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圣人簡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3521619
- 條形碼:9787553521619 ; 978-7-5535-2161-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圣人簡史 本書特色
《圣人簡史》可以說是一次關于中華文明的人格化尋根之旅。作者用大歷史的尺度關照中華歷史的包容性與曲折性,選取在每一個歷史的重要關頭勇挑家國責任和文明傳續職責的頂流圣賢,述其事,弘其志,揚其魂,其實也是憑借著改革開放時代所造就的開放主體意識,對整個中華傳統進行創造性的解讀和建設性的闡釋,希望賦予歷史以鮮活、博大和有尊嚴的意義,并把這種意義和整個中華文明的深層根系相連。作者尋根追遠的目的,是為了給今天的世界和明天的征程,提供一個堅實的文化基礎,讓我們在遠行時,心有所屬,不忘初心,走得更遠。
圣人簡史 內容簡介
本書以敘事風格,不拘泥于歷史定見,大者識其小,小者識其大,通過極具現代感的語言生動解讀管仲、老子、孔子、孫子、范蠡、魯班、墨子、關羽、達摩、孫思邈、王陽明、曾國藩等12位耳熟能詳的古代圣賢及他們鮮為人知的細微故事,溫故而知新,窺探人物背后的歷史暗潮、沉浮抉擇與人生智慧,再與一個個現實橋段遙相契合中古今點評,法古而不薄今,尤其關注的是當一個現代人站在與歷史高度相仿的十字路口時,他如何智慧抉擇。
圣人簡史 目錄
自序一 王仁定
自序二 喻成浩
緒幕
卷一 臨淄的改革:管仲(公元前723—前645)
廢墟上的啟示
三百公里“王位爭奪賽”
別忘了在菖國的日子
世界的中心
從不失手的“貨幣戰爭”
隱秘的征稅者
戶籍背后的流離失所
源源不斷的士兵
從管仲到亞當-斯密
“凱恩斯”來到了春秋
不能易手的接力棒
稷下造起一座象牙塔
卷二 函谷關遺書:老子(公元前571—前471)
“真身”撲朔迷離
圣人為何物
光芒萬丈來過招
萬里飛書一代天驕
“我八歲起就厭惡儒家”
西方的門徒
照亮每一條歧路
卷三 罪我唯春秋:孔子(公元前551—前479)
孔子之死
*愛的高足
子貢家的圍墻
再也不想講話了
在一個暮春里高歌
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褪盡人間的味道
一宗“孔子綁架案”
打倒孔家店
圣人編織了一個夢
卷四 革命的圣器:孫子(公元前545—前470)
走向共和的“文武璧合”
兵書的秘訣
中國人的禮物
鄧小平的“活教材”
《一個戰士的報告》
連商人也會用兵
卷五 首富在逃亡:范蠡(公元前536—前448)
秦人滅越的夢魘
一只越國“牛虻”
三個楚人的戰爭
十年不收稅
“范蠡經濟學”的盛世
出越國記
失敗的贖子營救
從《貨殖列傳》到《金瓶梅》
《清帝退位詔書》幕后
卷六 凡人的神跡:魯班(公元前507—前444)
是人,是魔,是仙?
