸之惡:威廉·戈爾丁與《蠅王》 / 270
“德意志的良心”:埃里希·瑪利亞·雷馬克與《西線無戰事》 / 277
冷酷的預言者:赫爾曼·黑塞與《荒原狼》 / 280
當死亡滾滾而至:海因里希·伯爾與《列車正點到達》 / 282
直面罪愆的愛與救贖:本哈德·施林克與《朗讀者》 / 284
深度閱讀 / 295
第十一講 駛向拜占庭:現代主義文學 / 307
☆象征主義文學 / 310
圣杯傳奇:艾略特與《荒原》 / 310
☆表現主義文學 / 315
尤金·奧尼爾的表現主義作品 / 316
被白色文明荼毒的黑色靈魂:《瓊斯王》 / 317
無路可逃:《毛猿》 / 319
弗蘭茨·卡夫卡的表現主義作品 / 321
法之虛妄:《審判》 / 323
“規訓與懲罰”:《城堡》 / 332
死刑的盛宴:《在流刑營》 / 336
第十二講 局外人:后現代主義文學 / 345
☆存在主義文學 / 348
“他人即地獄”:薩特與《禁閉》 / 350
阿爾貝·加繆的存在主義作品 / 352
囚徒的幸福:《西緒福斯神話》 / 354
無可奉告:《局外人》 / 355
☆黑色幽默文學 / 362
制度化的瘋狂:約瑟夫·海勒與《第22條軍規》 / 364
弗里德里希·迪倫馬特的黑色幽默作品 / 368
一樁預先張揚的謀殺案:《老婦還鄉》 / 368
來自上帝的玩笑:《諾言》 / 371
死亡游戲:《拋錨》 / 372
深度閱讀 / 377
行走著的歌——文學對刑法思想發展脈絡的完美詮釋 / 391
無法學與文學公開課:來自原欲的呼喚 作者簡介
劉春園,江蘇宜興人,九三學社成員,中國人民大學刑法學博士,上海政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18—2019年任美國FORDHAM大學法學院高級研究員。著有《西方刑法思想的起源與進化》《未完成的審判》《MOOCS》等,主持國家、省部級社科基金多項,發表專業論文數十篇。
- >
山海經
- >
巴金-再思錄
- >
唐代進士錄
- >
姑媽的寶刀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