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針經摘英集 十四經發揮(中醫古籍名家點評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422252
- 條形碼:9787521422252 ; 978-7-5214-2225-2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針經摘英集 十四經發揮(中醫古籍名家點評叢書) 本書特色
《針經摘英集》系杜思敬于延祐二年(1315)從宋元醫書中輯錄有關針灸部分整理而成。全書共載“九針式”“折量取腧穴法”“補瀉法”“用針呼吸法”“治病直刺訣”五篇,其中第五篇所載69首針灸方為全書的主體部分。本書采集文獻廣泛,選方精良,特別是輯錄了已佚宋代許氏《針經》多首針方,不僅是現存*早的傳世針灸方專書,而且具有極高的文獻價值和臨床價值。
針經摘英集 十四經發揮(中醫古籍名家點評叢書) 內容簡介
《針經摘英集》與《十四經發揮》均系我國元代著名針灸學著作。前者系杜思敬于延祜二年(1315)從宋元醫書中輯錄有關針灸部分整理而成,全書共5篇,其中第5篇所載69首針灸方為全書的主體部分。該書采集文獻廣泛,選方精良,特別是輯錄了已佚宋代許氏《針經》多首針方,不僅是現存非常早的傳世針灸方書,而且具有極高的文獻價值和臨床價值。后者是滑壽在元代針灸學教授忽吉甫《金蘭循經》一書的基礎上補注、編改而成的,共3卷,按“循經考穴”的方式對《金蘭循經》所載周身354穴逐一歸經,并按《靈樞·經脈》十二經流注次序及方向加以排列,對后世腧穴歸經及排列產生很大影響。
兩部作品文前的“全書點評”從文獻學角度對該書的編者及版本流傳進行了梳理與考證,正文點評對古籍內容做了詳盡解析,反映了點評專家多年研習針灸學的體會與心得。
《針經摘英集 十四經發揮/中醫古籍名家點評叢書》適合針灸醫療、教學、科研人員參考,也可以供廣大針灸愛好者參閱。
針經摘英集 十四經發揮(中醫古籍名家點評叢書)針經摘英集 十四經發揮(中醫古籍名家點評叢書) 前言
作為畢生研讀整理、編纂古今中醫臨床文獻的一員,前不久,我有幸看到張同君編審和全國諸多相關教授專家們合作編撰《中醫古籍名家點評叢書》的部分樣稿。感到他們在總體設計、精選醫籍、訂正校注,特別是名家點評等方面卓有建樹,并能將這些名著和近現代相關研究成果予以提示說明,使古籍的整理探索深研,呈現了嶄新的面貌。我認為這部叢書不但能讓讀者系統、全面地傳承優秀文化,而且有利于加強對叢書所選名著學驗主旨的認識。
在我國優秀、靚麗的文化中,岐黃醫學的軟實力十分強勁。特別是名著中的學術經驗,是體現“醫道”□關鍵的文字表述。
《禮記·中庸》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清代徽州名儒程瑤田說:“文存則道存,道存則教存。”這部叢書在很大程度上,使醫道和醫教獲得較為集中的“文存”。叢書的多位編集者在精選名著的基礎上,著重“點評”,讓讀者認識到中醫藥學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瑰寶,有利于讀者在系統、全面的傳承中,予以創新、發展。
清代名醫程芝田在《醫約》中曾說:“百藝之中,惟醫□難。”特別是在一萬多種古籍中選取精品,有一定難度。但清代造詣精深的名醫尤在涇在《醫學讀書記》中告誡讀者說:“蓋未有不師古而有濟于今者,亦未有言之無文而能行之遠者。”這套叢書的“師古濟今”十分昭著。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重視此編的刊行,使讀者如獲寶璐,今將上述感言以為序。
針經摘英集 十四經發揮(中醫古籍名家點評叢書) 目錄
針經摘英集 十四經發揮(中醫古籍名家點評叢書) 作者簡介
黃龍祥,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針灸理論研究;針灸學術史研究;針灸文獻研究。代表作:《中國針灸學術史大綱》《中國針灸史圖鑒》《實驗針灸表面解剖學》《中國針灸四大通鑒》《針灸腧穴通考——中華針灸穴典研究》《針灸典籍考》等。曾先后榮獲國家圖書獎、中國圖書獎、中華出版物(圖書)貢獻獎、“三個一百”科技原創圖書獎,以及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并被翻譯成英文、韓文、日文出版,在國內外學術界產生較大影響。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二體千字文
- >
我與地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自卑與超越
- >
隨園食單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