奇書起風水
無羈的風箏
海上的幽靈
“好奇心晚期患者”
“虹橋”復活了
沈括的匠人名冊
魯班鎖與《營造法式》
行當中的“拜師禮”
卷七 *初的江湖:墨子(公元前480—前390)
俠自墨家來
跨國志愿軍
蘋果也砸到墨子了
超過整個古希臘
先吃飯,再弘毅
他的愛比孔子深
拔一毛而利天下
卷八 戰神歸來兮:關羽(160—220年)
戰神入朝鮮
大明守護神
曾經是厲鬼
圣人晉級記
青龍偃月刀“穿幫”了
歷史作出了選擇
三國的序幕:復仇
誰拆散了“隆中對”
晉商的神龕
卷九 漂流的行者:達摩(?—536年)
戰火燒斷歸途
海上忽有來客
你沒有功德
嵩山漫天雪
我的心找不到了
離開中國
直指人心的佛
中文就這樣被改造了
巴米揚大佛的凝視
卷十 長安一片月:孫思邈(541—682年)
獨孤信的“圣童”
高麗國《靈樞》孤本
藥王“掃毒”紀事
生命的競賽
太宗留在了山中
連長安也病了
醫書的千年余燼
救不活的盧照鄰
“青蒿方”歸來
卷十一 正德年大火:王陽明(1472—1529年)
一個流放者的龍場
格竹少年的“土木堡陰影”
好一棚大煙火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一篇劃時代的墓志銘
飄洋過海的啟蒙運動
卷十二 家書抵萬金:曾國藩(1811—1872年)
跌宕的人口峰值
十年七迂的“笨人”
不為圣賢,便為禽獸
熙攘的幕府
清軍的公開秘密
湘軍崛起
要不戰死沙場,便是回到故鄉
紙糊的咸豐帝國
戰天京
鴻雁自遠方來
“遠東的華盛頓”
文獻參考
圣人簡史 節選
公元前515年的一天,一個36歲的中年男子匆匆躍上一輛馬車,馳騁在南下的官道上,一路沖向魯國的曲阜。 馬車孤獨的倒影,從一座王城巨大的黑色影子里刺透而出,拖拽著滾滾紅塵,在太陽的注視下奔向遠方。這座城,就是齊國的首都臨淄,可能是當時世界上*大的城市。因為他們的國君齊景公說了一句“吾老矣,弗能用也”,這名男子就拂袖而去,回到故鄉。 他,就是孔子。 早在春秋戰國,或許在更早的時候,與君王一拍兩散的讀書人絡繹不絕,他們的人權意識與生俱來,直接叩問王權存續的必要。孔孟都不是天子和諸侯豢養的食客,如果君臣不相戴,不義而加諸己,他們不高興了就可以拋盡爵祿,揚長而去。 從宮廷之中突圍出走的哲學和歷史彌足珍貴,清末甲骨文的出現,不僅讓我們把中國有文字可追溯的歷史推遠到3600年前,證明了商代譜系的確存在,也暴露了后世史家記載的種種紕漏,即便像兩司馬的司馬遷、司馬光,也是白璧微瑕。從孔子撰寫《春秋》開始,越來越多的文人出走,離散在江湖,悄悄記錄下一切,埋下大量的真憑實據,幫助我們一舉擊潰官修歷史所塑造的那個堂而皇之的世界。 周天子的江山只是名義上的疆土,他的封邑僅有方圓百里。即便王權如此逼仄,依然有人覬覦九鼎。北方的游牧民族戎狄、南方“蠻夷”之邦的楚國,便是其中的代表,他們狼顧中原數百年之久。 請記住這一暗藏玄機的陣腳。戎狄與楚人一南一北,如同榫卯勾連,將中原咬合其問。這一格局,將貫穿中國歷史3000年,所有王朝的鋪陳無不由此徐徐展開。 一掃六合的秦,就曾是周朝各諸侯眼中的“戎狄”。司馬遷嘗言,秦人先祖或起源于化外,“子孫或在中國,或在夷狄”,周人無不恥與為伍。秦不與中原接觸,安于偏遠,直到西周末年,因一次救駕有功才正式立國。公元前771年,犬戎侵犯鎬京,襲殺周幽王于驪山之下,秦襄公親率孤軍援周,因救周平王有功,才被封為諸侯,始與東方諸侯平起平坐,通聘享之禮。 始皇帝贏政統一六國,*終取代了周的天下。秦人蕩平周朝以來的諸侯割據自雄,建立郡縣制,他們派出的官吏從咸陽出發,抵達帝國的三十六個郡縣。早于它三百年前,波斯帝國居魯士大帝于公元前539年陳兵幼發拉底河岸,當他看到這座被稱為世界**大城市的巴比倫時,嘆為觀止。