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至美一日恐龍(失落王國之旅)(精)/至美一日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061575
- 條形碼:9787568061575 ; 978-7-5680-6157-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至美一日恐龍(失落王國之旅)(精)/至美一日 本書特色
1. 在擁有120多年歷史的MNHN古生物學館中,踏上一場科學與藝術的奇妙旅程。
MNHN(法國自然博物館)古生物學館(全稱古生物學和比較解剖學館)是一座鋼筋構架的現代建筑杰作,為1900年的巴黎世界博覽會而建。這里既是古生物學的殿堂,更是美學的靈感源泉,向公眾展現了一個壯麗恢弘的史前世界。
館中的藏品現已成為珍貴的藝術品,其所屬的法國國家自然博物館甚至已成為現代動物藝術和史前藝術的潮流中心。開創了古脊椎動物學的喬治·居維葉就曾在此專注研究巴黎盆地的哺乳動物化石,而在MNHN工作50余年的法蘭西學院院士菲利普·塔凱也在書中揮灑筆墨,為其書寫了重要篇章。
2. 悉數經典的館藏化石標本,每一件都充滿傳奇故事和進化細節。
奇異的異特龍、有羽毛的印石板始祖鳥、巨大的劍龍、愛豎“大拇指”的禽龍,還有被法國人冠名“迪皮”的卡內基梁龍……展現各種恐龍明星的高光時刻,每一件標本都富有傳奇色彩,帶領讀者穿越時空,電影一般生動地呈現了生物的起源和各個進化階段。
3. 呈現近200幅高清插畫和攝影作品,講述視覺創造者的故事,令讀者沉浸于精妙的史前藝術體驗。
全書穿插出自歷代名家之手的古生物插畫、恐龍化石攝影、電影劇照、科幻插圖、漫畫和復原模型……書中的恐龍插畫多由藝術家和古生物學家共同打造,為讀者直觀呈現了這些史前生物的生命之美。事實證明,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偉大的視覺作品給予了后世的創作者無限的啟發!
至美一日恐龍(失落王國之旅)(精)/至美一日 內容簡介
本書集真實與幻想、科學與藝術于一體,邀你在法國自然博物館古生物學館中進行一場瑰麗的跨時空之旅,探訪失落的史前世界。本書以館中的藏品和恐龍藝術作品為線索,從發現者和藝術家的視角,講述了恐龍是如何被發掘的,以及它們的經典形象又是如何被世人重新構建的。
在這本內容豐富、裝幀精良的書中,作者向我們生動地描繪了人類對于恐龍的癡迷,并生動地詮釋了恐龍化石的發現和相關文化的演變歷史,對人類不斷演變的“恐龍觀”所產生的文化影響進行了有趣的探索。但凡對古生物探索感興趣的讀者,都會在書中得到關于史前古生物王國較為全面的了解,繼而激發對于更嚴肅閱讀的廣泛興趣。
至美一日恐龍(失落王國之旅)(精)/至美一日 目錄
至美一日恐龍(失落王國之旅)(精)/至美一日 節選
當你讀到居維葉書中的各種地質年代時,你有沒有被深邃浩瀚的時空所震撼?跟隨著他的幻想,你有沒有感覺自己像是被施了魔法,陷入了永無盡頭的歷史深淵?
——《驢皮記》,奧諾雷·德·巴爾扎克,1831年 在我看來,類似恐龍的史前爬行動物可與文藝作品中的神獸一爭高下,比如禽龍、蛇頸龍,和古希臘神話中美狄亞召喚出來的噴火巨龍;飛蛇和殺死拉奧孔的巨蛇;磨齒獸、大地懶等早期反芻動物及貧齒類動物,和巴別塔前戴著王冠的公牛;神秘的恐象、弓齒獸等疑似哺乳動物,和底比斯城的獅身人面像;魚龍,和被赫拉克勒斯斬殺的九頭蛇以及傳說中的鳥身女妖;還有側趾已經退化的三趾馬,我們能夠聯想到海神尼普頓同時也是馬匹之神,而魯本斯畫作中的馬總是有著炸裂般的鬃毛和健碩無比的肌肉,如同妖怪一樣。
——《創造》,埃德加·基內,1870年 理查德·歐文并沒有把恐龍描繪成史前時代那種原始的、從解剖學角度看行動遲緩、呆滯的低等動物,而是認為它們非常機警、強壯,各方面機能都很完善,是那個令人心生敬畏的獨特世界中冷酷無情的獵殺機器。
——《馬拉喀什的謊言之石》,史蒂芬·杰伊·古爾德,2000年 我感覺好像在哪里見過這個有點笨拙的大家伙,它拱形的后背上排列著三角形的背板,頭部也很奇特,和鳥類很相似,緊貼著地面。它突然轉過身朝我走來,原來是劍龍!它每走一步,大地都隨之震動。隨后,它停下來喝水,寂靜的夜里回響著它喝水的聲音。它就在我藏身的那塊巨石的前面,在那幾分鐘里,它離我是如此之近,如果我伸出手去,我就能摸到它后背上搖搖晃晃的可怖的背板。
——《失落的世界》,阿瑟·柯南·道爾,1912年 前方的空地上滿是那些爬行動物,在寒冷的陰影中隱隱發出銀綠色的光……鳥類和奔跑的四足動物完全不見影蹤;天空中飛舞著無數巨大的飛蛾;這所有的景象似乎都在警告我們:你們來這里干什?這里不是你們人類該來的地方!
——《勞拉的水晶球之旅》,法國小說家喬治·桑,1865年 格蘭特感到頭暈目眩,心臟怦怦直跳。那個大家伙離他是如此之近,以至于格蘭特都能聞到這個兇殘的食肉動物口中散發出的血腥氣息和令人作嘔的腐肉味道。
——《侏羅紀公園》,邁克爾·克萊頓,1990年 穿過薄霧,君王暴龍的身影從幾十米外緩緩走來……它身長差不多有十米,站起來比周圍的樹梢還要高。這個巨大的邪惡之神,將它的兩只短小的前肢緊貼在骯臟油膩的胸前。它如雕塑般的巨大頭部可能有一噸重,但是它卻能俯仰自如。它張開嘴,露出兩排匕首一樣的利齒,比鴕鳥蛋還大的眼睛里只透露出饑餓的信號。緊接著,它合上牙齒,露出了死神的微笑。
——《火星紀事》,雷·布萊伯利,1952年
至美一日恐龍(失落王國之旅)(精)/至美一日 作者簡介
作者克里斯汀·阿爾戈(Christine Argot)就職于法國自然博物館古生物學和比較解剖學館,她是該館的研究教授和藏品研究員,至今發表過不少研究文章和科普作品;作者呂克·維韋斯(Luc Vives)是該館的一名項目經理;埃里克·桑德爾是知名攝影師,他的作品發表于眾多知名雜志書刊中,如《生活》《時代》《費加羅報》等。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史學評論
- >
經典常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朝聞道