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唯物史觀在中國的傳播與創造性運用:1919-1949:1919-1949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738875
- 條形碼:9787511738875 ; 978-7-5117-3887-5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唯物史觀在中國的傳播與創造性運用:1919-1949:1919-1949 內容簡介
本書以唯物史觀經典著作、唯物史觀闡釋性文本和革命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過程中的史料為依據,立足于唯物史觀及其在中國(1919-1949)傳播的深層原因分析和相對獨特的傳播歷程的考察,注重從整體上研究唯物史觀的中國解讀方式及特點,以及唯物史觀在中國革命、思想學術領域的創造性運用,從政治運動與思想史發展相結合的角度還原唯物史觀在中國傳播與運用的曲折歷程及其偉大作用,總結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以便更準確地把握唯物史觀的精髓和本真精神,更好地堅持、貫徹和發展唯物史觀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從而進一步推進當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建設與實踐。
唯物史觀在中國的傳播與創造性運用:1919-1949:1919-1949 目錄
導 論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歷史與現狀
三、研究框架及內容
**章 唯物史觀及其在中國傳播的原因
**節 唯物史觀的科學性及價值
第二節 中國社會演化的內在需求
第三節 世界歷史發展的外在促動
第四節 中國先進分子的自覺選擇
第二章 唯物史觀在中國傳播的歷史進程
**節 唯物史觀的廣泛傳播與初步運用階段(1919-1923)
第二節 唯物史觀的深入傳播及研究運用階段(1924-1935)
第三節 唯物史觀的系統傳播及創造性運用階段(1936-1949)
第三章 唯物史觀的中國化解讀
**節 唯物史觀的中國化解讀的歷程
第二節 唯物史觀的中國化解讀的內容
第三節 唯物史觀的中國化解讀的特點
第四章 唯物史觀在中國的創造性運用
**節 唯物史觀與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體系的構建
第二節 唯物史觀與中國馬克思主義學術派別的興起
第五章 唯物史觀在中國傳播與運用的經驗及啟示
**節 唯物史觀在中國傳播與運用的基本經驗
第二節 唯物史觀在中國傳播與運用的當代啟示
參考文獻
后記
唯物史觀在中國的傳播與創造性運用:1919-1949:1919-1949 作者簡介
藺淑英,女,漢族,1971年1月生,山東平度人,法學博士,山東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進程及規律、唯物史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與基本原理研究。迄今已在《社會主義研究》《蘭州大學學報》《中共黨史研究》《黨史研究與教學》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多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等國家和省部級項目4項,參與省部級人文社科項目10余項;曾榮獲山東省高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三等獎、山東財經大學首屆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自卑與超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史學評論
- >
山海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