居魯士大帝*終征服了這座城,自詡為統治萬民的“世界之王”。他刻石顯功頌德,稱百姓為“黑首”(Black-headed people),與秦始皇將百姓更名為“黔首”如此巧合一致,其分省制度更與秦的分立三十六郡高度相仿,連史學家饒宗頤都推斷秦制或承襲波斯的舊制。中國與波斯僅在初唐時有過一次短暫的兵戎相見,它們之間的互哺將一直延續下去。 秦和隋相似,花一樣地絢爛盛放卻一夜凋零,它們都扮演了下一個偉大王朝的序幕。漢朝是秦制的翻版,漢人則是楚人的后代。戎狄、楚人久久為功,接連冒險得逞,終于奪得周的土地。 但楚人也從此與戎狄接壤而交兵,這就是漢人與匈奴千年來纏斗的起始。漢王朝的文治只有唐宋可與之相提并論,而武功則是空前絕后,封狼居胥、勒石燕然,被歷代武將視為*大旌表和無上榮耀,霍去病雖遠必誅,率軍深入匈奴腹地2000里,直逼貝加爾湖,這是中國軍史中征戰*遠的地方,至今未有突破。雖然唐朝的李靖,明朝的藍玉、朱棣都曾勒石于此,但遠沒有前者的氣勢如虹。 2017年的一個夏天,中國和蒙古國的聯合考古隊在蒙古境內杭愛山的一面紅色石壁上,發現一幅蒼古斑駁的摩崖石刻。經兩國歷史學者的仔細辨認,確定它就是東漢大破北匈奴后留下來的“燕然山銘”——這是歷史中無數次書傳的“燕然勒碑”首次被人發現。 燕然山,是中原漢人*北之想象。留在史書中的燕然一戰,寥寥幾筆帶過,但它的影響卻是世界性的。它終結的不僅是漢帝國與匈奴人兩百年的拉鋸戰,也由此逼迫匈奴人大舉西遷,漾及萬里之外的西羅馬帝國,一層層突破羅馬人邊防,導致羅馬從此瓦解,再也沒有統一過。 少數民族的稱呼大都是在他們建政之后才能被歷史確認,連成吉思汗本人也不知道他自己被稱作蒙古族人,他其實是突厥人的一員。他統一了北亞突厥各部,蒙古族文明與傳統由此穩固下來。從某種意義上講,戎狄、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同紇、蒙古,實為同一個族群的歷朝各表,他們一脈相傳,一部分遷徙到西亞、東歐,與波斯伊斯蘭文明、希臘文明合流,一部分則留守盤桓在中國北方,延綿至今。 我們往往為了強化中國歷史的統一和連續性,刻意扭曲其他民族的不完整,以此證明華夏一脈相傳不斷,這實為一種卑怯的歷史觀。 隨著漢朝的暗弱,北境重新陷入王僅的真空。漢人逐漸向關內萎縮,留守在關外的匈奴人已經分化成各種族群,他們連同其他的部族策馬南下,建立起五胡十六國。這是自秦朝以來,游牧民族再次回到夢寐以求的關中土地。 從三國到南北朝,我們追慕英雄逐鹿的快意和竹林七賢的飄逸,卻遺忘了永嘉南渡的離亂。南北從此對峙,過_半的人口人間蒸
圣人簡史 作者簡介
喻成浩 武漢人,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新聞系。曾任鳳凰衛視駐北京記者,《縱橫中國》《大商道》《商旅沖動》等電視節目策劃人。創辦亞融傳媒,創刊騰訊公司首本思想文化雜志《騰云》。現任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教育學院課程研究中心負責人。長期從事中國近現代商業史咨詢研究工作,亦專注于東亞、歐洲中古文化與政經史研究,擅長世界歷史和宏觀歷史進程比較研究。著有《蘇商百年》《壟上行》《中國民營企業發展指數》《大學無界》,合著《企業大學密碼》等。
- >
朝聞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史學評論
- >
唐代進士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